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研究
2015-04-26王丰君
王丰君
(方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200)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研究
王丰君
(方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20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治疗;临床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反复发作、喘息等,且大部分患者还存在肺气肿的情况,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空气污染、吸烟及神经自主调节功能有关[2]。为观察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效果,本研究对8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83岁,平均(56.4±6.01)岁;病程2~10年,平均(4.31±2.31)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87岁,平均(58.1±5.92)岁;病程1~9年,平均(4.51±2.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入院后给予患者急支糖浆(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批号:Z50020615)、复方氯化铵合剂(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批号:20090922)以止咳化痰平喘;采用左氧氟沙星(丽珠集团,批号:H20010396)控制感染。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我院自制中药方治疗,药方组成:小麦15g,细辛、甘草各6g,麻黄12g,五味子、半夏、杏仁、石膏、厚朴各10g。每日1剂,水煎口服,分早晚2次服用,以 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嘱患者服药期间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咳痰、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有所好转,哮鸣音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痊愈、有效均计入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4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病情迁延难愈,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灶在肺部,且与肾脏、脾脏有一定关系[4],主要原因为痰湿阻滞、正气亏虚,加之风寒入邪,使患者体内痰湿瘀滞,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症状。部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还存在呼吸困难、黄痰等症状,严重者还存在紫绀。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包括虚证和实证,其中肺部病变为实证,肾部病变为虚证。实证主要包括痰浊壅肺、外寒内饮等;虚证包括肾阳衰微、肺阴不足。中医治疗时,扶正补虚、温肺宣痹、活血化瘀、宣肺祛痰是主要原则,去邪止咳、扶正补虚为首要任务。
本研究所用自拟中药方剂中,杏仁、麻黄、厚朴宣肺利气、早湿消痰、降逆;甘草、半夏具有缓急止痛、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的效果;细辛温肺化饮、通窍止痛、祛风散寒。五味子下滋肾阴、上敛肺气。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融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165.
[2] 杨其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3):257.
[3] 方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5):114-115.
[4] 任华忠,王金鹏,杨丽,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4):118-121.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4-10
王丰君(1974-),女,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R256.1
A
1673-2197(2015)14-0097-01
10.11954/ytctyy.20151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