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鉴别

2015-04-26吴东香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块茎炮制黏液

吴东香

(邵武市立医院,福建 邵武 353000)



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鉴别

吴东香

(邵武市立医院,福建 邵武 353000)

当前中药材市场上,半夏的应用比较混乱,部分地区将半夏与水半夏混用或互为代用,也有很多人分不清半夏与水半夏,认为水半夏、法半夏与半夏是同一种药材,或是半夏的不同炮制品种。半夏与水半夏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其性状、用途有一定区别,必须严格区分,否则可能在临床上造成严重后果。介绍几种区分半夏与水半夏的方法,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半夏;水半夏;鉴别

半夏是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对半夏的形态与药用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与现代医学对半夏的描述基本符合[1]。水半夏并未见古文记载,广西民间曾将其入药。由于半夏资源的缺乏,水半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栽培并销往全国各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半夏也具有与半夏相似的止咳化痰作用,但其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并不能取代半夏。本文就半夏与水半夏在来源、性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鉴别,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来源鉴别

1.1 半夏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的干燥块茎,又名旱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医籍均对其形态描述较多,如《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肉白者为佳。”[2]《本草图经》亦有记载:“二月生苗,一茎,茎出三叶,浅绿色……皮黄肉白。”从《本草纲目》《证类本草》等典籍的附图来看,彼半夏即现代所言之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3]。

1.2 水半夏

水半夏又名土半夏、疯狗薯,是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flagelliforme)的干燥块茎,未见古文献中有记载,广西民间曾将其入药。由于半夏资源的缺乏,水半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栽培并销往全国各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半夏亦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其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并不能取代半夏。李家实[4]主编的《中药鉴定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也说明:“水半夏与半夏不同,二者不可互为代用。”

2 性状鉴别

2.1 半夏

半夏的块茎为类球形,但有些可略扁,直径介于0.8~1.5cm之间,表面呈淡黄色或白色,下端较为光滑。块茎切面为白色,质坚实,富粉性。气味辛辣,嗅之刺鼻,舐之麻舌而刺喉。用姜汁炮制过的半夏味淡,略有麻舌感,断面为半透明状。

2.2 水半夏

水半夏的块茎为半球形、圆锥形或椭球形,直径介于0.5~1.5cm之间,表面呈淡黄色或类白色,通体可见点状根痕。块茎上端多有凸起的黄棕色芽痕或叶痕,下端略尖。水半夏气味微辛辣,嗅之刺鼻,舐之麻舌而刺喉。用姜汁炮制过的水半夏颜色较深,外皮皱缩,重量减轻,断面无半夏之半透明状。

3 显微鉴别

3.1 粉末鉴别

3.1.1 半夏 半夏含有的淀粉粒较多,单粒为圆多角形或类球形,直径介于4~30μm之间,脐点呈裂隙状、星状、三叉状、人字状。大粒可见层纹,复粒由2~8个分粒组成。内有大量椭圆形黏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呈束状或散状,针晶长度介于20~144μm之间,导管多为螺纹,但也有少数环纹。

3.1.2 水半夏 水半夏含有的淀粉粒较多,单粒为圆形、半圆形,也有少量呈多角形,直径介于4~18μm之间,脐点呈点状、人字状或裂隙状,复粒由2~5个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呈束状或散状,针晶长度介于16~92μm之间,导管多呈螺纹,但也有少数呈环纹[5]。

3.2 横切面鉴别

3.2.1 半夏 半夏块茎横切面的木栓细胞有10余列,有的细胞内含有褐色黏液状物质,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颗粒,由外向内含量递增,黏液细胞多呈椭圆形,数量较多。维管束呈纵横散布,多为内韧型或外韧型,少量周木型。导管场数个成群排列,直径介于4~40μm之间。

3.2.2 水半夏 水半夏块茎约有6列木栓细胞,贴近木栓层处有成圈排列的黏液腔,内含褐色黏液状物质。维管束呈纵横散布,多为周木型,直径介于10~52μm之间。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淀粉粒,黏液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6]。

4 理化鉴别

4.1 纸层析

采用圆形滤纸层析法,以茚三酮为显色剂,甲醇为展开剂,在80℃下烘烤5min左右,于365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发现半夏水提取液有桔红色斑点,但水半夏提取液没有桔红色斑点。

4.2 薄层层析

取半夏与水半夏粉末各1g,加入60~90℃乙醚100mL,冷浸24h后取上清液置于硅胶G板上。按照95∶0.5的比例混合三氯甲烷和甲醇,作为展开剂,展距20cm,以10%的磷钼酸乙醇液显色。见图1。

图1 半夏和水半夏薄层层析比较

注:a-半夏;b-水半夏;s-β谷甾醇

5 紫外光谱鉴别

取半夏与水半夏各0.2g,各加乙醇20mL,放置12h,滤过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显示,半夏在(270.0±5.0)nm波长以及(222.0±3.0)nm波长处吸收最为显著,而水半夏则在(265±4)nm波长处吸收最为显著。见图2。

图2 半夏和水半夏紫外光谱比较

注:—半夏 - - - 水半夏

6 化学成分鉴别

HPLC色谱图显示,半夏水提液的HPLC色谱图在12min时有黄嘌呤核苷峰,但水半夏却未发现该成分峰。RP-HPLC检测显示,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总有机酸、总生物碱、琥珀酸、鸟苷含量均明显高于水半夏;而水半夏中的总氨基酸、β谷甾醇含量则明显高于半夏。关于两味中药中麻黄碱含量的高低,目前尚存在不少争议,有研究认为水半夏中的麻黄碱含量更高,但也有研究认为半夏中含有更多的麻黄碱。

7 炮制方法鉴别

半夏与水半夏的炮制方法相同,即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但两味中药在炮制后的成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半夏、水半夏炮制品中的麻黄碱、β谷甾醇含量均较炮制前有所降低,含量高低依次为:法半夏高于清半夏,姜制水半夏高于法制水半夏[7]。

8 功效鉴别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可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一般用于咳喘痰多、湿痰寒痰、痰厥头痛、风痰眩晕、痰饮眩悸、胸脘痞满、呕吐反胃、痈肿痰核、梅核气等证的治疗。水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可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证的治疗。

半夏与水半夏虽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半夏的止呕效果更强,且具有水半夏所不具备的消痞散结之功效。此外,半夏还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及抗肿瘤活性,这都是水半夏所不具备或作用不明显的。

9 结语

综上所述,半夏和水半夏虽然在性状、功效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为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必须明确二者的区别,掌握科学的鉴别方法,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1] 张志义.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8):250-251.

[2] 乔民,白鸥,张丽明.中药半夏及其伪品的鉴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50-853.

[3] 邹桂华,李守君,沈广志.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7):100-102.

[4] 王录军.药用植物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特征[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33-2034.

[5] 刘灿坤,田玉军,孙园园.半夏与水半夏的经验鉴别及效用比较[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67-68.

[6] 曹丽娟,韩超,王双华.半夏的炮制工艺研究[J].天津药学,2011,23(6):56-57.

[7] 詹爱萍,王平,陈科力.半夏、掌叶半夏和水半夏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14,29(9):964-965.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3-25

吴东香(1975-),女,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R282.5

A

1673-2197(2015)14-0041-02

10.11954/ytctyy.201514018

猜你喜欢

块茎炮制黏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