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5-04-20陆立云
陆立云
【内容摘要】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现状展开剖析后不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教学中的不合理,也有一些被教师们忽略与遗忘的教学要点。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定期对于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尤其是找到其中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改善策略。这样才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并且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阅读技能的发展与锻炼。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现状 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且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改善策略。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阅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并且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有更多有益的收获。
一、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展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非常重要。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要善于找到教学文本间的关联与交集,这样才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很多教师都是讲一篇文章时注意力或者关注的内容就只落在这一篇文章上,完全没有引导大家联系相关的或者类似的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发散与延伸。这不仅会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十分局限,这也无法让学生从深层次领会文意,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得到改善。教师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丰富大家的阅读体验,并且对于特定的文章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让阅读教学更为深入,并且让大家从阅读课堂上有更多收获。
教师要善于对于教学文本进行分类,对于有相同感情基调的文本可以采用相似或者相近的阅读教学语言与教学方式。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给我们呈现了眷眷的父子深情,《春》则是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等。对于这类文章在讲授则可以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受文章中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浓浓的父子之情。在讲授《海燕》时,则要引导学生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层含义。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并且要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这才是应当收获的教学成效。
二、多样化文本教学形式
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另一个很显著的问题是很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教师都可以用统一的方式进行讲授,这显然无法凸显文本的特点,并且难以收获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要有意识的多样化教学形式,要抓住文本的特征,对于不同的文章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凸显文章的特质,并且让学生们在文本学习中有更多收获与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型:如朗读课、文学欣赏课、活动课、辩论课等。当然,课型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内容、形式都很精美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课、文学欣赏课;面对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文章时,我们可以采用思维训练课、辩论课。但不管何种课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和激发学生用心灵感悟作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够丰富阅读课堂,并且促进阅读课程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很多教师都会忽略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觉得阅读教学就是讲清楚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保障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很好的理解与吸收,这种观念显然存在偏差。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阅读范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会带给学生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阅读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从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文本着手,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再来提升课外读物的难度与深度,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与知识面,让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能够得到良好构建。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没有日常语文知识的积累,不精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堂阅读教学永远都只是杯水车薪。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除新课程规定的初中生必读名著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能反映现实社会、表现当今世界的有代表性的期刊,如《意林》、《青年文摘》等。学生只有多接触这些好的课外读物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才会慢慢得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也会逐渐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构建。
结语
想要不断完善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所革新。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并且要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要抓住文本的特征,对于不同的文章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阅读范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些对于提升阅读课程的教学效率都会起到很积极的推动功效。
【参考文献】
[1] 周业佐. 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课外语文,2013年16期.
[2] 张东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设计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孟令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唤情点”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