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在儿童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5-04-22赖剑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家属口腔诱导

赖剑萍

赖剑萍:女,中专,主管护师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多元化,生活用水的污染加剧,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病率越来越多,其中儿童的发病趋势也逐年上升[1-2]。然而,患儿在口腔科就诊时常因为心里恐惧,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实施诊疗。如何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成为医护人员遇到的棘手难题。诱导法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激起对方兴趣,巧妙地引导对方按照需求的目的完成指定事情[3]。本研究通过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特点,采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对245 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儿诊疗合作度,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口腔外科接受治疗的245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3 岁。(2)无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入组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正常者。(3)身体发育正常,无智力、视力或听力障碍。(4)患儿家属依从性可,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完成诱导工作。其中男168 例,女77 例。按其年龄分为学龄前期(3 ~6 岁)82 例,学龄期(7 ~10 岁)108 例,少年期(11 ~14 岁)55 例。口腔患病类型:56 例矫正畸牙者,62 例口腔溃疡者,48 例乳牙滞留者,44例牙齿外伤者,35 例多生牙者。

1.2 方法 首先对选取的就诊患儿进行合作度分类,评估标准为[4]:Ⅰ型(配合型),指患儿在诊疗过程中,能正确回答问题,遵照医护人员的指示配合完成治疗;Ⅱ型(紧张型),指患儿精神紧张,虽然回答问题尚准确,但存在时而配合,时而抵触现象,最终仍能张口完成治疗;Ⅲ型(恐惧型),指患儿通过肢体抵触或哭闹方式,严重影响到了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Ⅳ型(拒绝型),指患儿持续高声哭泣,甚至直接逃避治疗,唯有通过开口器及强制固定方式才能达成诊治目的。由上述分类可知,Ⅰ型属于完全合作类型,Ⅱ型属于基本合作类型,Ⅲ型与Ⅳ型属于不合作类型。患儿进行合作度分类后,针对Ⅱ型、Ⅲ型、Ⅳ型患儿实施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心理诱导法 每个阶段的患儿在口腔科就诊时,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感、紧张感,尤其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患儿为主。因此,如何突破患儿心理防线成为就诊时首要任务。护理人员在接诊患儿时,不应直接开展诊治操作。首先要和患儿进行言语互动,声音需柔和,面容要和蔼,抓住患儿好奇心的特性,通过展示卡片、玩具、动画片等手段以消除患儿的警惕心理[5]。对于警惕心严重的患儿,不应急于求成,需通过其家属了解患儿平日喜好,进而投其所好。同时,诊疗环境对患儿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儿童口腔外科诊室应尽可能布置的温馨化、卡通化,让年幼的患儿较易融入其中,减少其戒备心[6]。当成功获取患儿信任后,才进入行为诱导阶段。

1.2.2 行为诱导 (1)行为诱导是建立在言语沟通的基础上,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及童语的方式告知患儿将进行的操作,如将口镜比喻成给牙照镜子;探针比喻成捉虫虫的小钩;喷水制动时告知为给牙儿洗澡澡[7]。(2)示范法。可采用动画牙科视频,播放时同步讲解,告知患儿诊疗时的注意事项。例如制动时要保持张口,头部制动,操作中疼痛可举手。亲身示教,让患儿学会咬合动作。(3)强调无痛疗法。患儿之所以会畏惧,一方面来源于对新事物的接受恐惧,另一方面来源于操作时的疼痛。因此,在操作时需进行局部麻醉,在去龋操作时,采用激光、笑气镇静或化学等无痛技术[8]。在操作过程中,应选择从无痛部位开始,逐渐过渡到疼痛操作,操作时应强调快、准、稳。(4)循序渐进法。给患儿操作时,可向患儿展示口镜及探针,介绍其用途,消除患儿对操作器械的紧张感。让患儿熟悉牙钻的试验体会,在操作前,让患儿了解牙钻喷水动作及适应牙钻声音。操作中注意察言观色,当患儿表现出紧张面容时,应及时与之交流,转移患儿注意力,告知操作即将完成。(5)“威逼利诱”法。对于反复沟通无效的患儿,家属可从旁配合“威逼利诱”,针对患儿喜好,例如告知患儿如果不配合诊疗,则不给予购买某物,如果愿意配合,则诊疗完后给其购买。(6)宣教法。对于少年期患儿,已具备一定阅读及理解能力,护理人员可通过列举案例的形式,告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以及蛀牙形成的危害,从旁鼓励患儿勇于接受诊疗[9]。(7)家属陪伴法。对于此方法尚存在很多争议,有学者认为家属陪同会使患儿过度依赖,导致娇气而不配合诊疗;部分学者则认为,家属的陪同可减少患儿的警惕性,提高配合度。本研究中,就诊时对其家属咨询患儿个性,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选择是否需要陪伴。当然,总体原则是,在患儿能配合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不陪护。因为很多时候,避免家属对操作的方式不理解,而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同时,避免操作中患儿的不安,让部分家属中途选择放弃治疗。

1.3 评价方法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合作人数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各类型合作情况的变化(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各型合作情况比较(例)

2.2 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合作度比较(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合作度比较(例)

3 讨 论

口腔外科环境、设备、操作仪器均会给儿童带来一定恐惧感,导致许多患儿需要在强迫的手段下完成口腔操作[10]。然而此方法易给患儿造成心理阴影,从而对今后就医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可能在强迫操作过程中出现误伤的风险。多项研究证实[11-12],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就诊时的合作度。由于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各异,因此在面临就诊时表现的行为方式亦有所不同。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的方式对口腔外科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尽可能消除患儿内心的恐惧,使其能坦然的接受诊疗。另一方面,心理诱导及行为诱导法是适应“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发展,注重患儿身心平衡,不是一味诊疗,而忽视其心理状态[13]。此种模式能更好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可以有效缓解现今严峻的医患关系。

本研究通过心理诱导及行为诱导法,使Ⅰ型、Ⅱ型患儿人数较前显著增加,意味着配合人数也得到了提高,其中少年期患儿经护理干预后,Ⅰ型、Ⅱ型合作度达到了100%,同时学龄前期的合作者由原先的13 例提升至59 例。本研究患儿经心理诱导后,需重视不同患儿行为诱导方式的选取,年幼患儿多采取示范法、循序渐进法,而少年期患儿多采用宣教法及威逼利诱法。所有患儿都应遵循无痛疗法的原则。经合理的诱导干预后,患儿的合作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护理干预的在患儿就诊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心理诱导及行为诱导法能够显著改善口腔外科患儿配合诊疗的合作度,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让患儿家属更加放心。如何更全面地实施心理诱导及行为诱导法,尽可能让合作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仍需临床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究。

[1] 王阿丹,黄航敏,凌均棨.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3,6(6):19-23.

[2] 石兴莲,程华刚,王 鹏,等.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88.

[3] 温友红,陈燎原,李 追,等.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测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3):3637-3639.

[4] 易黔林.儿童口腔疾病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诱导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47-2348.

[5] 李秀芬,曾月华,李望雄.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4):5-6.

[6] 俞雪芬,方津慧,王建芳.护士对儿童牙科医疗环境噪声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14.

[7] 姜 静,邵极宁.儿童牙科治疗行为表现及治疗方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18(3):267-269.

[8] 孙玉荣,孙士营,张立霞.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辅助牙科畏惧症患儿口腔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19(6):361-363.

[9] 王文珍,支 晨,韩金凤.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教学模具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3):208.

[10]谷海晶,刘丽敏,凌均棨.Tell-Show-Do 技术对儿童口腔治疗首次就诊合作程度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3,6(4):39-41.

[11]王礼文.257 名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教育防治龋病的效果研究[J].上海医药,2013(22):47-49.

[12]舒晓玲,黄 彦,王秋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111-112.

[13]沈艳红.心理护理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的干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180-181.

猜你喜欢

家属口腔诱导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