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中奥秘谁真懂

2015-04-20瞿熙

上海戏剧 2014年8期
关键词:风雪

瞿熙

十六年前的《风雪渔樵》和十六年后的《风雪渔樵记》,这两出越剧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不过有人更钟情前者,有人更偏爱后者,双方在网络、报刊上“华山论剧”,各抒己见。这番场景,恰恰证明一部好戏是怎样地深入人心。一个被戏曲演绎了几百年的“马前泼水”故事,为何还是葆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不断创新,使老树爆出新芽、长出新花。笔者认为吴兆芬的剧本创作,总是能很好地做到以文化人、用心悟真,从而实现继承中的创新。

首先是以文化人。吴兆芬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传统与时代的对接口,独思其意,独展其美,赋于老故事以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气质和美学品格。我们不难发现该剧的创作在十六年前后主题上的不同侧重点。《风雪渔樵》当时呼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理解、女性的独立意识,将笔触聚焦“真情”、“励志”;而我在《风雪渔樵记》中的解读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懂”。

《风雪渔樵记》的场景纯净而优美,山野乡村、洁雪林泉、明月清风,见证过这对夫妇长达十年的恩爱情深。然而,平静中暗藏着一场激烈的“逼休”,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轨迹。朱买臣“酒成瘾,懒成癖”,男儿不自立、十年靠妻生,没有男人的责任与担当。刘二公深感女婿“十年浇得志消磨,十年浇败家富有,浇得满门愁更愁”,更是浇得自己“临去黄泉死不甘休”,逼迫爱女休夫。刘玉仙遵父命狠心泼下第一盆水:“你就像泼在泥地水一盆,扶不起来收不成!”其实,刘玉仙是“伤口最疼在自身”。

从全剧看,吴兆芬将“水”这个意象用到极致,前一折泼水寒心,后一折雪水悟心,从而引动全剧情节的河流与情感的波涛。当朱买臣紫袍玉带、荣耀回归时,他的心头仍是那人、那水:“她在我心中如盐溶水,似无还有”;然而在世俗的误解与流言中,朱买臣还泼给刘玉仙一盆水,这盆水实是在他“心上又添一道伤痕”,此时,人性的弱点集中地暴露出来——原来事业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心灵的通透、精神的富有、人格的完善。

吴兆芬舍弃了旧版《风雪渔樵》中第三者介入的枝蔓,展开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直接碰撞,在充足的创作空间内将人物的心理变化、矛盾冲突从容展开,达到了抽丝剥茧、丝丝入扣的佳境,因而引人入胜。最后,当所有的人证、物证表明,休夫是刘玉仙励夫的一个激将法时,朱买臣以一宵跪雪、感天动地的诚意,使覆水终于能收——这也是朱买臣在“磨心”后完成的第二次精神成长。

刘玉仙在一连串沉重打击下,也在成长。她从嫁夫从夫、随遇而安升华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她的精神与风骨,在打击与挫折中愈发显现出来。在遭遇“马前泼水”的极端羞辱后,玉仙不卑不亢地直指朱买臣“软肋”:“……似这样偏狭心胸,小人肚肠,滥用权势,趾高气扬,怎配为官,大权执掌?如此荣归,浪子犹浪,如此为官,玷污供养。”这大段酣畅淋漓的道白发自肺腑,恰似一盆无形的水还泼给朱买臣。这位淳朴的山乡女子有着“弱女无愧,堂堂正正”的襟怀气度,有着“弱女不服命,伤痛自己抚”的个性觉醒,有着“只要你好我就安,无欠爱心心富有”的宽容自信,更有着“小女子不甘东风主落花,愿伴青山共白头”的独立坚强。

人的最高层次的价值实现,是自我超越。因此,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为了让我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在命运的洪流中显示出心的定力、力的坚韧。我想这就是吴兆芬再度改编该剧时,更深层次的发掘与彰显。

我十分怀念十六年前《风雪渔樵》的“惊梦”一折,因其准确地表现出刘玉仙丰富而有格调的内心世界,既写出她的向往,更写出她的惊忧,让她唤出心底最真实的声音:“若能勤勉志常坚,白衣蓝衫素亦美”。而十六年后的《风雪渔樵记》将此折简化了,只在“竹林”送别一折中流露“但愿从今立恒志,早圆心梦早回门”的心声,这样可能会使观众对女主人公品格的理解产生一点偏差。

另一个主题,是“懂”。

逼夫休夫的激将计,用得实在太险。此事父女二人早就明白,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选择铤而走险,这是因为“懂”。对此,笔者解读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父亲对女儿的“懂”。作为一名父亲,谁愿自己的亲生女儿跟一个不思进取的男人潦倒终生?但二公又深知女儿心肠软的脾性和对买臣的情意,于是苦逼女儿痛下决心,同时留下遗书,待浪子回头之日请他亲自拆看,明白自己的苦心。父爱拳拳,令人动容。

二是妻子对丈夫的“懂”。刘玉仙深知丈夫是块璞玉,懂他“心中有病”,这才逼休凶狂,拿“句句似黄蜂尾上针”的话来狠狠刺激他。但她心中忐忑,担心“药力”过猛适得其反,于是将实情告知已窥出她心事的王兄。但天意弄人,王兄猝然离世,从此再无证人。剧情到此,令观众唏嘘不已。

内心最真实的期盼让玉仙进入“鸳梦重温”之境,可内心最真切的担忧又让玉仙美梦破碎,“失魂落魄惊惊惊”。真梦连着假梦,美梦接着噩梦,一连串截然相反的境遇接踵而至,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冲突又扑面而来。吴兆芬以老辣之笔、纯熟技巧以及节奏感的把握,毫发毕现地描摩出世情百态和人心善变,让观众完全沉浸于剧情,与剧中人的哀乐同呼吸,也深深感到要“真懂”一个人是多么难得、多么可贵啊。

三是丈夫对妻子的“懂”。信物、遗书,还有王妈一番肺腑之言,在剧情的进展中,朱买臣终于读懂了妻子的良苦用心和“心似朗月意自雄”的品行节操,于是要坚定地追回这份挚爱。于是剧情达到高潮。

越剧的结局通常是大团圆的俗套。《风雪渔樵记》不惧落俗,带有人物性格的必然性,其支撑是作者强烈的创作自信。茫茫人海,寻寻觅觅,为的就是一个既爱你、又懂你的人。在经历一番生命的成长、人格的成长之后,夫妻的灵魂站在同一高度,为何不重新牵手呢?

综上分析,吴兆芬善于让传统与时代对话,她的才情与创造力让“马前泼水”故事有了更发人深省的内涵和意境。生活不是文学,而文学一定是生活。吴兆芬的剧作为观众描绘出当下时代美丽的心灵图景,令人陶醉其中、领悟其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雪
风雪建坝人
风雪深情
侧面
暮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大照片】风雪夜归人
两种鸡对环境的控制
猎鹰“风雪”
不能再等
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