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上江湖

2015-04-20杨晨颖

中国服饰 2014年12期
关键词:阿里商家购物

杨晨颖

真正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是在记者手机丢失的那一刻。第一时间,记者没有去报警,而是立刻更改了账户密码。仔细回想,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没有在PC端上购物了,手机成了消费最多的“地方”。

行业专家分析,相较于PC,移动设备轻便易携、碎片化、娱乐化特征明显,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即时性消费需求。由此,移动端日渐成为用户网上购物的重要选择。同时,移动购物和生活场景相互交融,偶发性和冲动型消费快速滋长,电商情境化趋势日益彰显。

无线战役

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4Q3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30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0.9%,增速远高于中国网络购物整体增速(2014Q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691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8%)。从份额占比来看,移动购物交易额在网络购物整体市场中占比33.4%,较上一季度上升近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

今年6月,中国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PC机上网比例,手机网民的规模超过八成。移动端与PC端一直在抗争,直到双11,移动电商的战斗值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双11当天,天猫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去年移动交易额的4.54倍,占比达到42.6%,创下全球移动电商平台单日交易的历史新高。

与阿里唱对台戏的京东,双11手机下单量占比超过40%,是去年同期的8倍,该集团旗下拍拍微店产品,下单金额比10月日均增长超过300%,占比达到拍拍全站的近四成。

苏宁云商则是选择了打通PC端、移动端和门店端,其双11的移动端下单量占比达38.9%。

有业内人士表示,移动电商市场之所以受追捧,是因为这个领域很可能出现下一个淘宝。

根据数据分析,当下的移动电商市场上,阿里巴巴仍然一家独大,京东、唯品会紧随其后,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6.2%、5.4%、2.1%,较上一季度均有不成程度的上升。此外,在TOP10榜单中,聚美优品充分发挥女性美妆品类在移动端的轻型销售优势,Q3移动端交易规模接近15亿,份额占比为0.6%,市场表现亮眼;当当推出“无线时尚三宝”,通过Chic Now/Go时尚购物频道、当当腔调及iwan话题购物社区,意图在移动电商领域走出一条新路。同时,美丽说、河狸家、蘑菇街等创业型电商,其移动端使用率占比也早已超过PC端。

阿里占先机

江湖上流传着马云的名言:“阿里无线团队的职责就是灭了淘宝。”

然而,杀戮即是保护。此前,阿里财报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移动端的活跃用户达到2.17亿,其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高达1990.54亿元,占整体交易额的35.8%,双11的战绩也进一步展现了阿里“云端”战略的成效。

与竞争者对比,阿里的弱点是缺乏微信、QQ等杀手级应用APP。但其凶猛之处在于,“我们的移动用户能产生切实的交易。”阿里副董事长蔡崇信曾在电话会议上如是说。

无论如何,在这个掌上江湖,阿里占了先机。无独有偶,与其同属一个阵营中的京东、腾讯、苏宁等背景强大的“平台搭建者”,正在快速吞食着新市场。

与此同时,另一阵营里美丽说、蘑菇街、河狸家等创业型企业从传统导购模式中转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交易闭环。

但PC端的江湖座次正在快速向移动端复制,创新帮派成员的逆袭之路必定很艰难。

创新派逆袭

“传统的电子商务也谈用户体验,但更多还是做流量经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如何在小的屏幕、碎片化时间里,有效获得用户关注,促成交易和反复购买,变得生死攸关。一旦移动购物成为主流,传统电商看重的流量人口和渠道封杀将越来越难,这也正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着急加紧布局移动端的原因。”河狸家创始人孟醒分析。

此前,口袋购物宣布成功获得C轮融资,金额为3.5亿美元。成立3年的口袋购物曾是一款基于移动平台的导购类软件,与蘑菇街、美丽说等大同小异。今年1月,口袋购物推出了商家人驻平台“微店”,这是一款瞄准微信熟人平台的APP,交易佣金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口袋购物CEO王珂称,微店上线以来,截至9月已经覆盖了172个国家,吸引超过1200万家店铺入驻,成交额达到150亿元。

据悉,在获得第三轮融资后,微店将投入2亿元资金为微商引流,并向商家开放口袋购物旗下一系列垂直购物APP,包括口袋购物、今日半价、美丽购、代购现场、美铺等。

美丽说则是经历了与淘宝的决裂,毅然踏上转型之路。最初,美丽说与淘宝之间存在抢夺流量的问题,于是,蜜月期一过,矛盾立刻爆发了。随着淘宝大范围封杀外部链接,两个月内,美丽说手机端的日活跃用户量从峰值时的190万猛跌一半。

被逼无奈,美丽说做出转型做女性快时尚垂直电商的决定,在一周的时间内开发出完整的交易系统并正式对外招商,它开放了一个自助申请窗口,只要是符合要求的商家就放进来,但对最核心的时尚流行度依旧“磕”的很紧。

所以,美丽说现在是一个对流行度非常敏感的一小撮商家的时尚聚集地。除美丽说外,于同期转型还有杭州的蘑菇街。

从今年双11的交易数据看,创新派也战绩斐然。这一片掌上江湖已经有了“二元架构”的雏形,元老与新星之间的抢夺战使移动端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迁徙难题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移动端的快速发展,问题也源源不断地涌现。

从商家角度考虑,不能够坐等消费者找上门,要主动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向移动端转移,但要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比创造一套系统难得多。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如果有大把时间,会在PC端慢慢挑选商品,而对于移动端的购物APP,多被利用在零碎时间随便逛逛。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这样的时间段没有强烈的购物目的,更多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从这个角度看,移动端的网购是一种感性消费,商家必须抓住这种消费心理进行创新。

其次,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操作便捷性、搜索便捷性、产品展示效果等无法和PC端相比,交易场所被凝聚在相对小的屏幕上,消费者或许都没有耐心看完对商品的描述。而且,在移动电商主要接触的微信、微博上,大量广告以无序的方式推送,如何将信息更精准的推送给目标消费者,既不影响消费体验,又能让商家获得最大收益,是移动电商目前面临的另一项挑战。

移动消费时代,“货架式”销售正慢慢被“点状消费”所取代。从某种程度上说,商家和电商平台必须习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在每个消费者有可能接触的“点”上与其产生互动,要实现这样的转型也不容易。

从消费者层面,多是注重支付体验和账户安全问题。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4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20533亿,环比增长率为25.6%,摆脱2季度的增长低谷,支付宝钱包、拉卡拉和财付通分别以79.26%、7.49%和7.37%位居市场前三位。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安全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调研结果显示:手机安全软件已成为移动支付用户防范手机支付风险最主流的方式,91.1%的用户选择使用如腾讯手机管家等第=三方手机安全软件,表明了安全软件是门槛较低、最受欢迎的防护措施。在被调查者当中,只有7.7%的人选择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选择其他方式的只有1.2%。

但从用户体验来讲,支付安全需要第三方软件保护并不方便,支付软件自身完善起来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阿里商家购物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云上阿里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疼痛后才计数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圣诞购物季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