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行动战略的决策分析

2015-04-25闫丽平

统计与决策 2015年1期
关键词:稳健性创业者速度

闫丽平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商学院,石家庄 050031;2.南开大学 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在国家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创业进一步松绑,我国或将迎来新一轮创业浪潮,创业成为突破改革瓶颈的利器,为经济的双重转型提供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与培育具有高成长潜质的新企业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新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视角透视创业行动速度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揭示新企业生存与早期成长阶段的一般规律,为创业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一,行动速度的效率性与创业绩效。行动速度的效率性与创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中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创业行动速度越快,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越好。这类观点源于机会窗口稍纵即逝,快速行动有利于新企业把握市场先机,建立声誉,赢得竞争优势(Lumpkin和Dess,1996)。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行动速度过快有碍于创业绩效。新企业创建过程中,创业者及其团队需要适应新角色,提升合法性,构建内外部网络,这些都受制于时间和资源的约束,行动速度过快会产生速度陷阱,过于强调战略决策的速度会导致前期信息量的不足、信息整合深度不够、信息还没来得及形成组织记忆、规范和制度化,速度过快还会导致时间的不经济性(Jiang等,2014)。基于对文献研究的分析与理解,结合中国新企业的发展情境,本研究推理行动速度的效率性与创业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先动优势在于捷足先登,快速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获得经营业务的知识、技能和资源;然而,速度过快忽视了创业行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企业发展过快会给创业者带来信息负担,导致创业者的认知偏差和经营误判,进而诱发创业绩效降低。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定:

假设1a:从新企业的创业生存绩效层面考量,创业绩效与行动速度效率性呈倒U型关系;

假设1b:行动速度的效率性与创业成长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

第二,行动速度的稳健性与创业绩效。行动速度的稳健性,指创业者及其团队在行动开展过程中保持步伐的平稳与渐进,采用系统的方法,统筹开展各项创业行动(Lichtenstein等,2007;Liao和Gartner,2009)。行动速度的稳健性体现出创业团队稳扎稳打、坚持不放弃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方式,本研究认为,创业者的稳健态度与企业创业绩效正相关。新企业具有“新”和“小”的先天弱势,生存环境高度不确定,经营活动的风险重重,因此,行动速度适宜小步伐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试错、学习、调整而逐渐成长。另一方面,保持行动速度的稳健性是一种谨慎科学的行为态度与管理模式,是基于对不确定环境的灵敏分析与适应,是风险可承担能力条件下的渐进式提升与前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定:

假设2a:从新企业的创业生存绩效层面考量,创业生存绩效与行动速度稳健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2b:行动速度的稳健性与创业成长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为此,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依托于中国创业动态跟踪调查项目,数据收集通过大批量的三次跟踪式电话回访获得,依据本研究问题,作者后续又进行了针对性电话调查,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研究最终获得321份有效样本。

1.3 变量测量

第一,创业绩效指标。借鉴Chandler(2005)的研究成果,(1)生存绩效:本研究采用是否获得销售来测量生存绩效,设置虚拟变量,变量结果用“0”、“1”表示,分别代表未获得和已经获得企业销售;(2)成长绩效:本研究采用是否获得盈利来测量成长绩效,设置虚拟变量,变量结果用“0”、“1”表示,分别代表未获得和已经获得盈利。

第二,行动速度指标。(1)行动速度的效率性:本研究将“创业打算”设定为新企业之开端,进而计算新企业创业者实施创业的持续时间,其次计算两者的比值,单位时间内创业行动发生的数量所得数值即为所求。(2)行动速度的稳健性:计算各项创业行动发生时间的方差值,数值越大,表明创业行动相对分散而非集聚,即行动速度的稳健性越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将“创业打算”界定为创业开始的时间;其次,以“月”计,统计每项创业行动距“创业打算”的时间期限;再次,计算各项行为时间期限的方差值;进而对方差值加“1”取对数,所得值即表示创业行动的稳健性,数值越大,创业行动的稳健性程度越高。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第三,控制变量指标测算。检验时我们设定性别、年龄、创业动机、创业前事件等四个控制变量,分别如下:其一,性别:设置虚拟变量,“1”为男性;“0”为女性;其二,年龄:以电话回访数据为准;其三,创业动机:我们的选项为“您的创业初衷”,“0”为“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或其他选项,“1”为“想抓住当前有利的商机”;其四,创业前事件:新企业创建过程复杂多样,创业动机并非都来自于创业的愿望或渴望,有些创业者还没有明确的创业打算时已经着手开展创业行动。创业前事件的数量以创业者所回答的实际数值来进行统计分析。

2 创业行动战略逻辑回归分析

2.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以下为所采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2.2 逻辑回归分析

因为创业绩效两维度均为二元制变量,故本文的二元逻辑分析方法是合适于此新生企业创业绩效分析的。检验结果如下表2。在此,模型1~3为生存绩效逻辑检验结果;成长绩效的逻辑回归通过模型4~6分析得到。

表2中模型3显示,P<0.01条件下,新企业创业生存绩效与其行动速度效率性平方项检验值为-5.998;P<0.05条件下,新企业创业生存绩效与行动速度效率性检验值为1.531,这意味着两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假设1a获证。模型6检验结果表明,P<0.01条件下,新企业创业成长绩效与行动速度效率性平方项的检验值达-4.889,且行动速度效率性与生存绩效的回归系数为1.549(P<0.05),表明创业行动速度与成长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假设1b得到支持。

表2中模型1显示,行动速度的稳健性与生存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216(P<0.01),表明创业行动速度的稳健性越高,生存绩效可能越高,假设2a获证。P<0.05条件下,根据模型4检验,得出新企业创业成长绩效与行动速度稳健性检验值达0.173,表明创业行动速度的稳健性越高,成长绩效可能越高,假设2b得到支持。

表2 创业行动速度与创业绩效的逻辑回归值列表

3 结论及启示

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创业行动速度的效率性与创业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在创业行动速度较低时,加快行动速度有助于创业型企业发展,然而,创业者的行动速度超过特定阈值时,仍然增加行动速度,则不利于提升创业绩效。这意味着新生企业的创业绩效与创业者的行动速度并非单一线性,当然,这一结论也肯定了创业行动效率的重要意义,先行性是创业者的重要必备素质,由于“机会窗口”特定时效性,创业行动的效率性是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的得利之宝,创业者要先知先觉,成功创建新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另一方面,基于创业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且各影响因素错综盘结,假如仅注重创业速度,而忽视“加速陷阱”而产生的不良绩效表现(Bruch和Menges,2010),不注重各影响要素间的互动与协同,将强化创业风险,更甚者可能导致创业失败。(2)创业行动速度的稳健性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创业者的稳健性是提升创业绩效的有效战略行动模式。行动速度的稳健性,意味着企业步步为营、稳健持续地推进各项战略活动,以此实现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和适应。宁向东(2013)指出,在不确定的时代企业战略应采取有节奏成长,即业务发展的节奏、能力扩张的节奏、资金使用的节奏和组织运作的节奏,这种节奏化是对顺境或逆境的适应与调整,创业行动的实施与开展随时间推移逐渐铺开,创业活动的稳定、连贯、持续有助于推动创业进程。行动速度的稳健性起到了以静制动,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作用,通过前瞻性的分析、理性的判断、及时的调整,克服了只注重效率的盲目性,控制了不同时点速度的偏差,使得整体创业过程平稳有序。

[1]Lichtenstein B B,Carter N M,Dooley K J,et al.Complexity Dynamics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2).

[2]Chrisman J J,Bauerschmidt A,Hofer C W.The Determinant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An Extended Model[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8,23(1).

[3]Lumpkin G T,Dess G G.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

[4]Jiang R,Beamish P W,Makino S.Time Compression Diseconomies in Foreign Expans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4,49(1).

[5]Liao J W,Gartner W B.Are Planners Doers?Pre-Venture Planning and the Start-Up Behaviors of Entrepreneurs.SBA Office of Advocacy, SBAHQ-07-Q-0012[EB/OL].www.sba.gov/advo, Release Date:February,2009,27.

[6]Chandler G N,Honig B,Wiklund J.Antecedents,Moderators,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Membership Change in New Venture Tea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0(5).

[7]张玉利,闫丽平,胡望斌.新企业生成中创业者成长期望研究——基于CPSED首轮调查数据分析[J].管理学报,2010,7(10).

[8]韩炜,杨俊,包凤耐.初始资源、社会资本与创业行动效率——基于资源匹配视角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3).

[9]Bruch H,Menges J I.The Acceleration Trap[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4.

[10]宁向东.不确定时代的企业战略[J].中国企业家,2013,(1).

[11]葛宝山,滕星均,柳燕.基于组织绩效视角的创业绩效理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2).

猜你喜欢

稳健性创业者速度
行驶速度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速度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