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学教育

2015-04-22翁俊敏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授之以渔

翁俊敏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达到和谐统一。其人文性决定了在日常教学中应融入文学教育,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抓住这一黄金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较高的审美修养至关重要。欣赏文学作品是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运用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真诚关爱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精心推荐;授之以渔;创设意境

有学者认为,文艺作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初中阶段开展文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对他们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文学教育。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一、从精心推荐到积极引领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细腻丰富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在用同一种“模具”来打造相同的“成品”,这就使学生很容易陷入越读越乏味的怪圈,所谓的享受遨游文学大海的趣味则无从谈起,更难有个性化的发现与创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借助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之力,把学生引入课外的文学殿堂。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好课外阅读的书籍。众所周知,思想积极向上的书能激励人不断进取;反之,思想消极的书,其负面影响也同样可观。尤其是对于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人生阅历缺乏,很容易误入歧途。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正确指点和引导就尤显重要了。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古今中外的既具有时代性又不乏经典性的名著和优秀诗词,如《荷马史诗》《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诗经》《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等。赏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帮助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此外,学生也能够从中感悟到精彩语言的表达技巧,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一是要求学生每年阅读6-8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是优美语段的摘抄,也可以是对故事中人物的评价,还可以是独特的人生感悟,而且定期在班级进行交流,或不定期选择优秀读书笔记在全班进行点评,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把学生带到风光旖旎的大自然中,去“品尝”李白的山水诗,去“咀嚼”朱自清的散文……学生在慢慢细读、静静深思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作品的美好意境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美好,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与审美意识。三是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把一首诗词抄在黑板上,并谈谈这首诗词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要求大家记在专用本上,朗读成诵。长期的积累,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在写作中常常妙笔生花,而且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诗情画意。

二、从因材施教到授之以渔

教师除了精心推荐作品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汲取作品的精华之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实,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特有的生活背景、价值观念、审美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推荐和讲解优秀作品,绝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学生。因为,同一篇文学作品,由于师生的人生经历等存在差异,对作品的感悟和体验往往也有很大不同:教师认为平淡无味的文字,学生可能感触颇丰;教师读得津津有味的内容,学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这时,如果教师强行把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塞给学生,就有可能扼杀学生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激荡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涟漪。例如,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猪八戒的形象并不美好,猪八戒代表着懒惰、好吃、愚笨;有的学生认为猪八戒贪婪、自私、好色,与孙悟空的形象相比,正如我们生活中的假丑恶和真善美;也有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别具一格的审美品味,他们认为猪八戒虽然外表丑陋,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但他可爱又有点小聪明,语言幽默,其别样的审美趣味和喜剧化的表现方式,增强了《西游记》这部作品的艺术性。由于学生在知识结构、生活体验、审美品位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把阅读的自主权和理解感悟的自主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文本中自由翱翔,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找准阅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例如,诗歌类作品要加深对意境的理解,把握语言的节奏,体悟文中的情感;散文类作品要重视对背景的分析和文思的捕捉,理清作者的思路;小说类作品要掌握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感悟世态炎凉……此外,在文学教育中还可以补充一些必需的文学知识,用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从“剑走偏锋”到创设意境

兴趣是成功之母,但是当前的现实是,经典的作品未必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另辟蹊径,采用“剑走偏锋”之道。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学生无精打采,表情呆滞,课文内容对学生来说似乎“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品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我就转换了一个话题:“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大家知道吗?谁来说说《灵芙醉客绿柳庄》一节中张无忌一伙中毒的事。”话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我请一位学生简述张无忌一伙中毒的过程,之后趁机问:“那剧毒是怎么来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个个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这剧毒的产生与我们今天《智取生辰纲》中的中毒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就这样顺利成章地把学生从热衷的武侠世界拉回到对课文的自主思考中。这一“剑走偏锋”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叶圣陶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只有融入了真正的情感体验,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才有可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朗读、情景表演、讲故事、做评论、借助多媒体播放场景片段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作品的意境,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以鸟语花香、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之情,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欣赏到春天的美好,进而理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领悟到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放一曲《春天在哪里》,通过创设意境,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分享到朱自清内心的喜悦,感受到朱自清对未来的希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语言意境,能够再现文章情境,创设情感意境,能够增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在文学教育中情感得到激荡,思想得到熏陶,审美得到提高。

总之,文学教育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心中充满对文学的热情,才能使他们领略人生百味,知晓人生的责任,才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只有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文本并融入文学内涵的教育才是健全的语文教育。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授之以渔
浅谈英语课堂的教与学
为了“梦之队”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改作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