APP下载

紧扣目标 跟进生成 综合应用——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不当的思考

2015-04-26黄荣楣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涂色圆锥圆柱

黄荣楣

(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一、紧扣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1.症状:重形式轻内容

目前,仍然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在一些评优课、公开课或者参赛课上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时髦”。于是每当评优课、公开课或赛课时,上课教师便会云集电脑高手,殚精竭虑,酣战数日,方才磨出一“剑”(课件);在课堂上,也可处处见缝插“机”,即使是几道口算题甚至是课本上的练习题,也都要用多媒体来辅助,甚至课题板书,也要用多媒体一字一字滑稽地显示出来……

2.把脉开方:紧扣教学目标,用在关键处

这种集声、像、动漫与图文并茂一体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师生对答如流,可实际教学往往只是形式化、表演化。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虽然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多媒体教学只是为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教学时,如果只看形式,或本末倒置,或画蛇添足,课堂效益一定大打折扣。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摒弃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二是用在关键处。在备课前要多考虑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否帮助学生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中,课后有一道这样的习题: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学生在思考后,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9/16,因为他们认为涂色部分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 格,把图形旋转过来面积就是9格。教师不急于评价,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此时很快有学生指出:

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是3 格,因为其中一个空白部分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3 格,斜边一定大于它。(根据学生回答,师闪烁两条边)许多学生恍然大悟,教师再次演示课件,果然正方形旋转后大于9 格。那么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思考方法:①把涂色部分分解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底3 高1)和一个边长2 格的正方形,并把三角形两两相拼。②先算出图中空白部分所占的方格数,再推算出涂色部分。(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不同的方法)最后一致得出涂色部分有10 格,用分数5/8 表示。在上述教学教程中,教师能充分结合学生的思考,用“闪烁”“旋转”等方法,让学生清晰看出9/16 的错误所在,又通过“割”“拼”等动作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转化的不同方法,课件使用恰到好处。

二、跟进生成,做到真正交互

1.症状:重预设轻生成

在使用课件的课堂上,如果留心就不难发现:教师为了方便操作,往往把一堂课的知识点按照教师备课的方案来设定程序,一般采用线性结构的方式制作课件,课件“播放”完了,课也就结束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能不能应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正当这位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梯形公式的推导一帆风顺,准备进入课堂练习时,下面有的学生举起来手来,有的学生在说:“还有其他方法来推导。”教师只好叫这些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说:“把一个梯形沿中间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能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说:“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由于这位教师课件只设计一种方法,而没有设计这些学生“另类推导”的环节,只好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下课后我们再讨论。”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那些有自己见解的学生也只好师命难违地坐了下来。

2.把脉开方:充分预设,用好交互动能

这种一键定乾坤,完全按照教师设定的程序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只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无法偏离,即使有了偏离,教师也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导到既定的轨道上来,学生如果有所生成,课件中没有设计,只能用“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下课后我们再讨论”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预设扼制了课堂的生成,课堂没有生成,哪来的精彩?这样的教学流程反而成了“独木桥”,试想这样长此以往的教学,怎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能调动学生上课积极动脑、积极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呢?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预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要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于教学目标,要尽量多考虑学生所能想到的都设计进去,要设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能适应学生不同的活动参与进来。二是使用具有交互功能的软件,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既可教师演示,又可根据课堂生成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其交互性。但也不可能奢求多媒体能满足课堂的所有需要,因为课件的设计无论交互性怎样强,其变化规则也是可预见的,而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课堂上还得以教师为组织者、主导者,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者”,不能越俎代疱。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智慧之火燃烧在课堂教学之中。

三、综合应用,实现有效探究

1.症状:重演示轻操作

有些数学教师看到了多媒体的众多优势,往往用课件的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认为这样更直观、更形象。如有的教师在讲“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就把用“倒沙子验证”的过程拍成录像,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学生注目观看,无须动手,“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的演示过程就这样“轻松”地走完了。

2.把脉开方:注重操作,做到综合运用

上例中,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不断“倒”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圆锥倒了两次就倒满圆柱,有的不行,有的圆锥倒了三次就倒满圆柱,有的不行……最后学生再比较圆锥与圆柱的底与高时,才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才是圆锥的三倍。”这样学生不仅能信服,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如果不注重操作,不做到综合运用多媒体,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性思考的能力都难以提高,数学课就很难上出“数学味”。

[1]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关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

[2]姚焕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跟进策略[J].新课程:小学,2009(3).

[3]童燕娜.“灵魂”跟进“智慧”常在——我区乡镇小学数学教师课时目标设计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2(11).

猜你喜欢

涂色圆锥圆柱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