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辨课堂 引领幸福生活
2015-04-21胡英
胡英
摘要:本文提出“辨伪存真,公平正义,明确思辨课堂追求的目标;科学分析,优化整合,提高教学内容的思辨价值;中庸之道,关系和谐,创设开放自由的思辨过程;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完善思辨课堂的教学评价”,旨在还给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辨课堂;过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23-2
人生如四季,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一生中播种思想和品德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然而矛盾之处就是教师觉得传授的很精彩到位,学生却觉得与自身成长关系不大。如何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实现思想品德课堂回归德育本质,切实助力学生的生活?构建思辨课堂应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和实践。
一、辨伪存真,公平正义,明确思辨课堂追求的目标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其育人目的?首先要从教学目标谈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能力,(三)知识。只注重知识,培养的只是考分至上、充满功利心的生活弱者,这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触及到学生心灵的教学是无效的,或者可以称为“伪教学”。思辨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将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是思想品德老师应有的责任担当。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对生活的外在事物不断认识、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同时,课堂学习本身也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给学生怎样的生活事物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学生的生活是相对简单的,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往往也是简单片面的,但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元的,构建思辨课堂,选择尊重生活本真面目的教学素材,创设一个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又充满思维深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表达出在某一问题认识和理解上的种种疑惑与矛盾,学生之间“个性观点间交锋与碰撞”[1]才能解决这些疑惑与矛盾,才能缩短想像与真相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达到“真学会”的目标。
例如,在《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课中,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给白血病的孩子捐款、搀扶800M比赛的运动员、帮助生病的同学补课,也包括一群学生围观残疾乞丐、嘲笑车胎破掉的同学等,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讲述的都是学生自己的故事,拉近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我设置了三个小问题:你帮助他人时心里是怎样想的?产生过帮与不帮的矛盾心理后,为什么你最终还是选择了给予帮助?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思辨课堂上,学生通过个体反思和小组讨论,对真实的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比如,有的同学就提出捐款并非自愿,残疾乞丐有可能是欺骗等等,这些真实问题就是思辨的宝贵资源,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可感知的真实的思辨内容,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释放,真正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这就是合理的充满正义的思想品德课。
二、科学分析,优化整合,提高教学内容的思辨价值
思辨课堂需要值得思辨的主题,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是思辨的基础,教材是思辨重要的依据。生活中的事物、教材中的知识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板块意识,单元意识,“在不违背原先的价值取向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政要求,拥有对专家所编教材重新加工、再次开发的权利”[2],做到审慎思辨,优化整合,既要从微观上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学资源,又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成长不烦恼》这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里矛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懂得青春期就是在心理矛盾和困惑中逐渐成熟起来,学会快乐健康地成长。书中的三个标题是“个子与面子”、“冲动与自制”和“敞开心扉、学会沟通”,分为两个课时,但学生的烦恼远不止这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正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以及人际交往中产生的烦恼,教师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列表如下:
青春期的烦恼个子与面子……冲动与自制……交往中的烦恼
克服烦恼的对策
构建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感知三种不同的烦恼,理性地克服烦恼、悦纳自己。
思辨课堂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以教材知识为载体,学生的生活、内心的疑惑、社会的热点、国家大政方针,都可以优化整合在思辨课堂中。“个子小但适合说唱跳演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容貌一般却充满了喜感”,“浓缩的都是精华”,潘长江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触动了许多同学的心灵。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以升华、态度价值观更加明确,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三、中庸之道,关系和谐,创设开放自由的思辨过程
首先,学习作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真理的发现者、探究者,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教师传授灌输的结果,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的结果。思辨课堂就是要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鼓励人人参与合作探究,通过肯定学生个体的思维,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解决成长中的困扰,增强自信和热情。
其次,社会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和谐共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辨,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社会,才能够克服极端的思维方式,当孩子从课堂走进现实社会的时候才不会显得无所适从,这样才能更好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再次,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明朗,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可以拓展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理解。教师并不作为思想和品德的权威存在于思辨课堂中,教师是一个引路人,所以不去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辨探究,明确错误背后的本质,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觉认可,提高说服力。
在思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教师怀着至诚至善的心,创设开放自由的思辨环境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倾听学生的心声;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机会公平地参与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解决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中庸之道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完善思辨课堂的教学评价
一堂好课始于学生心动。在禅师大慧和弟子道谦的故事中有一句话,“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饱你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意思是道在于心,始于自觉自愿。借鉴到思辨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就是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都是外在的,课堂教学的成功始于学生的心动,即学生对思辨的内容保持着持续的兴趣,深刻认识到解决好思辨问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心动了,才会将外在的知识等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3]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反之,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的心不动,就是一堂失败的思想品德课。
一堂好课成于学生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还要“怀有一颗博爱之心”[4]多细心观察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思辨和探究的行动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变化发展,学生能够积极行动,就是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当然,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学生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更能作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比如在认知了“维护公共秩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以后,学生过马路时不再闯红灯、公交车上不再打闹,这些行为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就是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最好的评价。
思辨课堂还给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行进在课程改革的路上,思辨课堂仍需不断完善,以实现教和学的统一,为引领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伟著.构建思辨课堂 领略思维光芒.中小学德育,2012(09).
[2]刘德润.思想品德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
[3]张春.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01).
[4]叶霜.高中政治课堂合作探究策略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