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尺度:论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爱情哲学

2015-04-18

江科学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维塔耶娃尺度

赵 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外语系,安徽 芜湖 241003)

爱的尺度:论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爱情哲学

赵 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外语系,安徽 芜湖 241003)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她的诗歌中,蕴含着对于爱情哲学的丰富思考。在告别少女的青涩恋情之后,她的爱情哲学迎来了成熟的沉淀。最终,她以一种无尺度的方式诠释了永恒之爱的真谛。

茨维塔耶娃;诗歌;爱情哲学

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独具特色的重量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圣处女”[1](P237)。爱情是茨维塔耶娃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在多部作品中表达了对于爱情哲学的深刻理解,其中以诗集《山之诗》和《终结之诗》最具代表性。正是通过这两部作品,茨维塔耶娃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即:“爱情的结局是分离”[2](P46)。实际上,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她在经过了无数次爱情挫折后的领悟,也折射出了她从早期的青涩稚嫩走向后期的淡然参透的心路历程。爱情的结局既然注定是分离的,那么面对爱情,茨维塔耶娃到底是选择追逐还是放弃呢?显然,从她的诗作中以及生平的传记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茨维塔耶娃一生之中与多名男子相恋,她自少女到暮年都不乏爱人。爱情是有尺度的,而对于茨维塔耶娃而言,爱的尺度就是没有尺度,她也正是要用这种没有尺度的爱去诠释自己伟大而深邃的爱情哲学。

一、注定分离的爱情

茨维塔耶娃深受普希金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诗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塔吉亚娜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她的爱情结局使得年仅6岁的茨维塔耶娃就认定了爱情是注定要分离的。在阅读了普希金的《茨冈人》后,茨维塔耶娃再次坚定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在她看来,如果在分离时,你万分难过,有想流泪的感觉,那么这就是爱情。因此,她多次创作了以离别为主题的诗歌,诸如《茨冈人热衷于离别》以及诗集《离别》等。也正是这样一种悲剧色彩的笼罩使茨维塔耶娃在意念上坚持分离的爱情结局,但同时在行为上又对这种结局进行反叛。她渴望长久的爱情结局,所以才会一次次坠入爱情的罗网中。虽然每一次爱情的终结总会带给她无尽的伤感,但是她对爱情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她渴望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所以选择以书信的方式和精神上的伴侣交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她与诗人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的通信,这也成就了一段传奇式的三角恋爱。茨维塔耶娃曾在自己的诗歌《信》中这样写道:“人们等待一封信。破烂的布片,周围是上过胶的布条,内部是单词和幸福,而这就是一切。”[3](P253)她选择与情人们在纸片和墨迹上亲吻与拥抱,仿佛这种虚无的精神之恋是在对短暂的现实爱情发出的挑战宣言。国之难与人之困在理想的诗歌中是无法解决的,在茫茫的宇宙中,人类只是一种渺小的生物。茨维塔耶娃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由于丈夫谢尔盖·艾伏隆投身革命被控以叛国罪而锒铛入狱,她自己也被流放异乡。挥之不去的乡愁、望不到尽头的苦难一直萦绕在她的周围,除了为死而生,她还能做些什么?在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她对于死亡也有了独特的见解。她的“死亡之链”的见解在《你的死》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你所失去的第一个亲人的坟墓与最后一个离你而去的人的坟墓最终在你自己的墓碑上交汇了,于是,这个坟墓之列终于合拢为一个圆圈。不仅仅地球(生命)是圆的,就连死亡也是圆的。通过我们接吻的嘴唇,我们彼此伸出了被吻过的双手;而通过他们那双被吻过的手,接吻的嘴唇也彼此亲近,相互融洽。这是永恒的连环,死亡带着我们飞越一座座坟岗,仿佛飞越了一排排巨浪,将我们送回到生的境地。”[4](P272)生命有长度,爱情亦有长度,茨维塔耶娃对爱情的理念与其对死亡的见解十分神似。对于她来说,每一次爱情的死亡都是思想上的重生。她爱的是自己给的爱情,是自己早就设定好的方程式。在真实的世界里,再美的爱情也只会因为接触真实而走向死亡,而每一次注定的分离都使茨维塔耶娃更加深信:永恒的爱情鸟只能飞翔在精神所建筑的心灵之境里,诗意地栖居在那如火、如冰、如水的爱里。

二、无尺度的爱

携手共看血色夕阳的浪漫并不能诠释茨维塔耶娃的爱,一株苦等不见赏花人的哀怨也不能表达她的爱。她的爱是一种进攻,如征战沙场的将军,策马麾旗俘获胜利的勇猛。如果说女人如水,那么爱的方式可以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惊涛骇浪的翻涌,而茨维塔耶娃的爱绝对是属于后者的。她的爱与皓月当空下如镜水面的温柔不同,她的爱像是暴雨对雷电的渴望,更似是海浪对陡壁的吞食。在一次次的恋爱中,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她所寻求的是金色烈焰之后的紫色熄灭,高贵而冷静。爱似乎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自由地去选择爱的对象与方式。然而,爱有时却是一种枷锁,锁住了原本自由的心灵。茨维塔耶娃渴望回归到最初无拘无束的自由之态,她表面上对丈夫和家庭不离不弃,但内心深处的灵魂却无时无刻不游离于这个牢笼之外,自由自在地寻觅着爱情的美妙。浪蝶也好、狂蜂也罢,她对爱的追逐就是如此自由。茨维塔耶娃没有办法去衡量自己的爱,在致塔·克瓦宁娜的信中,她这样写道:“我需要的是别人的爱。我的爱和他的爱,如果能够出现这种奇迹的话,然而这是一种以奇迹之奇异、美妙的方式展现的奇迹。我对他人的需要,就是他对我的需要。对他来说,就是我能够按照我的尺度,即没有尺度地去爱”[5](P465)。只有无尺度的爱才能衡量她的一生,是贪婪和满足、是挣脱和屈服、是追逐和放弃、也是矛盾着的思想在无境的空间里的自由飞翔。她的爱情就像是人的温床,到了夜晚就会自动躺上,破晓便是离开的时光。身处俄罗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茨维塔耶娃无法摆脱时代加之的困厄,爱情成为了茨维塔耶娃逃避现实的最佳选择。茨维塔耶娃以其自身的情感经历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爱的尺度,那是以她自己为中心,以无尺度为距离所画出的不可估算的圆。

三、爱的短暂与永恒

《爱人不需要的双手》是茨维塔耶娃在1918年创作的一首经典诗,诗中她提出,“爱人并不永恒,永恒的是世界”[3](P127)。她一生之中所爱的人确实很多,每一次爱情的终结都加深了她对“爱的短暂”以及“爱人注定分离”的信念。明明坚定这样一种信念,却一次一次走进短暂之爱的永恒怪圈。她是想证明什么还是想挑战什么?在《你的灵魂与我的灵魂是那样亲近》中,诗人内心冲撞着的追求与挫败、渴望与彷徨等等复杂矛盾无法排解,她因此写到“你的灵魂与我的灵魂是那样亲近,仿佛一人身上的左手和右手。我们合而为一,多么美好与温暖,仿佛是鸟儿的左翼和右翼。可一旦刮起风暴,无底深渊便横亘在左右两翼之间”[3](P127)。1921年之后出版的作品中少了很多少女时代的青涩和浪漫,在尝尽了生活的苦涩之后,诗人对生活和爱情的理解大多是呈现出一种破碎的状态,这与其在生活中所遭受的割裂以及在爱情中所经历的分合不无关系。对于茨维塔耶娃而言,爱情的永恒来源于无数个短暂的爱情,这和她对死亡的理解如出一辙。死亡之链象征着永恒,爱情的死亡与爱情的永生也能产生内部的联系。短暂和永恒相互依存而存在,为了得到永恒,必须承受短暂。就像是为了得到永生必须选择死亡一样。在茨维塔耶娃的爱情世界中,唯一的爱人是不存在的,只有撕碎唯一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群体,从而演变成无止境的爱。心里可以承载的数量虽然是唯一,却可以是一个以集合形式出现的唯一,犹如一个世界却拥有无数事物或者一个自然却拥有无穷无尽的花草树木。茨维塔耶娃心中对爱的渴望从未减少过,每一次得到之后便会更加饥饿,这种饥饿游戏像是一种空气,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百年之后,有人会拾起她思想上的花瓣,曾经凋零过又怎样?化作春泥滋养了百年后的一代又一代,让真正懂得她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所得所失的人去爱这个没有尺度的爱情哲人。寒更雨歇、春去冬来。如果人生必须犹如四季一样经历更迭,那么轮回中唯一不灭的痕迹绝对不是容颜、不是功绩,而是一种过程,在将死之生中享受生之将死的乐趣的过程。爱情中没有情和爱便如同白骨一样寒冷,没有温度的爱情是无法燃烧的,爱情需要火焰也需要熄灭。爱是注定要空虚的,在沉重的年岁齿轮里经受复碾,在飞落的记忆中默默伤逝。时光可以带走流年,然而却无法销毁其间所萌发、成长、死亡和重生的爱情。与其同时代的诗人爱伦堡曾如此评价过茨维塔耶娃的生平创作及其风格:“她是如此疯狂、响亮地讴歌着莫斯科的土地和卡卢加的道路,讴歌着斯捷潘·拉辛悬崖,吟唱着顽皮、贪婪、毫不退让的爱情”[6](P577)。她就像是一个勇猛的战士,在爱情的战场上不断进攻、不断胜利,收复失去的土地或占领新的疆域。

四、结语

在生活的磨练和岁月的涤荡下,茨维塔耶娃的爱情哲学得以凝聚,她关于爱情的智慧以诗歌为媒介向世人传达。爱的尺度具体是多少她从不知晓,她用一生的爱情诠释了她的追求。当青春与迟暮交替之际,她的诗歌为爱情走过的岁月指引归宿。“当我看着飘零的落叶,掉落在鹅卵石的路面,仿佛是画家把毛刷一挥,最终完成这个画面。我寻思(已经没有任何人欣赏我的身材和沉思的模样),在树梢,非常显眼地也有一片枯朽的黄叶,已被遗忘。”[3](P314)然而,茨维塔耶娃不会被历史遗忘,她留给世人的诗歌中诠释着她对生命、爱情、死亡、上帝的理解。茨维塔耶娃从小受到了欧洲中世纪传说的影响,这让她从德国、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中孕育了思想上的自由。因此,她思想疆域的广阔如宇宙一般,她将自由的理想寄托于爱情之中,借用诗歌的手段使之得以传递,为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1]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黄玫.诗人的天空:茨维塔耶娃长诗创作中生活与存在的矛盾[J].俄罗斯文艺,2011(4).

[3][俄]玛·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诗集[M].汪剑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4][俄]玛·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文集·回忆录[M].汪剑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俄]玛·茨维塔耶娃.老皮缅处的宅子[M].苏杭,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6]李辉凡·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朱 斌)

The Scale of Love: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y of Love Reflected in Tsveaeva’s Poems

ZHAO Qia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 241003,China)

Marinna Tsvetaeva is one of the greatest Russian poets of the 20th century.In her poetry,there is a wealth of philosophical ideas about her understanding of love.After the stage of being a sentimental girl,she has turned into a mature woman.At the same time,there is a deep changing for her attitude towards love philosophy.Eventually,she explains the essence of love in a scale-free way.

Marinna Tsvetaeva;poems;love philosophy

I106.4

A

123(2015)02-0053-03

2014-12-13

赵谦(198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维塔耶娃尺度
阿维塔11
茨维塔耶娃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维塔斯开枪打鸟获罪
宇宙的尺度
卖报姑娘
9
外媒风传“普京情妇”隐居
维塔斯丢了神秘感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