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作用下近水平岩层隧道塌方机理分析
2015-04-26李军
李 军
(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辽宁 朝阳 122000)
0 前言
在地球陆地表面大约3/4 的面积是沉积岩,这些绝大多数是在海洋和湖泊中形成,原始产状大部分呈近似水平状。各岩层之间存在节理和软弱结构面,它们对隧道围岩具有切割作用,因此很大程度上面影响隧道的稳定性[1-3]。地下水也是隧道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可对隧道围岩产生软化、膨胀作用,从而劣化围岩的力学强度,改变围岩的微细观结构[4-8]。本文以万源石塘隧道为工程实例,分析地下水作用下近水平岩层的隧道塌方机理。
1 工程概况
城万快速公路通道石塘隧道位于四川盆地,全长2 730 m(K60+785 ~K63+515),其水平岩层倾角较缓,具软硬相间,软硬岩层性质差异大,层间结合差,泥岩强度低且遇到水极易软化。区内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来源单一,主要为大气降水,因此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2012 年12 月7 日晚上十点半,石塘隧道K62+075 处拱顶部位出现坍塌,拱顶坍塌延伸范围约为K62+075 ~K62+085,塌方量约1 000 m3,拱顶坍塌深度不明,宽10 m 左右;此次坍塌致使K62+070 ~K62+075 之间的拱架严重变形,初期支护严重破坏;K62+070 ~K62+075 初期支护混凝土崩裂剥落和掉块的现象较多。隧道塌方现场如图1 所示。
图1 石塘隧道塌方现场
2 地下水破坏节理和软弱结构面
石塘隧道围岩为近水平岩层,各岩层之间存在软弱夹层,对上下岩层具有一定的初始粘合作用。在隧道塌方期间连续下雨,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给。随着地下水的侵入,软弱夹层开始软化,上下岩层之间的结合力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软弱夹层软化,层与层之间如同产生一条裂纹。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大,等同于在裂缝上下表面施加了一个均布荷载,其受力见图2。
图2 近水平岩层层间裂纹力学模型(Ⅰ型)
从断裂与损伤力学上来分析,该裂缝属于Ⅰ型-张开型裂纹,其裂纹强度因子为[9]:
式中:KI为I 型张开型裂缝强度因子;r 为径向坐标;μ 为隧道围岩的泊松比;E 为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v 为裂缝面上一点的位移。
强度因子KI是一个度量裂纹端部应力强弱程度的一个参量且有(a 为裂纹长度),Ⅰ型裂纹扩展的判据为[10]:
式中:KIC为临界应力强度因子;θ 为隧道围岩内摩擦角;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式。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地下水不断渗入夹层的作用下,造成裂缝长度a 增大,促使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I也增大,导致裂纹扩展,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裂纹不断增大,相邻裂缝贯通,造成多层粘结一起的岩层成为分离的各层。其形式如图3。
图3 粘合和分离岩层简图
在近水平岩层隧道中,围岩的初始水平向应力很小,主要为竖向应力,两种形式的受力简图如图4,从图中可知,A 和B 形式下,B 中应力明显大于A中,在B 中岩层容易断裂,进而使受力岩层减少,对于剩下的岩层受力进一步产生不利影响,其断裂图如图5。由于岩层断裂,岩层整体性受到破坏,岩层自承能力减小,施加在初期支护拱顶上面的竖向荷载也随之增加,拱顶变形增大,拱顶下沉也增大。随着拱顶压力的增大,拱顶初期支护下表面拉应力增大,拱顶混凝土开始出现剥落现象,钢筋开始裸露。初期支护产生间断的纵向裂纹。
图4 两种形式应力图
图5 岩层断裂图示
裂纹产生之后,地下水侵入裂纹,由于水对钢筋混凝土存在腐蚀作用,因此地下水的渗入一定程度影响初期支护的受力。同时,地下水顺着裂缝渗入隧道,从拱顶滴落在隧道里面。另一方面,拱顶初期支护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顶下表面为拉应力,水平岩层的侧向压力小,因此纵向裂纹属于Ⅰ型张开型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11]。之前间断的裂纹贯通,最终在两个相邻钢拱架之间的拱顶形成一条纵向裂纹,其形式见图6。由于相邻拱架之间的初期支护在拱顶出现整条纵向裂纹,初期支护在拱顶不再闭合,整体受力形式被破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下沉进一步加大,尤其当裂纹左右两侧压力不均匀时候,造成左右两边初期支护变形不协调,对初期支护不利。在拱顶下沉的同时,拱顶上腹断裂的松散堆积体与完整岩层之间存在空隙,同时由于堆积体的重力以及初级支护抗压能力下降,空隙不断向两侧发展,与两侧围岩开始脱离,其力学机理,形同Ⅰ型裂纹的发展。空隙的形成,很大程度决定了隧道坍塌的部位及其轮廓线。由于裂隙存在,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不再密贴,支护与围岩的联合作用消失,支护变形加大,拱顶裂纹宽度也加大,极易失稳破坏。
图6 裂纹扩展图示
3 环向裂纹产生、发展及钢拱架失稳
拱顶在荷载压力下,纵向裂纹沿轴向扩展时,不可无限制的发展,当裂纹扩展到钢拱架时候,由于钢架的刚度,纵向裂纹不再扩展,即裂纹跨不过钢拱架(见图7)。
图7 钢架的阻裂墙作用
但是由于拱架在拱顶部位未开裂断裂,仍然是闭合拱结构,而刚度很大,但是初期支护拱顶出现裂纹,在相同的竖向压力作用下,由于拱架和初期支护混凝土变形的不协调,竖向变形不统一,钢拱架和初期支护混凝土之间存在剪切力,这一现象在钢拱架与纵向裂纹交界处尤为明显,就可能产生环向裂纹,由于竖向变形的不统一,即存在竖向剪切力,则裂纹形式如同Ⅱ型裂纹(面外剪切)[12],见图8。Ⅱ型裂纹同Ⅰ型裂纹一样,裂纹端部应力强度因子KⅡ=,随着a 加大,应力强度因子也加大,裂纹扩展到大部分拱圈,如果拱架两侧均存在很大纵向裂纹,则拱架两侧均出现环向裂纹,拱架和初期支护混凝土开始脱离,联合受力作用减小。
图8 Ⅱ型裂纹面外剪切
由于初期支护存在,根据达西定律,初期支护犹如一条流线,地下水在隧道初期支护拱脚和仰拱部位聚集,另外,由于拱顶裂纹,地下水渗入隧道内部,在隧道底部聚集。导致隧道基地围岩承载力不足,引起拱脚沉陷或初期支护沉降,由于沉降发生,纵向各拱圈沉降不一致,进而存在剪切力,造成剪切裂纹,造成结果是隧道侵限以及相邻拱圈不能共同受力,最终发生整体破坏。
4 地下水影响隧道围岩剪切强度
根据土力学有效应力原理知道,土中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之和,即:
式中:σ 为总应力;σ'为有效应力;u 为孔隙水压力。
因此,地下水作用下,渗流加剧,孔隙水压力增大,相应σ'降低。根据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岩土体的抗剪强度为:
式中:τf表示抗剪强度;φ'、c'表示有效应力强度参数。
由式(4)可知,地下水作用下围岩的抗剪强度降低,也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5 结论
综上,根据分析水平岩层受力特点、地下水作用、隧道纵向和环向裂纹的发展,以及摩尔库伦理论,初步获得了该隧道塌方的机理。由于塌方前连续的降雨,地下水补给,水平岩层软弱夹层粘结减弱,受力急剧变化,产生纵向裂纹,同时由于纵向裂纹产生,拱顶沉降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基础沉降,造成各种环向裂纹,尤其在钢拱架边上环向裂纹,从现场的实际情况看,隧道塌方时从局部到整体的失稳过程,刚支撑屈曲失稳。由于纵横向裂纹以及围岩自承力下降,隧道初期支护被破坏,在连续降雨后发生大规模坍塌。
[1]苏 石.胡麻岭隧道不同产状裂隙岩体稳定性及支护力学特性[J].路基工程,2012(2):95-98.
[2]崔 岚,张 威,申俊敏,等.深埋软岩隧道不同施工工法力学效应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4):36-40.
[3]曲海锋,杨重存,朱合华,等.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与发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536-543.
[4]向安田,朱合华,丁文其,等.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的力学响应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7(3):247-254+211.
[5]崔颖超,龙绪健.大跨径连拱隧道围岩支护原理与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J].公路工程,2007(6):84-88.
[6]张德华,刘士海,任少强.基于围岩-支护特征理论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选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1):139-148.
[7]高 飞,李云鹏.长哨浅埋偏压隧道施工顺序与支护力学行为分析[J].隧道建设,2009(1):19-23+37.
[8]赵 瑜,彭海游,卢义玉.深埋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11):98-102.
[9]郭 湘,易传芳.浅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施工力学响应分析[J].北方交通,2014(3):116-120.
[10]李晓红,李登新,靳晓光,等.初期支护对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和位移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5(8):1207-1210.
[11]刘天宇.隧-坡相互作用与围岩支护优化分析[J].人民长江,2011(4):43-46.
[12]高红兵.大跨径铁路车站隧道施工力学特性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0(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