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语文课长啥样
2015-04-20戴继华
戴继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卷首,刊登了湖北朱卫国老师的文章《“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这个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直觉告诉我,标题就是朱老师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有问题耶!读完全文我明白了,这个标题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其实要表达的是“好的语文课是不好复制的”,这个观点倒合乎情理。
但是“好的语文课是不好复制的”同“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能画上等号吗?数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不可以!如果说“好的语文课是不好复制的”这一观点是原命题,那么“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则为逆命题。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而这里的逆命题恰恰“不真”。
“不可复制的语文课”其修饰语为“不可复制”,强调的是语文课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那么,上述的逆命题其实可以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课才是好课”。不同个性的语文老师上的课,都或多或少会折射出自己的个性,能说它们都一定是好课吗?不能!可见,“不可复制的语文课才是好课”一说,不能成立。
说到底,朱老师的文章犯了内容与标题不匹配的毛病。这些我们姑且不论,但这篇文章却引发我不断思考,好的语文课究竟应长啥样?
思虑再三,觉得好的语文课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首先,语文课像语文课。
语文姓“语言”,不姓“人文”。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王尚文先生说,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黄厚江先生说,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就是要在感悟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伟大情怀。一句话,语文课的起点是语言,过程是语言,目标也是语言。
其次,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如“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
再如“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起来的意象体。跨越“象”,以“文”径直解“道”的过程,是违背阅读认识规律的,是不能达到真切“悟道”的高境界的。好的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
第三,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的唯一指向。
周国平先生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如果类推一下,说这里的教育指语文教育的话,那么这里的生长即指语文素养。语文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课上一切教与学活动的指归。
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倪文锦教授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来观照,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含言语信息、语文智慧技能、语文认知策略、语文动作技能、语文情感与态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王学东教授则认为语文素养的内涵包含“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我想,不管如何概括,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俗一点说就是四个“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清新娟秀的钢笔字、一个阅读思考的好习惯、一篇文从字顺的千字文。如果我们把《像山那样思考》上成地理环保课、把《肖邦故园》 上成音乐欣赏课,那就违背了语文课堂的终极追求,失去了成为好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