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插图的艺术表现研究
2015-04-20韩燕宁
韩燕宁
德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表现性的”。俄国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些外在标志表达出来。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把向他人传达自己的心情定义为表现。绘画更是表达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绘画,画家们传达了某种信息,表达了一些含义。每个插画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感觉,他们在为儿童读物绘制插图时,为了传达主题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及情绪,会利用各种表现手段,传递给读者讯息。
一、空间
在造型艺术中,空间作为艺术表现要素存在。一般来说,平面艺术空间的基本课题是如何在平面上假想地表现三度空间。插图是平面的艺术,视觉上会产生三度空间是因为利用光影的明暗变化、透视法或远近对比来造成视觉上的错觉。
置于画面底端的影像往往显得近,置于画面较高处的则往往显得远。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空间的构成,譬如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打手势之类的姿势,就可以把虚无的空间连接起来。画面构成的每一部分总是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向心或离心、向前或靠后的方向性和张力感,这种方向性和张力感是造成图像幻觉和形式感受的真正原因,也是空间转换的一种方式。
画面上的留白也是相当重要的表现技巧,如果图画占满版面,读者便被迫去注意所有图画的细节,能营造出混乱、困惑的气氛;反之,若有留白,读者的注意力便会自然地集中在所呈现的图画上,突显其特殊的重要性;若有巨大的留白,将暗示了孤独、空洞和距离感。
二、线条和笔触
克利(Paul Klee)曾说,绘画就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用笔的宽窄、疏密、繁简、曲直、枯润和运笔的疾徐、轻重、断续、快慢以及各种表现技巧造成笔触藏与露的动静变化等等,使线条和笔触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事物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而且可以独立地表现出画家的心智、情感和风格,以一种特殊的笔意参与画面构成。
我们观画的节奏通常是由各部分的线条和笔触控制的,如果有繁多的线条和笔触构成的画面区域,看的速度就会放慢,如果是越过由简练的线条和笔触构成的画面区域,速度就会相对加快。这种心理节奏的组织,完全可以被画家用来提高视觉的兴奋情趣。
绘画中的线条原来是用来表现物体的界限,但是具有特质的线条,更是有其功能性。下表列出了不同的线条所可能传达的讯息:
三、色彩
色彩的力量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人包括著名的画家和艺术批评家都说,在某些绘画中,人们感受最多的是色彩美。即使在没有具体图形的纸上有色彩,也可以使人从中得到视觉上的快感,并被称之为“美”。有人更认为,当喜欢的一种色彩在一幅画当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则将大大增加其对这幅画的喜爱程度。
色彩不仅可以影响读者对图画的兴趣,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一般认为:红色与黄色属于暖色系,可以令人兴奋;蓝色与绿色属于冷色系,可以令人沉稳或安静。而在不同的文化中,色彩有其特殊的传统意义。例如,在中国民族风俗上,黑色与白色表哀悼;而在西方文化中,黑色被看作庄重,白色被看成纯洁,常被用于婚礼、宴会等场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敏感度,是最早发育的后天能力之一。如果一件物体先以鲜艳的色彩和较大的面积闯入儿童的视野之中,他们就会对这个事物发生明显而持久的兴趣。
四、比例
西方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很早就形成了重视比例的传统。这种传统的理论之源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美是和谐与比例的观点。他们还探求出两个引导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及设计师的关于比例的成果:一是人体比例,二是黄金分割。
理想化的比例追求数学般的完整无疵之美,而绘画上的比例,不仅仅指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数量关系。绘画中构图和色彩的明暗度都带有比例的问题,都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反应;层次上的比例把最重要的表现得最大;歪曲的比例刻意夸大,以宣示或强化表现含意,往往创造出一种怪异的效果。
五、质感
质感是一系列外部可视的特征,如颜色、亮度、透明程度、光洁程度、湿润程度等等,可由绘画作品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以及技法塑造出来。插图会因质感的处理,而看起来厚重、轻飘飘或介于两者之间,也让画里的事物看起来似乎触手可及。
六、风格
风格是一个作品整体来看的效果总合,是插画师自觉的表现意识和个性追求,是插图之所以有别甚至独特的原因,是插画师对主题和呈现方式所做的不同选择。风格是多样化、多元化的:
具象写实的——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和真实世界完全相同,但此风格却比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更贴近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其特征是清楚且准确地表现人事物的轮廓,注意空间、比例、颜色、造型等合理性,给予观赏者真实感,仿佛身临其境。
印象主义的——注重以光和色来描写,强调阳光赋予物体的炫耀现象,而不去留意形态的描写,故画面上的形象、轮廓并不清晰,而显出朦胧的感觉。亦着重描写自然刹那间的现象,使一瞬间变为永恒。
表现主义的——完全异于印象派的微妙色调的描绘,而采用少数的强烈色彩对比效果,构图方面亦在紧密形式中追求单纯化。摒弃自然客观的再现性,而追求画家本身主观的表现性。
超现实主义的——超现实的画面,可视为以色或形,或以无意识自动作用,自由地表达人类的最高心意,由于它力图从幻想世界扩展到艺术世界,故在视觉上甚易引起观赏的共鸣。在儿童读物中,本来就有许多的故事是来自于梦境或幻想的超现实世界,不过一般而言,故事仍遵循着一定的逻辑进行,绘画图像的组合也符合逻辑,只不过加以拟人化或幻想化。
原始的、民俗的——儿童读物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世界各地,因此插画家常运用可以令人想起故事发源地的风格,来传达故事的特殊气氛,或者从少数民族中的文化中取材,来传达出直觉、感性、真挚、天真或野蛮的味道。
朴素的——是指非学院派的艺术家,以简单易识的轮廓或略带稚气的笔法而形成的绘画风格,多不注重透视法的运用,取材多偏向自己的生活背景或经验。
卡通式的——夸张、鲜艳、大而化之等是对卡通人物的第一印象,尤其在表现幽默、滑稽的角色时,夸张、概括和扭曲是卡通造型中的关键。是极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种风格类型。
儿童读物插图艺术中的表现因素决定插图的表现力,而表现因素也是体现审美特征的重要手段。多重的表现风格更是插图得以呈现不同面貌的途径。多种的表现形式,呈现了儿童读物插图的丰富多彩。同时,新技术的发展,给儿童读物插图带来更多表现形式上的选择和可能性。
(作者单位:辽宁好孩子画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