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2015-04-26徐登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补气西医血瘀

徐登峰

(牡丹江同济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徐登峰

(牡丹江同济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5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冠心病的具体类型采用相应的中医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补气活血法;临床研究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体痉挛或狭窄导致的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较差。临床一般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该病,但治标不治本,仅能缓解临床症状。中医采用益气养阴、补气活血法治疗该病,从内在提高患者的自我恢复能力,疗效显著。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采用补气活血法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中女46例,男54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62.6±3.5)岁;病程8~12年,平均病程(10.53±3.15)年。观察组中女55例,男45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1.6±3.5)岁;病程9~11年,平均病程(9.43±2.2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口服普萘洛尔,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静脉滴注极化液,每天1次,每次500mL。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方剂组成为降香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15g、黄芪50g、丹参15g。阴虚者加用玉竹、麦冬;阳虚者加用杜仲、桂枝;痰浊者加用半夏、胆星、瓜萎。以水煎服,每天1次,每次150mL,早晚分服。13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诊、心绞痛发作频率、脉象。采用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二便、血液进行常规检查。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2]。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程度以及发作次数显著降低,心电图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室内传导或房室传导阻滞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变,心电图没有任何改善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5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冠心病可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是心血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的西医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为气虚血瘀,病位在心。而心主血脉,控制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行,将精气运输到全身各处,滋养全身器官[3]。冠心病属于中医中“胸痹”的范畴,可分为阳气虚衰、心肾阴虚、阴寒凝滞、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八种类型。气血瘀滞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该病的中医治则为行气通络、活血化瘀、养心补气[4]。本研究使用的中药具有养血活血、补气行气的功效,可通补兼顾、标本兼治。其中丹参和黄芪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防止心肌缺血的作用;当归具有改善冠脉血流量、促进心肌细胞恢复、减轻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川芎具有预防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冠脉血液阻力的作用。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5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根据冠心病的具体类型采用相应的中医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盛炜,姚祖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12):102-104.

[2] 刘爱萍.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387-388.

[3] 李存业,王辉,樊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94.

[4] 潘秀芹,王永红.产后出血82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3):2085-2086.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3-13

徐登峰(1978-),男,黑龙江省牡丹江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全科。

R285.6;R541.4

A

1673-2197(2015)14-0100-01

10.11954/ytctyy.201514051

猜你喜欢

补气西医血瘀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话说血瘀证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