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
2015-04-21计紫藤张亨明
计紫藤 张亨明
摘 要: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既可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可实现长三角周边省份的加速崛起。文章在阐述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之后,着重分析了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具体模式,即以优势互补、区域共赢为前提,以产业转移、产业合作为主线和以提高新兴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 合肥经济圈 区域分工合作 模式 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1-189-02
一、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长三角地区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圈,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区域已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受到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限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加快,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对周边资源丰富、低成本地区的依赖性愈来愈明显。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首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角度出发,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一方面可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可实现长三角周边省份的加速崛起。
为了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培育安徽的核心增长极,2006年,安徽省明确提出打造省会经济圈。2008年5月,安徽省政府颁布《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开始建设省会经济圈。2009年11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并明确其范围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等周边地区,而其区域层面的功能被定位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长三角西向发展的门户。2013年底,滁州市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目前,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总面积4.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4.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3.5%和32%。
2009年,合肥经济圈五市GDP总量为3807亿元,占全省比重37.9%;2010年,五市GDP总量达到4741.2亿元,占全省比重38.7%,2011年,因巢湖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圈区域范围有所缩小,但GDP总量也达到5497.1亿元,2013年,合肥经济圈实现GDP7798.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0.96%。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合肥经济圈在基础设施对接、旅游合作、合淮同城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力和竞争力与邻近的武汉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要素投入水平不高和产业定位调整不明晰等。当前正是长三角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区,合肥经济圈惟有通过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等方式来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逐步转换为竞争优势,才有可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模式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但对于“如何参与”,学术界仍有诸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要素条件最关键,有的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才是核心问题,本文综合多方观点,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合肥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模式。
1.以优势互补、区域共赢为前提。区域分工合作起源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利益机制,各区域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经济结构之间的互补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区域合作是否能成功建立。合肥经济圈南临长江,北跨宁西铁路,是长三角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两条“动脉”通道上的重要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是长三角地区的直接辐射区。除了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外,合肥经济圈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相当明显,其煤炭、矿石存储量及耕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基地;此外,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且成本仅相当于沿海的40%-60%,“十二五”期间高校、中职毕业人数达100万人。总之,相对于长三角地区,合肥经济圈劳动力成本便宜,土地资源相对宽松,综合商务成本较低,具有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要素禀赋优势,而优势互补模式就是结合江浙沪的市场优势和合肥经济圈的资源优势,以江浙沪的经济带动能力促进合肥经济圈的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优势,在增强江浙沪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合肥经济圈的工业化进程。
2.以产业转移、产业合作为主线。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逐步减弱,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趋极限,需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合肥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相邻,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明显。
目前,长三角地区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即上海与江浙两省正进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并进一步带动江浙两省制造业结构升级,一批低效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通过沿海、沿江、沿路三条路径向外转移,作为近邻的合肥经济圈应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形成区域间垂直层面的产业关联,构建面向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煤化工等行业加强同长三角的合作。此外,在产业合作方面,还应充分发挥合肥经济圈区域内资源优势,推进跨区域的煤电投资联合和战略性重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面向长三角的能源供应基地。
3.以新兴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目标。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践看,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不仅包括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还包括较低的交易成本,与区域的产业配套能力,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才是推进地区产业整合、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考虑到区域发展的目标,合肥经济圈不能简单地全盘承接长三角地区所有转移产业,而应选择地进行承接,应致力于整合区域内部的优势资源,支持汽车、家电、钢铁、化工、煤电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创新发展。合肥经济圈要密切关注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环保节能、生物医药等重点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加强新兴产业的承接和培育,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积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的措施
1.打破区划限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都要以统一的市场体系为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合肥经济圈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内的综合交通网络及与长三角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上海及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对合肥经济圈的辐射功能,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障碍,应搭建合肥经济圈区域信息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各地区间的合作提供足够的信息保障,使经济要素在区域范围内能够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一体化,逐步形成开放并竞争有序的区域统一大市场。
2.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产业承接重点。合肥经济圈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密切关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立足自身特点,确定产业转移的承接重点,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例如,合肥作为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要抓住目前全球服务外包领域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服务外包发展环境,加快服务外包基地园区建设,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特别是全球服务外包百强企业。此外,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对产业转出地、转出产业进行详细分析。例如,目前上海产业转移目的地主要是长三角内部,即江浙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较少;江苏主要采取南北城市对口转移,而无锡在省内转移的过程中,省外转移同样较大;浙江转移出去的产业层次较低,向安徽的产业转移较多。针对以上产业转移特点,合肥经济圈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时,要重点突出,通过政府合作、招商推广和企业合作等,重点与杭州、温州、宁波、苏州、无锡等产业转移力度较大的城市进行对接。
3.加强配套能力,集群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是产业配套能力,而发展产业集群,特别是优势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的主要方式。合肥经济圈的汽车、家用电器、轻纺等产业已经具备较好基础,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产业自身也有延伸加工产业链条的内在需要,要有针对性地承接缺失环节的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此外,要转变招商方式,由单个招商向集体招商转变。充分发挥合肥经济圈的整体区域优势,同时承接龙头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再根据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优势,在合肥经济圈内部进行配套产业的合理布局。
4.鼓励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域竞争力。合肥经济圈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对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信息等的承接,加速区域科技创新。合肥经济圈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自主研发和打造自主品牌,通过采取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同时可发挥合肥经济圈的科教优势,加大科技合作,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合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佳弋.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经验及启示——基于泛长三角区域的角度[J].区域经济,2011(6):18-20
[2] 吴妍妍.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兼论安徽江淮城市群[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4):23-25
[3] 吴琦.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5-37
[4] 孙艳,张世忠.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1):45-48
[5] 致公党中央调查组.关于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研究[R].2009
[6] 邢小军,孙利娟,周德群.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产业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10(6):56-59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00)
(责编: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