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的淘金之道
2015-04-22
○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赵 雪
“创客”的淘金之道
○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赵 雪
向高端转型、摸清未来勘探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去海外挖掘市场,是创客们未来淘金的几大趋势。
低油价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打破了企业原有生存模式,倒逼企业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更为创客们提供了创新的机遇。
在新的“生财之道”中,创客们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较大程度降低成本,并通过技术拓宽市场领域,从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从提供工程承包向提供一体化技术服务转变。
针对未来勘探开发重点领域及工程技术发展方向,企业的创客们在技术创新上大有作为。
在国内石油工程市场整体趋于饱和、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海外市场成为创客的必然选择。
海外市场是国内油服公司的必然选择。
向高端创客转身
“除了钻井我 们还能干什么?”中原石油工程公 司 党委书记杜广义在采访中这样反问。
这个反问也提出了国内油服公司普遍面对的困惑。国内的油服创客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低端服务。
“再过几年,民营钻井队越来越多,竞争会日益激烈。油价一旦上涨,企业将来往哪走?所以必须要打造技术高端品牌形象,努力围绕中高端技术服务提升我们的产品。”杜广义对这个困惑给出了中原石油工程的答案。
为此,今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在全国成立了20余支高端服务队,在公司产值规模效益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总量得到优化。“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但我们必须要走这条路。”杜广义很笃定。
凭借过硬的技术特色,中原石油工程今年1-9月,通过外部市场帮助公司在内部市场同期降低91.6%的情形下,依旧达到利润持平状态。
作为中石化旗下最大的石油工程服务公司,胜利石油工程也在同样的路径上进行着探索,并对高端创客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钻井、录井、测井……石油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技术提升,都需要创客们的创新能力。
在当前低油价的形势下,胜利石油工程将原有的210支钻井队压缩了47支,清退临时用工2000多人,并正在逐步努力将以施工队伍等劳务输出为主的粗放型经营转向提供技术服务的经营模式。“我们要由低端向高端业务转型”,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韩来聚说。
创客们如何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身?
“对胜利石油工程而言,必须用技术作为支撑,从核心技术研发这一源头做起,做到研发服务一体化。”韩来聚说。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理念,胜利石油工程特别成立了IPM项目部门。他解释,一体化服务(IPM,Integrate Program Management)就是从油藏、工程到完井投产的一体化服务,是一种技术营运方式的创新。也就是怎样把技术综合集成应用,为油田提供“一篮子”解决方案。
这一最早由斯伦贝谢提出来的运作模式,现在开始被很多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学习和应用。
韩来聚为记者举例,目前该项目部门主要做的项目有中海油渤中251项目,涉及合同额达到1.2亿元。在该项目中,中海油需要这一领域的专业团队,胜利石油工程则在低渗透勘探开发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我们能在这一块有所突破,就能赢得一大块市场。”韩来聚充满信心地说。
利用一体化优势,胜利石油工程与油公司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此前,胜利石油工程与延长石油合作,勘探开发位于陕西皇陵地区的区块。该区块山林茂密,多为原始森林。若按一个井场只布1-2口井的原布井计划,不仅会对该地区植被有较大破坏,还要因此多付修山路的成本。但通过一体化设计,胜利石油工程将定向井改为水平井,并在每个井场布6-7口井,不仅提高开发效果,也降低了开发成本。
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唯一在石油装备方面的专业公司,石油机械公司今年的业绩遭受重创,收入降幅与同期相比达到36%。由于油公司投入缩减,该公司新订单需求量明显减少。严峻的形势让石油机械公司的创客的研发受到一定影响。
但在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谢永金看来,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我们发现,过去我们只专注研究普遍性技术问题,但在油田的实际工作中其实存在着很多特殊情况,而我们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却非常不够。”谢永金说。
这一发现,让创客们嗅到了市场的商机。针对这些在勘探开发中的特殊问题,石油机械公司计划以问题为导向,为油公司量身打造更多不同的、个性化的独特产品。“低油价下,其实并不是没有事可做,可以开拓的细分市场还有很多。”谢永金补充说。
跟着未来勘探开发方向走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十三五”科技发展行动计划(草案)》显示,到“十三五”末,公司科技投入比例将从目前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1%逐渐提高到3%左右。同时,改进科技投入结构,加大核心技术关键方面的投资力度,适当增加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部门的比重,鼓励地区公司和专业公司扩大科技投入。
这一规划的提出无疑为创客们的研发劲头和可施展的领域有所加码。
中国石化总地质师马永生在前述中石化工程技术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中石化的勘探发展方向在石油方面的重大突破工程为塔里木盆地塔河深层及顺北、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准格尔盆地新区带、东部富油凹陷“三新”领域,在天然气方面为四川盆地海相新层系、塔中北坡和琼东南。
“十三五”期间,中石化油气勘探发展方向集中在隐蔽及复杂断块领域、碳酸岩盐岩领域、大面积致密岩性领域、火前构造带领域、火成岩领域、海域和非常规资源。
海洋石油的开采需要更多创客研发出专业化的配套工程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国内石油工程创新技术的突破指明了方向。马永生也表示,随着勘探深度下延、目标变小、品位下降、特殊油气藏等因素影响,油气勘探对理论认识、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石油工业正由常规油气藏向非常规资源、由陆地向海洋、由普通工况向特殊工况发展,油服公司需要顺应这种潮流,必须在非常规、海洋工程、高温高压高酸性超深油气藏等石油工程方面做出成就来,否则就会被淘汰。”薛承瑾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上述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透露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即在老油田稳产挖潜、深层油气开发、非常规油气开发、海洋深水油气安全有效开发和油气集输储运几大方面。
“我不太在意‘寒冬不寒冬’,越‘寒冬’井下作业方面的需求就越多。”薛承瑾充满自信地说。他认为,如果没有石油工程技术的进步,就没有老油田的稳产增产。
老油田的稳产增产为创客们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天地。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越是老油田越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技术集成创新是老油田达到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技术集成创新,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薛承瑾补充。
他认为,首先要实施低成本战略。
如何实施低成本?
“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只有最实用的技术。”薛承瑾回答,“比如井里有砂,砂层把油层覆盖了,冲砂有很多方法,哪种办法最高效、最省钱?这需要油服公司和油公司一起设计,要在技术和经济上找到最佳交叉点。”
其次是科学管理。在薛承瑾看来,科学管理本身就是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就要加强油公司与油服公司的协调管理,使双方的资源得到共同的优化 。
在海外淘金
今年1-9月,依靠沙特等海外市场,排除汇率因素,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利润基本处于持平状态。
“现在沙特都在降低投资,就是探井、气井不降,而中原石油工程可以承担探井、气井的工作。这就是高端品牌。”杜广义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
目前,在国内市场基本饱和、格局已定的形势下,为突破资源局限性和现有市场格局,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正实施国际化战略,为进一步打造石化油服的国际一流形象稳步前行。
中石化石油机械公司的创客们正是看准了这一利好契机,对企业的海外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规划。
“过去我们‘走出去’的步伐还不是很大,今后要利用中国石化这个品牌在国际上已经形成的布局,主动去推销我们的产品,用产品技术在国内外形成自己的品牌。”谢永金向记者透露,石油机械公司将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制造基地,实现自主研发产品均在当地制造,提高当地的产品应用性。
薛承瑾认为,实施海外战略时首先要做好国际市场的布局和规划。“优化国际市场的资源,在体现竞争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如何根据各地区及专业公司特色而各有侧重的发展的问题,只有真正实现内部专业化资源的优化,才能有序稳健地走向国际。”
其次,要利用低油价“倒闭潮”的契机,寻找商机与国外有特长的公司形成真正的、实体的合作,而不仅仅是战略合作,甚至可以买进买断一些市场做一体化服务。“我们在国外市场的利润率和国际先进公司有不小差距,一体化程度不够是原因之一。另外,企业不能贸然进入某个国家或地区,必须做足功课才能做事。”薛承瑾说。
如何了解当地情况?薛承建议,一方面企业多少需要交一些“学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合作来学习。同时,可以买断一些小公司的技术。这其实也是买断市场和管理经验,加快企业走出去“淘金”步伐的捷径。
最后,企业要苦练内功。“现在走出去最大的难题是人力资源不足,既懂技术、业务又懂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如何培养人、留住人,用体制机制的完善来培养、留住人才是企业在“走出去”时需要面对的较大问题。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李泰豫提供
责任编辑:赵雪
znzhaoxue@163.com
链接
石化油服发布六大集成配套技术
10月,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发布了近年来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六大集成配套技术,体现了石化油服较强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这六大集成配套技术分别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高酸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工程、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滩浅海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和煤层气开发工程配套技术。
其中,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包括钻井工程、测录井、压裂试气等,支撑了中国5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能建设。
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为塔河油田和川东北等超深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强力支撑。
针对普光、元坝等特大型超深高酸性气藏特点,高酸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工程形成了以安全优快钻井技术为核心的高酸性气藏钻井等四大系列技术,120亿立方米高酸性气田成功投产。在该项集成配套技术中,“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元坝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高效勘探及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滩浅海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基于0-50米水深的海洋工程勘测与装备就位技术以及以密集丛式井和大位移井位代表的滩浅海井筒工程技术,形成了陆岸滩海开发、人工岛海油陆采和浅海平台开发三种模式,胜利油田年产油气达到300万吨。
面对延川南、和顺、织金等煤层气区域的复杂地质和地表条件,持续发展煤层气开发工程配套技术,石化油服形成煤层气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并因此助力中石化首个煤层气田——延川南煤层气田建成,产能达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