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探讨
2015-04-20高辉
高辉
摘要:目的 关于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探讨。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84例初产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1%,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高达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明显减少。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减少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初产妇;产后抑郁;影响
产后抑郁顾名就是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这时期的孕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因妊娠分娩以及角色改变导致一系列生理社会因素的改变,极易导致产后抑郁情绪的出现。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笔者探讨了加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依据PPD的定义包含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PPD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PPD的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但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等症状在患抑郁症的产母也很常见。PPD的主动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和乏力,还可有便秘。在认知方面,PPD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在较严重的病例,还可有自尊心减低、失望感和自觉无用感。对这类病例,应询问其有无自杀的企图。
其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w发病,于产后4~6w症状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4例初产妇女,孕28w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排除既往个人精神病史或智力水平低下的孕妇,年龄l9~44岁,平均25岁;大学及以上13例,大专20例,高中或中专31例,初中14例,小学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贯穿于产前、产时和产后,产前包括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的介绍、心理、饮食、体位、妊娠晚期自我护理,如自数胎动、乳房护理、新生儿用物准备,对"见红"、"破膜"、"临产"的认识等。产时包括生理过程、饮食、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减轻宫缩痛的方法。产后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和心理调适、休息与睡眠、新生儿喂养、会阴切口护理及恶露的观察、新生儿预防接种、家庭成员的支持等。出院指导,包括合理营养、适当休息与活动、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心境、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等。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测定是否发生产后抑郁,以12分为界,低于12分为阴性,表示没有产后抑郁,否则为阳性,代表有产后抑郁。两组比较结果见表1。
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1%(3/42),而对照组有10例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高达23.8%(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明显减少。
3讨论
产后抑郁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85%~22.8%,在产前,我们要对产妇的健康情况和心理进行全面而正确地评估。让患者能够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和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发生,以使得患者的压力得到减轻,将患者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及时地消除。
按照各个产妇心理因素或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减少PPD的发生。
3.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妇心理卫生的咨询与指导、对不良个性、既往有PPD史或家族史、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高危孕妇进行监测和必要的干预。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的放松技术与助产人员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消极情绪。
3.2改善分娩环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闭式的产房,开展导乐式分娩,临产后有丈夫或其他亲人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
3.3重视产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视产妇心理保健。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实行母婴同室、鼓励指导母乳喂养,并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指导工作,辅导产妇家属共同做好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对以往有精神抑郁史、或出现有情绪忧郁的产妇要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防止产后忧郁症的发生。
3.4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应注意主动医疗服务,掌握孕产妇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咨询技巧,提高服务技能和质量。
在临床上,对产前产妇进行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及时地对孕产在围产期进行适当的保健;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让其心理压力得到有效地缓解。经过对患者进行产前护理干预,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情况明显减少,具有非常好的干预效果[1-5]。
文章结果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仅为4.8%,远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情绪的良好作用,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更多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秀静,王玉琼,陈静.爱丁堡后产抑郁量表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应用的效能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56(9):808.
[2]蒋凤菊,温秀兰,何晓玲,等.参与式健康教育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46.
[3]程素满,陈金峰,李志榕.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03:145-146.
[4]杨丽芬,黄燕文,钟巧诗,等.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21:124-125.
[5]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等.个性化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3:1-3.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