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吉尼娅·伍尔夫与林徽因文艺创作之互文性探析

2015-04-24李莉

山花 2015年2期
关键词:卫夫人意识流互文

李莉

“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互文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该术语源自法国符号学家,后结构主义大师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克里斯蒂娃看来,每个文本都是“作为一种源自其他文本的马赛克图案而建构,每个文本都对其他文本加以吸收和转换”[1]。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西方文艺研究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历史时段来看,伍尔夫与林徽因的作品属于共时层面,通过对两位女作家的作品比照研读发现,其文艺诗学思想,美学旨趣以及意识流手法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契合。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艺创作在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的映照下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风采。林徽因早年游学欧洲,浸淫于欧美艺术氛围,深得中西文化艺术精髓。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回忆道:“听她(林徽因)谈到徐志摩,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基兹、拜伦、凯塞琳·曼斯菲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其他人。”[2]对于伍尔夫,林徽因是崇拜的,加之受徐志摩的影响,更喜欢上了伍尔夫的作品,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兼收并蓄。伍尔夫和林徽因的文艺创作之间显示的互文性,主要体现在其文艺诗学理念,诗意创作审美旨趣以及意识流技巧上的互文性。

1.文艺诗学理念之互文性映照

在伍尔夫看来,诚实是一种决定小说能否获得永恒的最重要的品质,是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在少数传世之作中(我想到的是《战争与和平》),令不同判断和情感相互契合的原因,应当是人们所说的诚实……就小说家而言,所谓诚实,是他让人相信,这就是真。人们会感觉,对啦,我可从来想不到事情会是这样,我从来不知道人们会这样行事。可你让我相信,事情就是这样,一切是如此发生了。人们在阅读时,将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呈在亮光下——大自然似乎非常奇妙地在我们内心燃起亮光,让我们能够烛照出小说家的诚实与否。”[3]在这段关于小说的论述中,伍尔夫强调小说家在创作中应该持有诚实的创作态度,以自然真诚的笔法,以自己熟悉明了的题材进行创作,带领读者走进虚构的真实世界,以唤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伍尔夫的创作诚实观在林徽因的文艺理论思想中得到了互文呼应。京派作家的审美情感是诚实、从容、宽厚。林徽因秉承了这一“诚实”创作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中这样写道:“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诚实的重要还在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完整,文字的流丽之上。即是作品需诚实于作者客观所明了,主观所体验的生活。……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须实际的经过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在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的情景或人性。”[4]

以上分析显示,伍尔夫的文艺诗学思想如创作诚实观与林徽因的诗学思想形成互文契合。一方面,伍尔夫文艺诗学思想对于当时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则显示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与文心,颇有“古今中外,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

2.诗意创作旨趣之互文性呈现

诗意是伍尔夫创作的灵魂。伍尔夫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E.M.福斯特就认为伍尔夫是一位天才女诗人,在他看来,“她是一位诗人,却想写一点尽可能接近小说的作品。”[5]伍尔夫一直秉持着诗意创作理念,她的文字轻盈活跃,充满了灵动诗意,在《狭窄的艺术之桥》中她写道:“我们渴望着理想、梦幻、想象和诗意。”[6]

诗意创作美学思想方面,伍尔夫与林徽因创作形成了互文呼应。以下对伍尔夫的诗化小说《到灯塔去》与林徽因的小说《模影零篇钟绿》进行比照,可见,细节之处形成审美格调上的互文契合。

伍尔夫的诗意创作笔法在其长篇诗化小说《到灯塔去》中发挥到了极致。受画家罗杰·弗莱影响颇深,伍尔夫叙事写景力求以印象派绘画风格,追求独特意境。其作品常表现出绘画艺术的影响,对大海、月夜、灯塔的描写,诗意盎然。如果说《到灯塔去》是一幅画,拉姆齐夫人无疑是此画中最光彩照人的一个,“她(拉姆齐夫人)的眼里星光闪烁,头发上笼着面纱,胸前捧着樱草花和紫罗兰……”[7]这便是塔斯莱眼里的拉姆齐夫人,高雅圣洁,而更多关于拉姆齐夫人的画面则通过长着中国人一般小眼睛的画家莉丽来呈现,拉姆齐夫人留给画家的记忆总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诗意同样是林徽因文艺创作的灵魂。林徽因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对林徽因诗意人生的评价。林徽因这位才女擅长诗文,在她看来,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8]林徽因的这种文艺创作理念,也体现了京派小说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独特美学格调。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林徽因的《模影零篇钟绿》于诸细节处形成审美格调上的互文契合。无论是《到灯塔去》还是《模影零篇钟绿》,读者都会感到文字间交织着诗意、梦幻与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西诗学中均有诗画同源之说。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充满了浓郁的印象派绘画风格,而林徽因的《模影零篇钟绿》中则呈现了古典唯美的中国工笔绘画技法,优美的画面织以梦幻的絮语,显示了伍尔夫的诗化小说美学理念与京派小说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独特美学格调之间互文契合。这种诗意创作的审美格调在两部小说中形成的互文契合再次显示了中西文学的共同的诗心与文心。

3.意识流技巧之互文性借鉴

1925年,伍尔夫发表了其意识流经典之作《达洛卫夫人》。1934年,林徽发表了《九十九度中》。

《九十九度中》被李健吾称为“最富有现代性”的一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通过比照研读,见诸方面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性。首先其叙事结构形成互文。《九十九度中》讲述的是中国北平的一个炎炎夏日,九十九度高温炙烤下北平百姓众生百态,张家老太做七十寿,可怜的少女阿淑被迫嫁人,车夫被抓,挑夫暴毙,这些零碎纷杂的事件则通过街头人们的活动如卢二爷、刘太太、九哥等线索人物串连在一起,中心事件是张老太太的寿宴;《达洛卫夫人》则讲述在英国伦敦,六月的一天,国会议员妻子达洛卫夫人和一个叫史密斯的退役军人从早上九点到午夜时分大约十五个小时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六月的早晨,达洛卫夫人上街买花,一路上心神游荡;而同一时刻,史密斯在妻子的陪伴下也出现在伦敦街头,神情恍惚。后来,达洛卫夫人与昔日旧情人彼得会面,史密斯自杀身亡,零碎的印象式的生活片段由伦敦街头人们的活动和伦敦大本钟的报时连缀在一起,故事的中心是达洛卫夫人精心准备家庭晚会。此外,对于时间的处理亦形成互文。《达洛卫夫人》的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1919年一个夏日,时间长度是一天;而《九十九度中》则是在中国北平一个酷热夏日,时间长度也是一天。《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把达洛卫夫人三十年的岁月压缩成一日;而在《九十九度中》,林徽因有意识地借鉴了此法,以凝练的手法将七十年的沧桑卷进了历史的页卷之中。

对比可见,两部小说在意识流手法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面形成互文。伍尔夫的意识流技巧在《达洛卫夫人》中得到充分展示,小说中人物意识流动不息,引领读者悄然进入人物内心世界,窥探人物生命内核。小说一开始就采用行云流水般的内心独白来表现达洛卫夫人去花店途中独自漫步街头时的意识流动,通过内心独白这种方式,作者很自然将读者引入人物内心世界,实现了对人物描写的向内转。

在《九十九度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伍尔夫式的意识流痕迹。林徽因有意识地借鉴了伍尔夫意识流手法,将不同人物的意识流相互交织,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瞬息万变。

分析表明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与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在小说叙事结构、意识流技巧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方面形成一定程度的互文契合。

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发表于1925年,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发表于1934年,依据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影响理论,林徽因在其创作中受到了伍尔夫的影响,林徽因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借鉴了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手法,这一点是成立的。林徽因本人是伍尔夫的崇拜者,读过伍尔夫很多作品,以林徽因的智慧和才情,不难推断,她在自己的创作中会自觉模仿借鉴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创作手法。在卞之琳看来,“1934年林徽因发表的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更显得有意学弗吉尼娅·伍尔夫而更为成功。”[9]李健吾在他当年的一篇文学评论中写道:“我所要问的仅是,她承受了多少现代英国小说的影响。没有一件作品会破石而出,自成一个绝缘的系统。所以影响尽管影响,《九十九度中》仍是根据了一个特别的看法,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10]可见,在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语境中,伍尔夫的意识流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林徽因等自觉地把这种西方文学技法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而作为接受主体的林徽因在自觉借鉴运用这些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同时,又保留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特色和韵味,体现出融合中西文学与文化,现代观念与民族传统的努力与尝试。

研究表明,伍尔夫与林徽因在文艺创作诸方面形成互文契合,其创作属于共时层面,主要体现在其文艺诗学理念,诗意创作审美意蕴以及意识流技巧上的互文性。其互文性存在并不只是机械的影响和模仿,林徽因作品因其中国化的烙印,在与伍尔夫文艺创作的互文关系中显现自身的特点。两者的互文契合进一步昭示了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西比较文学视阈中弗吉尼娅·伍尔夫创作之互文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J13WD20。

参考文献:

[1] Kristeva Julia. The Kristeva Reader [M]. Oxford: Blackwell,1986: 39.

[2]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58.

[3](英)弗吉尼娅·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贾辉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3-155.

[4][8]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M].唐达君.林徽因代表作品集: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3,24.

[5]瞿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3.

[6](英)弗吉尼娅·伍尔夫.狭窄的艺术之桥[M].瞿世镜.论小说与小说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328.

[7](英)弗吉尼娅·伍尔夫.到灯塔去[M].翟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2.

[9]韶华强.徐志摩研究资料[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481.

[10]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M].林徽因.九十九度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71.

作者简介:

李 莉,文学硕士,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卫夫人意识流互文
晋 卫夫人 行书急就帖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卫夫人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he Modern Narrative features and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Mrs Dalloway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