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015-04-20王成霞
王成霞
【摘 要】郭沫若老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 培养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的、创造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愿学、会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的缺点,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完善,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去说。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发挥主动性,鼓励自主、合作学习
1.让学生尽情去“想”。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如学《二泉映月》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播放阿炳在二泉拉琴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会提出阿炳通过琴声想诉说什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充分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维也纳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命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放开去“说”。通过学生的说,教师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4.让学生自由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的方式,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的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