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严肃戏剧的译介者
2015-04-20枣树
枣树
在中国观众对当代英美严肃戏剧的接触中,《求证》、《哥本哈根》、《怀疑》、《4.48精神崩溃》、《枕头人》、《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这些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当代英美一流剧作家所关注的题材、创新的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中国的演出都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和反响。而这些剧目的中文翻译全出自一人之手——胡开奇。
胡开奇走上戏剧翻译之路似乎顺理成章。1990年胡开奇离开上海戏剧学院来到美国纽约。之后,时任《戏剧艺术》的主编荣广润请他做一些西方戏剧的译介工作。这也促使其开始了译剧之路。那应该翻译什么呢?经过长期摸索和思考后,胡开奇把目光聚焦在了普利策、托尼、奥利弗这些英美戏剧奖项上。这个视角的确立首先是因为胡开奇的个人喜好和翻译风格。严肃的、思辨的、经典的剧作是其追求;其次是胡开奇对这些奖项的信任。这些奖项既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如普利策奖偏重文学性,托尼奖偏重舞台性,而奥利弗奖关注的是英国戏剧),同时也有着相对公平和健康的评选制度,因此是选剧的好指南;另外有一个重要原因会被忽略,就是获奖作品的剧本容易获得。据胡开奇介绍:在纽约40街7、8大道当中有一个戏剧书店。新剧本未必就立刻出版,但如果获奖作品一般都有出版,出版物有两种,一种是比较漂亮的精装本(大约十三四美元)、另一种是演员用的小薄本(大约五六美元)。而林肯中心三楼研究室可以比较方便地调看这些获奖作品的视频,这也有助了解。
2001年,胡开奇翻译了第一个完整剧本——美国剧作家大卫·奥本的《求证》。当时《求证》在百老汇口碑极佳。胡开奇先在戏剧书店买了《求证》的“小薄本”剧本,读了剧本后胡开奇去看了演出。他被该剧的数学题材和人性的难以捉摸所吸引,着手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胡开奇又去百老汇第二次看了《求证》的演出。胡开奇坦言看现场演出对他的翻译工作帮助很大,这有利于其建立剧本翻译中高度的舞台性。2001年5月,《求证》的中译本在《戏剧艺术》期刊上发表。2004年,该翻译本被香港导演毛俊辉搬上舞台。
而真正使胡开奇名声大噪的是他翻译的第二个剧本——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哥本哈根》。就其个人而言,《哥本哈根》是《求证》的一个自然延续,是从一群数学家到一群物理学家的故事,是从实证的困境到对“测不准”的探索。在西方,该剧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关注度,纽约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关于话剧《哥本哈根》的研究中心。它成为了一个现象,在物理学界、史学界、文学界都引起了争议。然而在胡开奇开始关注该剧时,它已经在百老汇结束了演出,他只能到林肯中心调出资料,看了演出录像,开始翻译。该剧的翻译倾注了他很大心血,胡开奇收集、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在上海完成最后译稿,并于2002年在《戏剧艺术》期刊上发表。《哥本哈根》的中译本先是在业内引起了关注,无论是它的哲理探讨还是叙述手法都令人兴奋。2002年底,国家话剧院的王晓鹰、梁国庆找到了他,这也是国内制作体第一次找到了作为翻译者的胡开奇。2003年该剧被国家话剧院搬上了中国话剧院舞台,轰动一时,之后多次在全国各地复排复演;2008年,台湾动见体剧团在台大鹿鸣堂上演了该剧;2010年,香港话剧团在香港话剧团黑盒剧场上演了该剧。而全国许多校园剧团也排演了该剧。就此,《哥本哈根》成为了21世纪以来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严肃戏剧之一。
2003年,胡开奇翻译了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的剧作《4.48精神崩溃》。翻译萨拉·凯恩剧作是有风险的,因为中国的普通观众也许一时无法接受这种充满暴力和性的“直面戏剧”。在胡开奇把这种“直面戏剧”译介给中国观众前,不少国内戏剧界的专业人士在欧洲、美国各地都观看过萨拉·凯恩的戏,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太多关注。然而,胡开奇认为对于英国戏剧,萨拉·凯恩是无法绕开的。在他看来,英国现当代戏剧大致有这样一个脉络: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品特和爱德华·邦德。由于品特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译介很多。相对而言,邦德的剧作翻译得较少,翻译过《拯救》的胡开奇正试图做进一步译介;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汤姆·斯托帕和迈克尔·弗雷恩。孙仲旭翻译过《乌托邦彼岸》,杨晋等人翻译过《罗森克兰茨和吉尔德斯特恩已死》、《戏谑》、《阿卡狄亚》。胡开奇翻译过弗雷恩的《哥本哈根》和《民主》;第三代的旗帜人物便是萨拉·凯恩。要了解英国现当代戏剧必须了解“直面戏剧浪潮”,要了解“直面戏剧浪潮”必须了解这位只活了28年,仅留下5部作品的女作家。继《4.48精神崩溃》后,胡开奇又相继翻译了《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200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了《萨拉·凯恩戏剧集》,收集了胡开奇这5个翻译本。2006年,熊源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排演了《4.48精神崩溃》。2009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级艺术硕士排演了《摧毁》。萨拉·凯恩剧作也渐渐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许多人好奇胡开奇是如何获得这么多剧作的翻译权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主动联系剧作家的经纪人。《求证》的翻译版权是其代表《戏剧艺术》期刊直接与大卫·奥本的经纪人联系的。《戏剧艺术》发剧本有译者稿费也有作者稿费,但种种原因使得国外作者稿费无法寄出,只能由杂志社暂时保留。一直到马丁·内勒接手大卫·奥本剧本的亚洲代理后,稿费再补发。即使稿费拖延很久且稿酬极其低廉,剧作家也十分高兴有人翻译出版他的剧作。因为剧本的出版权和演出权是分离的,国外当代剧作家的收益往往来自后者,而剧本翻译无疑提供了剧作在中国演出的机会。同时,中文版的成功演出也有利于胡开奇获得更多的翻译机会。在看了《4.48精神崩溃》的中文版演出后,萨拉·凯恩的哥哥(此时萨拉·凯恩已经过世)主动找到了胡开奇,建议其翻译余下的四部剧作。
包括哈罗德·品特等诸多英美剧作家的经纪人马丁·内勒曾这样评价胡开奇:“你有一种天赋,你翻译的东西就是让导演那么激动!”而长期和其合作的三辉图书编辑部对胡开奇的评价是:“译文准确、流畅,注重节奏感,本身是上佳的文学作品,适合阅读也适宜舞台。”胡开奇的译作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追求准确,不避俗词。如斯威夫特之言:风格就是把恰当的词放在恰当的位置上。“直面戏剧”中有大量的有关性和暴力的粗俗台词,为了能准确传达原剧作者风格,胡开奇没有选择一些“隐晦”、“文雅”之词,而是选用汉语中与其匹配的用语;另一个特点是一些词句会糅合进东方古典诗歌的风格。例如“填之于虚空,满足于无物”。这种句式看似半土半洋,但它能让中国演员较容易找到原作的情感、气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