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与受众的相互关系
2015-04-20邱宇
邱宇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人物报道要实现其宣传、传播的特定价值观念,以达到影响、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首先必须使人物报道深入人心,能够为新闻采写的受众所全部理解和接受。因此,新闻记者必须站在受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受众所着想,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1.新闻报道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群众着想,充分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典型人物的期待和要求
从事新闻半个多世纪的老一辈新闻记者、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曾经说过:“必须要深入地了解群众,仅仅和群众谈几次话,或者表面上看似乎了解了一些情况……这不叫了解,仅叫做知道一点,而我们所要求的,却是更进一步地同人民群众在思想、生活、情绪等方面息息相关,打成一片。这也就是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实际意义,你才会感觉到人民群众中新闻来源的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新闻工作者的撰写和宣传才能正确而又深刻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期待和心愿。”因此,穆青同志非常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符合人民群众的立场和兴趣,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典型人物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即典型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人民性,以及人物品格、人物的才华、人物的功绩、人物精神等方面的人民性,因此,这类作品总是能够赢得受众的心理的。
穆青在当年对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的光辉事迹进行报道时,曾先后对稿件作过几次重大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在主题如何地更加适应群众需要上下功夫。初稿时,是按照人物工作日程记述人物的感人事迹,这一次被他自己给推翻了;第二次修改稿件时,他又突出强调人物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事迹,但这一次他自己仍不满意。后来又几次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在“三害”面前,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是干部的态度,他们迫切希望有切切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自己克服困难、战争困难的领导干部出现在面前。于是新的主题确立了,他又一次的进行修改。最后终于塑造出了“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他自己”的优秀的领导干部的新形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综观穆青同志的人物报道,它的主题都是在把握社会关注点、把握人民群众呼声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思考、比较鉴别而得出来的。
2.新闻报道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反映与时代特征和实际相符合的主流事物,以及不同时代的受众的不同的心理需求
新闻报道时代主流是新闻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充分报道反映社会时代的主流,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穆青同志曾经说过:“对于党和人民的新闻记者来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讴歌我们时代的英雄,还必须着眼于透过人物去反映我们英雄的时代……就是要充分反映时代精神。”
怎样报道时代的主流、反映时代精神呢?由于典型报道的思维方式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受众,也就有什么样的典型报道。时代变化和发展,会使受众的需求、心理和思想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新闻典型报道的思维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新闻报道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上进行典型材料的选取,这样能够表现出不同时代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曾经遭受了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加上国际上的压力,我们党、政府和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困难。穆青报道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反映的就是那个时代,一个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儿子,“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优秀党员干部新形象。到了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外一些腐朽的东西也随着侵入,一些干部甚至于一些党的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了,有的甚至于成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腐败分子,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穆青同志看到这些,他急在眼里,痛在心上。他重返兰考针对当时人民相信焦裕禄,盼望多涌现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时代呼声,再次写下了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为政清廉的焦裕禄成了党的好传统和好作风的化身,作者准确、及时地把握住了新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所在。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同时,受众的心理也当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典型报道的思维方式也要相应的跟着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的典型报道还是停留在原有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上的话,那就难免会离受众越来越远。而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适应受众心理,变说教为感化,变灌输为贴近,就需要从贴近群众生活的情感的地方落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读者、为人物想一想,典型人物才是可亲、可敬也是可学的,新闻报道才能够为受众所接受喜爱。当然,新闻报道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不是不加分析地要求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去满足每个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这也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实际上,受众也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而是有着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的群体。但人们在追求效率和实惠的同时,也都在呼唤道德的重建,呼唤公正、公平,呼唤美德,呼唤献身精神,呼唤廉政勤政,呼唤改革仍然是人们共同关注的主题。新闻报道的目的就在于吸引更为广泛的受众发生兴趣,使新闻报道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以达到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