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30例疗效评价
2015-04-26陈琳
陈 琳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30例疗效评价
陈 琳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病期贝尔氏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照其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d)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d)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d)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在治疗前后作为量化指标积分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A组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B组的60.0%和C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良好,特别在发展期效果显著,因此应把握时机,及时治疗。
贝尔氏面瘫;针灸治疗;临床研究
贝尔氏面瘫系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以颜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1]。本研究观察针灸分期辨治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以期扩大针灸治疗面瘫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9.1±2.1)岁;病程1~55天,平均病程(23.8±1.1)天。所有患者均经肌电图和临床症状确诊,按照其发病和菌治疗该病,多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药物,但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多,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癌变率。
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d)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d)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d)患者10例,设为C组。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量表得分为依据,评定患侧功能分级,85分以上为正常,Ⅰ级;70~8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Ⅱ级;55~7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Ⅲ级;40~55分为较严重功能障碍,Ⅳ级;25~40分为严重功能障碍,Ⅴ级;0~25分为完全麻痹,Ⅵ级。治疗前各组患者的分级情况如表1所示,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比较 [n(%)]
1.2 诊断标准
参照已有的相关标准,周围性面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侧表情瘫痪或者肌无力,前额皱纹消失或变浅,鼻唇沟变浅,眼裂闭合不全或无法闭合,口角下垂,口角在露齿时向健侧歪,颊肌、口轮匝肌瘫痪,病侧可能有听觉过敏和舌前2/3味觉障碍,个别患者出现Ramsay-Hunt综合征。
1.3 纳入标准
①与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发病时间<3个月;③经过MRI、CT等检查,致病因素并非外伤、耳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年龄16~65岁;⑥单侧面瘫;⑦非危重患者,不会影响相关评价;⑧非产褥期与妊娠早期(怀孕15天至3个月)患者;⑨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坚持本方案。
1.4 方法
三组患者均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健侧合谷,患侧牵正、阳白、颊车、地仓、风池、翳风;配穴为患侧迎香、下关、颧髂、听会、翳风、鱼腰、攒竹。每次选3~4个配穴与全部主穴。合谷、风池、翳风针用泻法,其余则用平补平泻法。牵正穴每次治疗时加艾条行温针灸,留针30min,针后于颊车、地仓、颧髂处闪罐,以患者有发热感或面部潮红为止。1次/日,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或痊愈后采用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进行评分,评价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Sunnybrook量表测试I级,FDI社会功能评分≤10分,躯体功能评分≥20分,或额纹恢复正常,口角不歪斜,鼻唇沟双侧对称,眼裂可完全闭合,面部表情自然;显效:Sunnybrook量表测试Ⅱ~Ⅲ级,FDI社会功能评分≤15分,躯体功能评分≥15分,或额纹恢复,仍不对称,口角基本不歪斜,鼻唇沟不对称,但变浅,程度减轻,眼裂可不完全闭合,面部表情基本自然;有效:Sunnybrook量表测试Ⅲ~Ⅴ级,FDI社会功能评分≤20分,躯体功能评分≥10分,或额纹未完全恢复,口角略歪斜,鼻唇沟变浅不对称,眼裂可闭合一半,面部表情不自然;无效:以上体征、症状未好转甚至进行性加重,外形损伤和面肌瘫痪明显[2]。
1.6 统计学处理[3]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情况,与治疗前的分级情况(见表1)相比,三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A组患者较B组、C组评分分级情况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评分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比较 [n(%)]
2.2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贝尔氏面瘫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此病多因机体正气亏虚,络脉空虚,外邪乘虚侵入阳明经脉,导致面部营卫不和,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从而出现肌肉弛缓不收、口眼歪斜等症。现代医学通常认为是由于人体受到风寒导致面部神经周围血管痉挛,引起神经组织受压迫、水肿、缺血,出现功能障碍和疼痛[4]。针灸疏导脉络,能使受阻的血管恢复通畅,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主要以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穴为主。艾灸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的功效,与针灸并用治疗贝尔氏面瘫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发展期患者的疗效与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静止期与恢复期患者。总之,及早治疗可使病程缩短,避免发生后遗症,促进患者恢复,发展期是对贝尔氏面瘫患者进行针灸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期。
[1] 全世明,高志强.贝尔面瘫治疗指南[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30(4):274.
[2] 朱荣英,穆黎春,张燕.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6):393-394.
[3] 刘宜军,周友龙.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0):677-678.
[4] 田丰玮,王竹行,路瑜,等.管灸与悬灸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3):166-168.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2-02
陈琳(1985-),女,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临床。
R245;R277.7
A
1673-2197(2015)12-0077-02
10.11954/ytctyy.20151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