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观察

2015-04-26郭留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肺系平喘中医药大学

郭留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观察

郭留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肺系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能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重症肺系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医学界对呼吸急症的认识、治疗有了较大进展。肺系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多发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加上外界刺激或者变态反应等,造成气管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重症肺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喘息、咳痰等,严重者会出现痰量增多、脓性痰等,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呼吸道急症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且其他重症疾病均会不同程度地牵扯呼吸系统,因此加强呼吸系统急症研究,成为当前重要研究课题[1]。为了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效果,选取重症肺系疾病患者10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系疾病患者,其中,2例伴慢性呼吸衰竭,15例伴肺源性心脏病,25例合并高血压,20例伴冠心病,5例伴糖尿病,5例伴心功能不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8.5±3.2岁),病程3~30年,平均病程(8.6±3.2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0~84岁,平均年龄(59.6±3.0岁),病程2.5~30年,平均病程(9.0±3.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疾病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重症肺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西医诊断标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肺炎。中医诊断标准为《内科诊疗常规》;②患者CT、X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均完整;气管镜检查资料及肺功能测定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治疗期间诊断为肺部肿瘤、肺栓塞、自发气胸、气管异物者不纳入研究范围。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心电监护、吸氧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机械辅助通气,给予营养支持、解痉平喘等治疗,按照病原学的检查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氨溴索、多索茶碱、敏感抗生素、地塞米松等,必要时可给予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风寒袭肺型患者,给予小青龙汤治疗;痰热壅肺型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1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判定临床治疗效果[3],痊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有大幅度改善;有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减轻;无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变态反应、物理化学因素等导致的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性反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嗽、咯痰等[4]。该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还会伴有脓性痰、痰量增加、气短等症状,甚至引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5-6]。中医学中重症肺系疾病包括喘证、内痈、血证等,多为急性病,病情通常比较复杂且严重,除了在肺部表现的症状外,还会夹杂其他脏腑失调症状。重症肺系疾病方证病机多为肺气上逆、痰饮郁结等,若单纯治肺或者拘泥某方,都很难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涉及到的重症肺系疾病主要包括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重症哮喘等急症。

西药因为服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解痉平喘、广谱抗生素等常规治疗为主,因患者需长期用药,所以易产生耐药菌群,在延长治疗时间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7-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通气治疗也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重症肺系疾病中,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容易引起机械通气并发症,死亡率依旧较高。我国中医学认为,肺系疾病属于“喘证、咳嗽”等范畴,外邪入侵、邪袭肺卫、肺气壅实,进而宣降失常[9]。肺部不耐寒,肺失宣降进而出现咳嗽症状。该病急性发展期多为实证,小青龙汤温肺化饮、解表散寒、表里双解[10]。桂枝、麻黄为君,起到解表邪、发汗散寒的作用,且麻黄有宣肺气、平喘咳之功效,桂枝有化气行水之功效,细辛、干姜为臣,兼助麻黄、桂枝起到解表祛邪、温肺化饮的作用。

五味子、芍药一散一收,不仅能增强止咳平喘之功效,还能预防诸药辛散温燥。痰热壅肺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喘促、发热、反坐、咳痰黄稠,苔黄腻、舌质红。肺主气司,邪热壅肺,进而宣降失司出现喘逆症状。肺合皮毛,若热壅于肺部,则有汗出,表无大热,但里热壅盛。本文研究中采用的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药组成。麻黄起宣肺、辛温、定喘的作用;杏仁起降气、宣肺、止咳喘的作用;石膏辛寒,清理内火;甘草调和诸药物、和中缓急。上述诸药联用,共奏降逆平喘、宣肺清热的作用。近年来,麻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现代药理学证实,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具有抗I型变态反应、镇咳平喘、解热、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宣肺祛痰、下气止咳的功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应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基础上,积极纠正患者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解痉平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优势,中西医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全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本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8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可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能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1-12]。

[1] 韩云,张燕,谢东平,等.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TO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8):814-818 .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42.

[3] 韩云,赖芳,林燕钊.刘伟胜教授中药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7-8.

[4] 程晓明,朱波,张彦琦,等.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0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5):132-135.

[5] 钱桂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2,31(9):769-771.

[6] 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7] 王永成,罗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55例[J].光明中医,2015,9(3):570-571.

[8] 殷海宽.《伤寒论》肺系疾病证治探讨[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9] 苏龙.通腑调肺法在肺系病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1(6):3003-3005.

[10] 彭波,童佳兵,王传博,等.中医肺系疾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及数据库的建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3-5.

[11] 杨柳.中医肺系疾病门诊电子病历系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12] 彭波,童佳兵,王传博,等.中医肺系疾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及数据库的建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12(1):3-5.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7-21

郭留学(1980-),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临床。

R256.1

A

1673-2197(2015)21-0097-02

10.11954/ytctyy.201521044

猜你喜欢

肺系平喘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地龙生姜平喘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
“肺系疾病”中医特色疗法的体会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
张明利副主任中医师运用谷蝉汤治疗肺系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