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龙:打造游戏式管理平台

2015-04-20邓纯雅

中外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员游戏管理

邓纯雅

不仅产品是游戏,管理也要游戏化!

“没有人真的喜欢被管理,作为领导者,我们其实就是在做服务”。

唐兆希,网龙集团高级副总裁对《中外管理》说,之所以从10年前就开始进行组织和管理模式再造,就是因为企业必须迎接新时代的变革。

幸运的是,当时看来十分大胆的构建,不仅仅一步步实现,还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样板。

而其“创新三板斧”:悬赏与积分、工作清单,以及如今的全员纠错的“找bug”系统,现在都集成在类似企业内部微信的一个平台上——99游——也是如今网龙内部管理的核心要素。

游戏公司里的“游戏式管理平台”,关键就是让参与其中的人感到真正的快乐。

游戏平台的“创新三板斧”

在这样的“游戏式管理平台”上,会对所有创意工作进行全员悬赏,一旦被采纳,就会有积分奖励,特别大奖会有现金奖励,员工的积分积累到一定期限还可以拍卖出去换取奖励。而企业管理层在选用和晋升员工时,也会根据积分来找寻适合自己的人才。

至于工作清单,则是管理层在下派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具体写明白到底要获得怎样的成效,以及如何完成的大致方向和宗旨,这使得员工工作能够更加有的放矢。这三年才引入的所谓纠错系统,则是网龙企业文化的最大体现,即什么都可以变,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在这里没有人阻止你去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管理平台模式之上,组织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矩阵之上的“活”组织

在网龙人力资源副总裁熊立看来,网龙是互联网企业标准的矩阵式组织结构,职能部门和项目组相互交织,并行不悖,甚至由于之前一直身处高速变幻的游戏行业,项目组的地位有时候早已经超越了传统部门框架,连员工日常收入的80%都是由项目所得,只有20%是通过职能部门评定来获得的,而这20%也大部分是指基本常规事务和知识积累与沉淀。

换句话说,网龙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组织架构,更多的是项目决定架构。“这是游戏行业的特殊之处,我们将组织达到成灵活的有机体,是一种解决之道。”唐兆希表示,一款游戏从策划开发到最终上线往往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大型游戏可能会持续多年开发过程,每天都有很多细节要更新,几百人的项目组每天都有人员进进出出,这个时候所谓的组织架构可能每天都在改变。

所以,网龙的创始团队,看到了这个矛盾,特别是从业者本身比较年轻的特点,才会着力打造这样的游戏管理平台,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组织边界。

在唐兆希看来,在传统组织中,客服与策划其实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个部门,也许平常根本不需要沟通,但对于游戏企业而言却非常不同,因为这两个部门其实互相关联度很高,也很有可能会互相影响,那么如何从日常工作中真正打通各个部门的界限呢?

“我们使用的悬赏系统,也就是我们管理模式的核心,其实就是为了针对创新,打破部门界限,发动全员的力量,比如在游戏里很多细微的创意,不一定是策划部门的人都会想到的。”唐兆希认为,要在公司内部搭建一个开放平台,谁都可以提创意的点子,让企业内部的创新力量不断被激发,而通过悬赏和积分,也让管理者可以轻易发现企业中的可造之才,“关键还在于能够清晰记录每一个人真实的成长路径。”他说。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纠错系统”也就是他们内部俗称的“找bug”,严格来讲应该不是真正在找错误,而是让员工在试错中找到最佳答案。据熊立介绍,这其实更像是一种内部公平透明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个新员工加入都可以提,好的建议被采纳,并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记录,而这种模式也促使网龙内部可以更加极致地打磨自己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唐兆希而言,从10年前开始打造这个平台,最根本的诉求在于希望让其成为一个真正“活”的组织。

发动每一个人的领导力

在唐兆希看来,技术在迅速发展,市场在不断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升级,企业如果还遵循传统的权威领导模式,也就是由一个明星企业家或者一个所谓的权威管理层来决定一切方向,其实很可怕。

当然在网龙内部也有相应的“权威组织”——管理委员会,也有核心管理机构,还有专门进行跨部门沟通的行政委员会,但与传统企业不一样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创新速度和创新广度都大大超乎过往时代,这个时候,管理者要成为服务者,成为孵化创新力量的推动者,最需要的就是鼓励所有管理决策全员参与,不断互动共享,最终获得最优的执行结果。

而为了达到这个完美的境界,唐兆希认为,在企业内部,领导者应该尽力实现权力下放,让一线员工用于更大的创新空间,从而担负更大的使命与责任。有趣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当家能力,由于网龙已经是一个4000多人的大型游戏公司,对于诸如食堂餐饮、企业文化建设、员工业余活动等非经营环节,网龙都建立了相关员工委员会,由感兴趣的员工自己组织招标,从而为其他员工提供服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员工的领导力,让他们从身边细微的生活入手,看看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整个企业和组织的要求。

以食堂为例,刚开始由员工自行组织招标供应后,会欢迎其他员工来提意见,比如公司员工南方人居多,是不是考虑以麻辣菜系为主?为什么饭菜中肉类含量过高?为什么没有兼顾营养美味?几轮下来,食堂的服务在不断改善,参与食堂经营的员工则会对管理,特别是面对企业全员的内部管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样的,网龙内部还有很多员工工作以外的业余爱好小组,他们之间也许因为某项体育运动组合在一起,但通过举办各种比赛和活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认识,也彰显了某些员工深藏不露的各种能力,比如是喜欢参与做策划还是善于做推广,抑或是更加喜欢管理内务,这些都会成为企业发现员工潜能,并助其成长和提升的重要参考和推动力来源。

“其实管理最终的结果是,让每个人都拥有真正的管理能力,这是当今企业最需要关注的方向。”唐兆希总结说。网龙的实践,就是要打造一个完全智能自动自发的柔性组织。

责任编辑:朱丽

在这个案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网龙的纠错系统。虽然这只是其管理模式中很细节化的一个体现,但其实这代表了一家公司不断转型成功背后的奥秘,即组织已经真正变得更加透明公平和高效以及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诉求,我想这是许多时下的传统企业最缺乏的一种管理文化和管理能力,就是直面企业的问题和错误,直接让一线员工的决策得到执行,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去。

点评人: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系主任钟惠波

猜你喜欢

全员游戏管理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