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辙位置处芯样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2015-04-26郭芳
郭 芳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0 引言
近年来,交通的渠化、车辆的重载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期延长,尤其是在南方高温地区,沥青路面早期车辙损害现象日趋严重[1-3]。有针对性地分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采取措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有利于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4,5]。为此,结合广西交通科技计划项目,对广西的各条高速公路进行了车辙病害调查检测,并在平钟高速公路车辙位置通过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对车辙凹陷和隆起的位置进行了厚度、油石比和级配等性能试验,有利于深层次地掌握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处治对策。
1 工程概况
广西平钟高速公路全长87.865 km,2006 年12月28 日建成通车,分主线和贺州支线两部分。平钟高速公路沿线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9 ℃,年均降雨量1 355 ~1 865 mm 之间,无霜期长达310 d 以上。平钟高速公路主线代表性路面结构如图1。
图1 平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
2 车辙调查与统计
对平钟高速公路全线沥青路面(双幅)主车道进行了车辙的快速检测,典型车辙病害照片如图2。
图2 平钟高速公路典型车辙病害
其中出现车辙路段的汇总情况见表1。
表1 平钟高速公路车辙路段汇总表
3 基于车辙位置处芯样的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为研究车辙位置沥青混合料相关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平钟高速公路车辙凹陷位置及隆起位置进行钻芯取样,其中芯样1 位于路肩处,以路肩位置芯样的试验数据作为基准点,芯样2 ~6 分别代表:车辙内侧隆起处、内侧凹陷处、轮胎间隙隆起处、外侧凹陷处和外侧隆起处[6,7],芯样编号示意如图3 所示。
图3 芯样编号示意图
3.1 厚度
3.1.1 上面层厚度分析
测量各芯样上面层厚度,如表2 所示。车辙处上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如图4 所示。
从表2 和图4 的数据可知,对于上面层,内侧隆起位置(芯样2)与外侧隆起位置(芯样6)的厚度均大于路肩位置芯样厚度,说明上面层车辙位置的隆起处有沥青混合料的迁入,厚度增加。
表2 上面层芯样厚度
图4 车辙处上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
3.1.2 中面层厚度分析
为便于分析,假设储罐内LNG经BOG换热后完全变为饱和态LNG,分析所需要的LNG过冷度。其中,LNG储罐内压力为0.3 MPa,对应饱和温度为-146.6℃。
测量各芯样中面层厚度,如表3 所示,车辙处中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如图5所示。
表3 芯样中面层厚度
图5 车辙处中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
从表3 和图5 的数据可知,对于中面层,所有芯样的厚度均小于路肩位置芯样厚度,说明这一层次是以剪切流动和压密变形为主,所以厚度减薄。
3.1.3 下面层厚度分析
测量各芯样下面层厚度,如表4 所示,车辙处下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如图6所示。
从表4 和图6 的数据可知,对于下面层,所有芯样的厚度也都小于路肩位置芯样厚度,说明下面层主要以剪切流动和压密变形为主,厚度减薄,总体变化较小。
表4 芯样下面层厚度
图6 车辙处下面层不同位置芯样厚度与1 号芯样厚度比值
3.2 油石比
在车辙病害的形成过程中,集料与结合料不断发生迁移,车辙位置的油石比也会发生变化[8]。为了观察沥青混合料迁移的情况,对芯样进行了抽提筛分试验,分别测定了上面层、中面层及下面层的油石比,各位置与芯样1 的油石比比值如图7 所示。
图7 沥青面层车辙处不同位置芯样油石比与芯样1 的比值
由图7 可知,上面层油石比有着明显规律性,变化呈“W”型,且隆起位置的油石比大于凹陷位置,凹陷位置的沥青向隆起位置流动。中面层的油石比与上面层一样呈“W”型曲线,但变化没有上面层明显。对于下面层来说,油石比没有类似上、中面层的变化规律,说明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变化比较小。
从3 层的油石比试验数据来看,沥青路面上面层变化最大,中面层次之,下面层最小,说明车辆荷载对上面层油石比影响最大,对下面层油石比影响最小。随着油石比过大,沥青混合料自由沥青数量增多,对高温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矿料之间的嵌挤力会大大削弱,这时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流动变形,形成车辙现象。所以,沥青路面的施工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
3.3 级配变化规律
上面层不同位置处芯样的各筛孔通过百分率的变化规律,如图8 所示。
图8 车辙处上面层不同位置芯样筛孔通过百分率变化曲线图
从图8 可知,上面层不同位置芯样的级配呈现明显的规律:隆起位置沥青混合料偏细,凹陷位置偏粗。由于凹陷位置较细的部分迁移到了隆起位置,迁入细料的隆起位置的沥青混合料细集料增多,因此级配偏细;凹陷位置因细集料缺失,级配相对偏粗。
3.3.2 中面层
中面层不同位置处芯样的各筛孔通过百分率的变化规律,如图9 所示。
图9 不同位置处芯样中面层各筛孔通过百分率变化曲线图
从图9 可知,中面层不同位置芯样的级配变化规律与上面层类似,但其级配变化没有上面层级配变化规律显著。
3.3.3 下面层
下面层不同位置处芯样的各筛孔通过百分率的变化规律,如图10 所示。
从图10 可看出,下面层的级配变化规律与上、中面层不同,凹陷和隆起变形对下面层没有显著的影响。
图10 不同位置处芯样下面层各筛孔通过百分率变化曲线图
在车辆荷载的作用初期,随着细集料的流失,荷载作用位置级配变粗,形成的粗骨架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有利。随着荷载的持续作用,细集料进一步流失,粗集料发生移动,将出现较明显车辙,且威胁到行车安全。因此,应设计良好的级配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4 结论
1)车辙处不同芯样厚度显示,上面层变形最大,而中、下面层以压密变形为主,厚度减薄。
2)车辙处不同位置的芯样油石比上面层变化最大,中面层次之,下面层最小。车辆荷载对上面层油石比影响最大,对下面层油石比影响最小。沥青用量过大易产生流动变形并形成车辙现象。因此,沥青路面的施工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
3)车辆荷载作用初期,荷载作用处级配变粗,形成的粗骨架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有利,但随着荷载的持续作用,细集料进一步流失,粗集料发生移动,将出现较明显车辙,并威胁到行车安全。因此,设计良好的级配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基础。
[1]张争奇,尚同羊,孔 慧,等.基于现场钻芯取样的沥青结构层抗车辙性能评价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5):31-37.
[2]谭 巍,郖炜安.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影响因素分析及GM(1,1)灰预测模型[J].公路工程,2014,39(5):274-278.
[3]郭 芳,付宏渊,邵腊庚.基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损伤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5,46(5):1869-1874.
[4]王 辉,张肖宁.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的抗车辙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2,32(2):65-69.
[5]蔡 旭.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评价及结构优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6]王志斌,石 勇,罗苏平,等.海南省典型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原因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5(9):77-82.
[7]黄宝涛,梁 轶,崔 娥,等.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分形描述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16):59-63.
[8]徐永丽,侯相深.基于芯样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J].公路,2009(7):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