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2015-04-21李锦波刘紫珊车良革
李锦波 刘紫珊 车良革
摘 要:基于GIS技术、计量地理学和空间自相关理论,构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其经济综合指数,经极差标准化后,计算广西县域经济的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分析研究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存在较大的波动,县域经济差异整体呈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关联弱,但区域正相关集聚呈增强趋势。(2)在广西时空格局演变中,存在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频繁和县域经济热点区域呈现点状向组团带状分布趋势演变。(3)对广西“两区一带”划分为经济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落后4种类型分布区后,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变异系数、空间相关系数计算结果相符。
关键词:县域经济差异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广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1-177-03
前言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单位,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点,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1}。区域经济差异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现象{2}。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区域划分的区域经济,所以常用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水平的定量化指标很多,综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其测量指标可分为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两大类。绝对差异指标如极差、极比和变差指数等,相对差异指标如基尼(Gini)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由于极差、极比指数仅从极端角度对整个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差距测度,难以体现区域经济内部的具体差异状况,本文采用变异系数进行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广西过去的县域经济研究,多以政策、对策研究等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少且多以广西个别年份{3}或单一县市多个年份进行研究,缺乏长时间序列上的对比研究和广西全县域研究,现有定量研究多以纯经济学上的数学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性缺乏探讨,难以揭示广西县域经济多年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近年来,随着广西“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尤其是随着广西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的大背景下,研究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定量评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并研究其在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对指导广西区域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缩小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由于赋权重法所构建的综合指标测度存在主观成分,且难以表征因素权重不同年份变化量,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估算县域各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变异系数(Cv)是一个与地理位置无关的值,仅反映数据间的相对离散程度;ESDA(Exploratory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位置有关,能表征数据在空间上的集中与分散程度。通过县域经济综合指数计算广西县域经济的变异系数得到时序分布特征;运用ESDA研究广西县域经济空间的异质性和相互作用,结果如图1。
1.综合指标体系。考虑到人均GDP单一指标难以表征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区域性,这里采用多指标体系综合测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可获取性、地域性及可比性等原则,参照已有研究{4}~{7},进行综合比较取舍,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增长4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运用SPSS软件计算因子得分(注:因子分析计算方法,运用主成分法估算因子载荷矩阵,应用方差最大化旋转输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用回归法计算主因子得分,再对各主因子得分求和得到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根据22个指标间的(9年数据的KMO均在0.65以上,相关性较高,适合因子分析)特征值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计算主因子权重及得分,用加权求和方法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2.变异系数。运用变异系数测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量规模的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趋势,可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受时间、地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较县域经济不同水平数据的离散程度具有很强可比性。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c■=■×100%=■■ (1)
式中Cv为变异系数,S为样本标准差,n为研究样本个数,xi为i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经极差标准化后);■为各地经济综合指数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变异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3.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是检验具有空间位置的某要素观测值与其相邻空间点上的观测值是否显著相关联的常用指标{8}。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化探究空间集聚与空间异常,解释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ESDA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GMI系数表示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强度,LMI探究相关关系的空间模式。
全局空间自相关(GMI){8}:研究全局特征和宏观性质有相对优势。本文采用常用的Moran's I指数来度量空间自相关,公式为:
I=■=■ (2)
式中:I为Moran指数,s2=■■(xi-■);■=■■x■,n为研究样本个数;xi和xj分别是区域i和j的观测值(不同县域地区的经济综合指数);S是标准化要素,其值等于权重矩阵要素和;Wij是空间权重矩阵(N×N),通过空间数据的拓扑属性(邻接性)和空间距离来定义,本文以空间相邻性为基础的二进制连续矩阵来定义Wij(区域i和区域j相邻为1;不相邻为0)。Wij计算方法参考石晨曦等{9}研究成果。
Moran'sI取值范围为(-1,1),当I>0,表示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在空间上集聚;反之则表示区域与周边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差异显著;仅当I为0时,表示观测值相互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LMI){8}:反映局部特征的指标,分析每个单元的空间自相关性质。指标主要有局部相关(LISA)、G统计和Moran散点图等,公式为:
Ii=■■wij(xj-■) (3)
式中S■-■■(xj-■);■=■■xi。Ii>0表示该区域单元周围相似值(高值或低值)的空间集聚,Ii<0则表示非相似值的空间集聚。高的局部Moran's I值在Moran地图上表现为“热点”,即通常指标变量的相似性集群在一起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将Moran散点图与LISA显著性水平相结合,获得“Moran显著性水平图”,能表示出不同象限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及LISA非常显著地区。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广西14个地级市的区、县级市、县(以下统称县域)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参照《2012年广西统计年鉴——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中的91个县域单位,并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性,选取其中87个县域单位进行研究,良庆区、邕宁区、福绵区和平桂区4县域因数据不全未作参评。由于2003年广西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以2004—2012年作为连续时间序列,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差异随时间演变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所用原数据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04—2012年)》。政区图运用Mapgis软件矢量化获得。
二、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纵向演化特征研究
由图1,CV及Moran's I值曲线表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但呈缩小趋势,同时相同发展水平县域呈现出较高的集聚状态。广西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2004—2012年纵向发展中存在波动,不同年份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广西经济CV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均在40%以上,但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但在整体上呈缩小趋势。Moran's I指数在出现负值后整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度在逐年提高,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趋于相邻,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趋于经济水平低的县域。Moran's I值随着时间波动变化且整体呈上升的趋势,△I2004-2012=0.1110,约为2004Moran's I值的7倍,由此可见广西县域经济集聚力显著增强,有较大的上升趋势。
(一)总体经济差异发展特征分析
由变异系数来看,广西县域经济差异整体呈下降趋势。2004—2012年间,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存在波动,2004-2006年间逐年下降,2006年比2004年变异系数下降了8.29%;2007年经济差异迅速扩大,不同县域经济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达到最高值后逐步呈下降趋势,经济差异逐步降低到0.5以下的较低水平,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
通过Moran's I可以看出,广西不同县域经济关联度整体较弱,2004—2011年间指数位于(-0.1,0.1)间,不同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县域经济体间各自为政,经济发展关联度弱,区域整体竞争水平不强。2003年广西行政区调整后,县域经济Moran's I曾一度出现较大的区域正相关,Moran's I从2004年的0.0140上升到2005年的0.0929,增长量是2004年的5.64倍;2006年到2009年Moran's I呈较小的负相关,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县域综合发展指数高值与低值在相邻空间集聚,区域县域经济不均衡发展进一步凸显;在“两区一带”等区域经济政策出台后,县域经济不均衡有所缩小,与CV同期整体呈缩小趋势相吻合,Moran's I在2010年后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并且在2012年末达到0.1250的最高水平,是2004年Moran's I值的8.93倍,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明显增强。综合两指数可见广西县域经济差异整体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县域经济正相关弱但关联度呈增强趋势。
(二)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
1.广西县域经济很有活力,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频繁。以Moran散点图与LISA显著性水平相结合进一步探求县域经济空间特征,通过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各截面的Moran显著性水平(通过P=0.05检验),图中空白为局部空间相关不显著区域。由图2,广西综合经济发展水平LISA显著性水平图呈点状到面状分布,显著H-H和L-L,显著H-L及L-H区域均出现明显不连续。
在2004-2012年中,成为热点显著H-H区域9年总共29个县域,广西县域经济综合水平不稳定,无连续多年成为显著的H-H区域的县域,同一县域出现2次为显著H-H区域的仅4个,占29个热点县域的13.8%,由此可见广西高发展的集聚区域非常不稳定;成为热点显著L-L区域9年总共20个县域,同一县域出现3次以上为显著L-L区域的为2个,占20个县域的10%,同一县域出现2次以上为显著L-L区域的为4个,占20个县域的20%,可见,广西发展落后的集聚区域也非常不稳定,这说明广西县域经济很有活力,未出现缺乏发展活力的长期落后区域,广西县域经济间此消彼长,从而造成了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频繁。
2.广西县域经济热点区域呈现点状向组团片状分布。显著H-H和显著L-L区域主要成在北部湾县域、桂西资源富集区县域和西江经济带中桂北的工业、旅游业大县三大区域分布。而在三大区域内部,经济热点区域呈现出依然极不稳定的特点。在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2012年防城区、宁明县是显著H-H区域,2008年、2011年合浦县是显著L-L区域,呈点状分布;在桂西资源富集区,2004年隆林县、西林县、田林县和凤山县为显著L-L区域,到2012年金城江区、宜州市、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天峨、南丹和环江县9个县域成为了片状分布的显著L-L区域。而在西江经济带的桂北地区,显著H-H热点区域较为明显、较为稳定,并呈组团扩大发展趋势。
3.广西“两区一带”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格局演化。对2004、2008、2012年,按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值(经极差标准化后)平均值的0.5、1.0、1.5倍将87个单元分为经济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落后4种类型。
对2004、2008、2012年的广西“两区一带”经济空间结构(图3)有以下两大特征:(1)发达、次发达县域从点状向组团带状分布发展。广西发达次发达县域由东北,右江河谷,南部沿海三组团,向左右江河谷、南柳铁路和南部条带状发展。(2)发达和落后类型县域由少到多再到少发展,两级分化有所下降,与变异系数计算结果相符。2004年发达类型县域15个,次发达县域23个,落后类型县域17个;2008年发达类型县域发展到9个,次发达县域上升为31个,落后类型县域发展到快速下降为8个,县域经济两极分化有所缩小;到2012年发达类型县域为11个,次发达县域36个,落后类型县域为10个,县域经济两级分化有所下降,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相同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在相邻区域间集聚,与同期所计算的变异系数有所下降及空间相关指数呈上升趋势基本相符。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计算广西县域经济的变异系数和全局自相关系数,得到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广西县域经济差异结果分析,结论如下:(1)广西县域经济差异存在较大的波动,整体呈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关联弱,但区域正相关集聚呈增强趋势。(2)在广西时空格局演变中,存在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频繁和县域经济热点区域呈现点状向组团带状分布趋势演变。(3)对广西“两区一带”划分为经济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落后4种类型分布区后,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变异系数、空间相关系数计算结果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受行政区域变更的影响时间尺度选择依然偏短,结果仅反映了2004-2012年间广西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长时间序列研究将更有利于把握广西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方向和规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指数的时空格局的驱动因子和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1}王昱,肖红姗.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动态收敛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02),41~43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姜雄飞,吴玉鸣.广西县域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03.
{4}熊薇,徐逸伦,王迎英.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2):224~230
{5}周杜辉,李同昇,哈斯巴根等.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11,24(1):205~214
{6}庞国锦,孟杰,马如兰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J].甘肃科技,2010,26(22):40~43
{7}肖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论证[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6(22):113~116
{8}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148.
{9}石晨曦,杨小熊,车良革.广西县域人均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01):65~68.
{10}吴浪.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讨——基于产业结构角度[J].2009,18.
{11}罗庆,李小建,杨慧敏.中国县域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研究:1990年—2010年[J].经济经纬,2014.
{12}周扬,李宁,吴文祥等,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401
(作者简介:1.李锦波,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经济贸易局,工作人员,本科;2.刘紫珊,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本科;3.车良革,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与规划,通讯作者:车良革)(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