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菌剂对林芝大棚番茄灰霉菌的毒力测定

2015-04-23翟云霞巩文峰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抗药性灰霉病毒力

庞 佩,苏 成,翟云霞,巩文峰,旺 姆

(西藏大学 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860000)

1 引言

灰霉病是全世界蔬菜、观赏植物、果实甚至一些大田粮食作物上发生最普遍和分布最广泛的病害,是温室种植植物最常见的病害[1]。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灰霉菌(Botrytis.cinerea)侵染葡萄、蔬菜、浆果以及核果类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不仅能引起田间损失,甚至在果实的储存和运输中同样造成危害[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上相继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速克灵等化学药剂[3~4],由于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如多菌灵),不仅使环境受到污染,也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问题[5~6]。本实验通过对6种不同化学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了解该6种药剂地区对番茄灰霉菌的毒性强弱,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番茄灰霉菌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

采取林芝地区温室大棚番茄病果进行室内分离、纯化获得的番茄灰霉菌菌种,并良好保存于实验室内。

2.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500g/L扑海因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50% 腐霉利WP,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70%纯托津超微 WP,山东东信生物农药有限公司;25%腐霉·福美双 WP,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80%多菌灵 WP,江苏太仓市农药厂有限公司;75%百菌清WP,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2 试验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7],将提前用灭菌水稀释好的6种供试药剂(5 000mg/L)的母液分别以无菌水按倍数逐步稀释为500μg/mL、200μg/mL、50μg/mL、20μg/mL、12.5μg/mL的药液,在培养基为50℃左右时,用移液枪分别取1mL药液于9mlPDA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制成带药培养基平板,以不加任何药剂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重复3次。

从实验室取出保存的番茄灰霉菌,活化后,在培养好的平板边缘用无菌打孔器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分别移到带药和对照平板上,在20℃恒温培养箱培养3d后,运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菌落直径的平均值,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y,药剂浓度换算成x,求得线性回归方程y=kx+b,求出各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8]。菌丝生长抑制率公式为:

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直径(mm)- 处理菌落净直径(mm)/对照菌落净直径(mm)×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6种药剂剂对番茄灰霉菌的相对抑菌率

据表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6种药剂随浓度的增加,相对抑菌率增大,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明显。

3.2 6种药剂对番茄灰霉菌的EC50比较值

6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表2),百菌清、扑海因、纯托津、多菌灵、腐霉利、腐霉 .福美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9.944、0.632 3、1.402 1、0.466 7、5.646 1和0.286 9μg/mL。其中,腐霉 .福美双的EC50最小,说明对番茄灰霉菌的毒力最大,而多菌灵的EC50最大,说明对番茄灰霉菌的毒力最小。

4 结语

室内毒力测定实验表明,在防治番茄灰霉病时首选腐霉·福美双,其次是百菌清、朴海因。在选择药剂时,要交替使用,可以提高防效。而多菌灵的毒力最差,可能是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使灰霉菌对此药剂产生了抗药性,因而多菌灵不再适合单独使用。因此,采取不同化学药剂配合使用,例如多菌灵与福美双混合,对防止草莓灰霉菌抗药性产生有明显作用[9],同时,研究新型低毒、高效的药剂,配合不同防治措施,综合治理番茄灰霉菌的抗药性产生,提高番茄品质与产量。

表1 6种不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相对抑制率

表2 6种供试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值

[1]阿格里斯 .植物病理学[M].许崇尧,译.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陈宇飞,文景芝,李立军 .葡萄灰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693~699.

[3]杨升炯,张晓钢 .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6,5(2):66~70.

[4]刘 波 .对多菌灵、速克灵具多重抗性的灰葡萄孢菌株性质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6(3):50~54.

[5]张从宇,黄剑鹏,王荣华 .番茄灰霉病菌对速克灵的抗性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10~311.

[6]刘 波,叶钟音,刘经芬 .速克灵抗灰霉病菌菌株性质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2,19(4):297~301.

[7]农业部农药检定所.NY/T 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农业行业标准)[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孙广宇,宗兆锋 .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42~143.

[9]杨 谦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分子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抗药性灰霉病毒力
2019—2020年河北部分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避免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常见方法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综合治理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