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效分析

2015-04-20罗明谢丹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情境教学课程改革

罗明 谢丹芳

摘要: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的教学要求了。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及修正成绩考核等三个方面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同时,管理学课程改革还需不断推进,不仅令学生增长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能力,而且能使其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改革;教学效果;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5015702

1管理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管理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管理类课程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该课程应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甚至更侧重于学生对管理知识、理论的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管理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首先,该课程所用教材多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三多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侧重理论介绍,且管理学理论体系比较松散,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难以较好地通过熟读教材来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其次,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与以前的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当下所用的旧的教学模式与现在的学生状况无法较好匹配;最后,一直以来的理论讲解,知识点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综上所述,由于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管理学本身的特性,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传统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较差,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进行相关变革。

2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的调整

管理学教材内容一般分为六个部分: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任课教师一般根据教材做好教案及讲义,将这六个部分从头讲到尾,有照本宣科之嫌,同时由于管理学理论本身体系松散,无助于学生接受该教学内容。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特点,笔者尝试将管理学教学内容分为管理思想史简介、决策能力培养、组织构建及领导能力培养、控制标准及工具等几个方面,而创新则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这些内容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很好与学生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进而令学生能较主动地去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比如管理思想史部分,以丹尼尔·A·雷恩和阿瑟·G·贝德安著的《管理思想史》(第6版)为参考资料,着重向学生介绍早期管理思想向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转变的过程以及现代主流管理理论,中间穿插不少管理流派的代表人物的轶事。

2.2教学方式的改进

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早已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了,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笔者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等三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形式如下:

(1)做主题报告。

课程期间将学生进行分组(4-5人一组),每组需要准备3次主题报告,主题分为自选和指定两种,报告时间为5-10分钟,用PPT进行辅助展示。曾作为报告主题的有:小学生接送拥堵现象分析、新加坡鞭刑是否适用我国、健康协会的组织构建、班级文化与个体行为等。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为准备主题报告做了不少工作,如收集素材、设计PPT、准备讲稿、练习演讲等。

(2)结合具体情境来分析管理理论。

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管理理论融入到一定的具体情境中来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以及提高运用能力。如在讲授决策原则时,设置在玫瑰园中摘玫瑰花的情境:一条小路穿过整座玫瑰园,人从入口走到出口(可以停留,但不能往回走),只能摘一朵玫瑰花,怎样才能摘到最合意的玫瑰花?该情境涉及决策的目标、选择标准、决策方法及决策原则。通过该情境的问题思考,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西蒙提出的满意决策原则,并经历真实的决策过程。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一些案例由教师给出问题学生来回答,一些案例不设置问题,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前者由教师进行限制性引导,后者则类似头脑风暴法,让学生结合案例尽可能想出与管理相关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总结。经过几次案例分析练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理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2.3成绩考核的修正

管理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作业以及课堂回答问题等方面。上述考核方式需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调整而做修正,平时成绩比重需调高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笔者将平时成绩设置为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出勤率(30%)、主题报告(30%)、案例分析(20%)和作业(20%),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2.4教学团队的构建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不可能是某一位教师能够独自完成的,需要构建一个教学团队来推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团队成员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改革路径;其次,将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分解,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最后,所有讲授管理学课程的教师统一按照教改后的要求进行授课,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

3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检验

为了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笔者将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一个班(95人)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另一个班(91人)采用教改后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为了简化问题,教学效果直接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如表1所示,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平均分为78.7分,而未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平均分为65.5分,为了检验两者的平均分的差异是否显著,笔者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置信水平为0.05的独立样本t检验,P=0,所以两组样本的均值差异是显著的,故认为进行教改的班级的学生成绩普遍比未进行教改班级的学生成绩高。

当然,考试成绩只是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大规模访谈调查后发现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普遍对管理学课程的满意度高于未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同时对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有信心。总的来说,管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对于提升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起到明显的作用。

4管理学课程后续改进方向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的专业课的立足点应落实在“应用”二字上,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学习其他管理类课程打下理论基础,而且更要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提供知识底蕴以及训练管理技能的机会。所以,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课程里适当引入实训环节,让学生亲身到企业里感受管理究竟是在做什么,起到什么作用。另外,在课堂中可以插入自我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与管理学有关内容联系紧密,又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管理学课程不仅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管理知识和理论,而且能够较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成为一名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Daniel A.Wren,Arthur G.Bedeian.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宋君成,蔡丽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0,(8).

[4]刘志鹏,杨祥,陈小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作者简介:

崔萃(1980-),女,硕士,讲师,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研究方向:信息化技术、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管理学情境教学课程改革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