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活血化瘀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研究
2015-04-26高静
高 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研究
高 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小板增多;中医;活血化瘀;临床研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水平增高、血栓、出血等症状,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多采用羟基脲、马利兰进行治疗,但药物效果并不理想,易出现复发、进行性加重等情况,且药物副作用较大。研究表示,中医活血化瘀治疗该疾病具有显著疗效,我院采用活血化瘀方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23例,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6.2)岁,腹痛患者11例,指甲瘀血患者9例,血小板平均计数为(1 321±15)×109/L;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6.3)岁,腹痛患者10例,指甲瘀血患者9例,血小板平均计数为(1 329±16)×109/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临床均存在血瘀症状;均为原发性疾病,无继发性患者存在;均同意参与治疗。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羟基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569,剂型:片剂,规格:0.25g,生产单位:北京永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40mg/kg口服,每日1次;(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55,剂型:片剂,规格:2mg,生产单位: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μg/kg口服,每日1次,共30天。
1.3.2 实验组 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式治疗,该疗法以归芍颗粒(由当归、党参等多味中药组成)为基础,同时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其他证候者辨证治疗,功擅活血化瘀、养血通脉,标本同治。方剂组成为:党参、黄芪各10g,丹参、当归、川芎、白芍、玉竹各6g,三棱15g,文术、香附、红花、桃仁各9g。上述药物加水600mL,文火煎煮40min,取汁450mL,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效果观察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正常,半年内未复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常规无明显异常,半年内未复发;无效:患者症状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以显效、有效例数计。
1.5 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给患者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中多采用羟基脲、骨髓增生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一旦停药易复发,且疾病恶化概率也会增高[1]。报道结果表明,部分患者停药后疾病逐渐转化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3]。本文对照组采用羟基脲治疗,具有较大毒副作用,会增加患者癌变概率,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在血小板增多症病机转化过程中,血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发病之初,还是中后期阴阳受损,均影响患者心主血脉功能,形成病理产物血瘀;同时,血瘀还可妨碍热毒的从速散解、痰浊气化及气血阴阳的顺利运行与恢复,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病程缠绵不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恢复心功能、抗细菌等多种作用,适用于包括血小板增多症的多系统疾病。
活血化瘀为治疗瘀血证基本方法,具有调畅血行、活血通络、祛除瘀滞的作用。临床常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其他治法,治疗各类型瘀证。
活血化瘀方药具有以下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肌舒张完全、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抗低压缺氧能力;增加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使血管弹性增加、外周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收缩力,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减少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抑制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使肥大细胞增多,有利于透明均质样变胶原纤维的疏松或恢复;抑制抗体形成细胞和抗体形成;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炎性反应,并使炎症病灶局限化,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及白细胞吞噬能力,使血肿及其他坏死组织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吸收;直接破坏癌细胞,并增加癌细胞的抗原性,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瘀血、出血、血栓形成等,部分患者还存在低凝症状。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水平增高,属于中医血瘀证范畴[4]。调查发现,患者通常存在阴虚、血虚症状,因此治疗主要以活血化瘀、补血、补气为主。我院所选方剂中黄芪、党参具有补气作用,党参同时还具有健脾、滋阴养血的功效;丹参可起到破症除瘕、活血的作用;当归为补血要药;川芎可起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伴随腹痛患者效果显著;三棱可破血消瘀;红花桃仁等药物可辅助活血功效。诸药配伍,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补气的作用[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为目前医学界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病求本,费用低。中医认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属于中医癥积范畴,因毒邪入血伤肝引起。中医认为肝藏血,肝为血脏,毒邪入血伤肝,毒入肝经,阻碍血脉正常运行,形成瘀血,瘀血生而形成包块,即肝、脾肿大。毒邪损伤骨髓,形成一个或多个系列造血细胞恶性增殖。该病病机为毒邪瘀滞、阻滞气机,治疗原则为解毒祛邪、活血化瘀。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效果显著,通过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增生,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黎儒青,王甜甜,赵树铭.血小板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11(9):154-155.
[2] 郭子文,许晓军,周云香.不同剂量α干扰素对6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5):276-277.
[3] 杨薇.补阳还五汤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医药,2012,15(7):874-875.
[4] 高捷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医证候分析及益气活血解毒法干预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5] 赵琳,邱仲川,朱小勤.清肝化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与JAK2 V617F突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14(7):393-39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2-18
高静(1984-),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血液病临床。
R259
A
1673-2197(2015)08-0092-02
10.11954/ytctyy.20150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