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教育

2015-04-23郭德忠

教育界·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不良行为低年级

郭德忠

【摘 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年龄特征上来看仍属于良好习惯的养成阶段。且这个年龄的教育还多了一个习惯养成后期阶段的收尾工作——对已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教育。本文就现在低年级学生已有不良行为习惯为抓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转化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    不良行为    转化教育

人之教育是一件难事,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人之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若能养成好的习惯,必然受用一生。若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过了这个阶段再来改变的话,怕是一件难事。所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

(一)自我认识能力不成熟,自制力差

自我认识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连接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很多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由于自我认识能力不成熟,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对待生活、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模糊不清。对自我认识的缺乏,还致使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不能很好地发挥,对自己的缺点不能及时改正。

(二)缺乏责任感,耐挫力差

责任感是一个人主动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它从本质上讲既要利己,又要利他。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责任感正处于培养阶段,所以缺乏责任感是低年级小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责任感的缺乏,使得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耐挫力差,一点点不懂的问题都会使他们的学习劲头受挫。且缺乏责任感也致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担当,有了错误不能正视,逃避责任。

(三)情感缺乏,对他人冷漠

小学生的生活处于人生阶段发展初期,他们的爱憎情感分明,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我们的小学生所表达出来的对老师、家长、同学的不喜欢,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对身边人、事的情感缺乏事实。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张扬跋扈,不懂得谦让,缺乏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心,认为所有对他的好都是理所应当的,对待他人冷漠,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性所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行为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且思维尚不定性,比较跳跃,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致使他们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力仍然极强,若没有老师家长及时地正确引导,极易模仿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行为习惯教育的不足

首先,在目前的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知识讲解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对知识学习之外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在形成之初没有发现以及及时纠正。其次,教师在教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忽略情感教育。低年级学生内心情感还较为脆弱,渴望得到外界关注。但很多老师并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定下严厉的条条框框,对犯错误的学生总是严加呵斥,并不去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使得学生对教师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三)学校缺乏可行、完善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目前国内学校仍然视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学校课堂知识教学体系精益求精,行为习惯教育体系一成不变。学校缺乏可行、完善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使得教师对行为习惯教育无章可循。这已成为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教育策略

(一)以小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特点为切入点

这一阶段的孩子易依从、顺从于情境压力,也愿意服从老师或父母的管教和规定,比较容易在外部的要求、约束和控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性,在这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转化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二)教师应当重视行为习惯教育并从情感教育入手

首先,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差,是非辨别能力也不高,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并给予耐心地引导。如果学生不能培养起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对教师传授的学习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巩固学习,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只能事倍功半,付诸东流。其次,行为习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面对心智较为脆弱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应当从情感教育入手。

(三)制定可操作性强、有效的行为习惯规范和考核制度

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规范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每一项行为习惯规范的制定,必须切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具体、实际、可操作,便于学生遵守执行。建立一套严格持久的检查机制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保障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转化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因素。

四、小结

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给予纠正,结合自己与家长、校方三方力量,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及扼杀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王肖,颜晓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8).

[2]徐可祥.农村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摭谈[J].学周刊,2014(12).

猜你喜欢

不良行为低年级
浅议学生在物理实验操作中的不良行为及矫正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行为不良和违规青少年教育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