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意识培养:阅读理解评讲课的实践探索
2015-04-21毕胜
毕胜
摘 要:为了摆脱教师“一言堂”的窠臼,提高阅读理解评讲效果,本文在此简要叙述阅读理解评讲的实践过程,探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题型意识,追求深度阅读,形成阅读策略,生成阅读技能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题型意识;阅读理解;评讲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48-2
一、教学背景
目前高中阅读教学低认知活较多,阅读理解的训练与评讲始终停留在知识纠错层面,似乎难觅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热衷于“一言堂”,即教师点出错题、查找能够支撑正确答案的文本内容、译解原文、辨析选项真伪;归类错题,却不能深究原委,难以由点及面地解决问题。阅读理解评讲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味地聆听、接受,缺失主动思考,简单的教学遏制学生阅读能力提升[1]。在此,笔者借助一节典型的市级示范课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改变评讲方式,培养阅读理解题型意识。
二、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评讲周练的4篇阅读理解,试卷已经批阅,错题已经归类和分析。
2.学情分析:高三理化普通班学生,英语水平中等,学生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题,但出错率依然很高,尤其信息推理题屡教不改,学生缺少题型意识。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题型意识,生成解题方法;重点是信息推理题解题技能培养;难点是如何促进学生产生题型意识,生成解题技能。
4.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
利用PPT展示教学目标:Recognize the form and feature of four types of test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Master the way to dealing with the different type testing by summarizing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our weekly exercise.
T: Can you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wo sentences and know how to do?
Ss: Yes. But what are the four types of the testing?
T: Good. Please guess, according to rec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especially this weekly exercise. Of course, you can exchange opinion each other.
Ss: ... (学生思考并小声交流)
Sa: About main idea, details,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a new words and...
Sb: About conclusion.
T: Welldone! (利用PPT展示:Task types(阅读理解题型): 主旨大意;信息理解;词义猜测;信息推理。)
[设计说明]通过示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并通过对学习目标的讨论,强化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讨论的过程顺利导入阅读理解题型知识的自主回顾与总结,在启发中明确阅读理解主要的四种题型。
[教学片段2]
T: What should we focus on while reading?
Sa: Main idea.
T: OK.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or of the whole passage.
Sb: Key points.
T: Right. Key points. That is key information.
T: Oh, how can we classify the information we find in the passage while reading?
Sc: Important information.
T: Good. Effective information.
Sd: Not important information.
T: Unimportant information.
……
[设计说明]主旨大意题是较难的一种阅读理解题,不仅需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阅读策略等非语言性知识,但经过抽丝剥茧式的引导与探讨,可以促进学生明了主旨大意题正确选项的内涵与外延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忠于原文。有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有关“主旨大意”题的知识,理解其内涵,明白其特色,把握解题方法,结合周练的相关习题加深理解与运用,形成该题型的理解策略,生成解题技能,提高理解的准确度。
[教学片段3]
T: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 test in our reading comprehension?
Ss: About conclusion.
T: OK. Now, please, go through our weekly exercise, even recent ones. Then, Please think over, discuss and communicate each other in your group. Next present what you find out?
Ss: ...
在师生探讨中,利用PPT次递出示以下内容:以文本内容为原点,事实为依据,合理的主观推测。A.注意如下几种干扰选项:事实选项(并非推理)、 非事实选项(干扰性的选项——偷换概念、主观臆断、无中生有)B. 合适选项(概括性或者哲理性),然后对照总结、自主订正周练中出错的信息推理题并提出注意点。
[设计说明]信息推理题主观性强,不易把握,该题型集中体现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体裁都可以出信息推理题,信息推理题是出题者的钟爱,却是考生的障碍,评讲的难点,教学的重点,学生有待提高的关键点,这个环节要做到温故知新,低起点,小坡度,高要求,一方面给予学生一个自主整理与回顾的机会,在老师引导与帮助下,有效梳理出信息推理题的形式、特点与解题办法。
三、实践探索
1.培养阅读理解题型意识。
本节课从目标导入到课外作业布置,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题型意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结合以往所学,对信息理解题、信息推理题、猜测词义题、主旨大意题有了新认识与概括总结,并分析了不同题型的特色及针对性的解题方法,利于学生准确理解题干、解读文本、发挥出应有的阅读理解水平。最难的信息推理题,出题灵活,主观性强,不易把握,为了突破难点,达到目的,教学前精心备课,深度研究,细化信息推理题为10个方面的推理:①表达目的性推测,②表达观点性推测,③表达态度性推测,④表达原委的推测,⑤表达抉择性推测,⑥表达方式性推测,⑦表达文本体裁性推测,⑧表达行文逻辑性推测,⑨表达词、句及概念性推测,⑩表达要求性推理。
2.生成深层理解能力。
本节课突出题型意识培养,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技能生成等教学活动与追求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标准》)所倡导的“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作为终结性评价的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信息推理及主旨大意题占比70%以上,而且有加大的趋势,阅读理解的训练纠缠于理解文章的单词和句型,回想文章大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顺序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比人物特性和因果关系等字面理解(understanding the lines)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根据字面意思推断出字里行间的隐含意思,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具体行为的原委或目的,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或事例的意义等推理性理解(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lines),根据自己的原则和观点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评价性理解(understanding beyond the lines),或对文章的写作技巧、思想水平等做出评价性的欣赏性理解(appreciative comprehension)等[2]才是阅读理解的追求。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是《标准》对阅读理解技能的八级要求之一。而阅读理解的技能是隐性的,教学效果无法及时量化和强化巩固,但本节课突出的题型是显性的,对信息推理题的意识建构过程,就是对深层阅读技能的培养过程。课后巩固作业是做能力训练阅读理解AB两篇当中的信息推理题,一方面检测学生对于信息推理题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巩固信息推理题解题技能,同时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促进深层阅读技能生成。
3.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兴趣、动机等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育部,2003),培养题型意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升阅读理解训练效果。本节课没有落入教师一言堂的窠臼,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频繁,welldone, excellent, wonderful, thank you...,等一些激励性语言或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的情趣。由于教学留白充分,学生能够有机会思考、理清阅读理解不同题型的含义、形式及解题策略,有效整理知识,深入理解题型,锻炼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结语
以培养阅读理解题型为教学目标的评讲是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摆脱一言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思维,生成技能,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但这只是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少一点低认识的阅读活动,多一些有深度的阅读活动,进得深层阅读及评价性的批判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D/2013/02/051)
[参考文献]
[1]莫晓颖.以生为本,提高高三英语阅读讲评课的实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
[2]梅水英.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