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功能、特征和建构
2015-04-18马前进
马前进
侦查言语交际是指侦查中基于双方参与的言语交流活动,表现为询问、讯问和辩论等形式。由于侦查言语交际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而不是符号语言以及侦查交际双方的各种主观因素,侦查言语交际中语言表达式意义的表达和解读离不开一定的言语环境。换句话说,侦查言语交际总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之中进的,这种特定的言语环境简称语境。
一、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功能
“语境”(Context)这一术语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从字面上理解,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狭义语境仅指语言环境,也称内部语境,是语流上下文,即一个语言表达式或语言片段在更大的语言片段中的前后成分或者是指一定言语片段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这是语境的最初含义。广义的语境,也叫言语环境,它是语言使用的交际环境,即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总和。
关于语境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国内学者周礼全先生在其《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中从命题集合的角度细致区分了四种语境:CO、CS、CH、CSH。①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语境Co是指谓当前情境、上下文、话语涉及的事物和事态、说者的情况和听者的情况这五种因素的命题集合。语境Co的这五个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思想感情本身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是它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而且说话者和听话者具有某种思想感情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Co可以看作是一个命题集合,即指谓这五种因素的命题的集合,在形式上表现为陈述这五种因素的五个命题的合取式。
对于语境中的那些客观存在的因素,谈话双方很难有完全的认识,更难有共同的完全的认识。因此,在该语境之外,还需要构造出说话者S 所认识的语境Cs、听话者H 所认识的语境Ch以及S 和H所共同认识的语境Csh。Cs是一个命题集合,其中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关于Co中的因素的命题并且都是S 所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命题。可见,Cs是说者所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关于CO中五种因素的命题集合。Ch也是一个命题集合,其中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关于Co中的因素的命题并且都是H 所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命题。可见,Ch是听者所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关于CO中五种因素的命题集合。Csh是为说话者S和听话者H 所共同认识的语境。它也是一个命题集合,其中任何一个命题都是关于Co中的因素的命题并且都是S 和H 所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命题。可见,Csh是说者和听者所共同知道、相信或接受的关于CO中五种因素的命题集合。这四种语境中的命题集合是可以相容的,并且Csh总是Cs、Ch的子集。
由此可知,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功能就在于认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提出了“认知语境”概念。具体而言,在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认知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能够确定侦查言语交际中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任何语言表达式的意义都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脱离语境,语言表达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常说的语词歧义有时就是因为脱离语境而断章取义造成的。如果把语言表达式置入一定的语境中,基本上是可以消除歧义的。在侦查言语交际中,有时会出现歧义现象,而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利用语言表达式的歧义来为自己辩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于语境,才能消除语言表达式的歧义,从而达到确定的意义理解。
(2)语境能够揭示侦查言语交际中语言表达式的隐含意义。在侦查言语交际中,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包括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语境除了能够确定语言表达式的字面意义外,还能够揭示语言表达式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借助于语境正确理解。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侦查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说话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常常不限于语言表达式本身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来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表达式的理解和运用问题。
(3)语境能够判断语言表达式是否恰当。语境能够判断语言表达式的外延真实性和内涵恰当性。无论是语词还是语句,其外延的真实性和内涵的恰当性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取决于相关的语境。语境不同,语言表达式的真假不同,内容也不同。借助于语境,可以判定一个语言表达式的内涵是否恰当,可以判定一个语言表达式的外延是否真实。在侦查言语交际中,不仅语言表达式特别是陈述句的真假至关重要,语言表达方式的恰当与否同样重要。特别是,有些语词在在日常语言中和法律语言中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这就更需要结合语境判定表达方式是否恰当。
(4)语境能够补充侦查言语交际中的省略信息。出于“思维经济”原则、保密要求甚至共识性因素,在特定场合下,侦查言语交际的双方总是倾向于使用较少的语言表达式来表达信息。这时,如果结合语境,就不难补充省略的信息,使得理解、交流顺利进行。在侦查言语交际过程中,“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推导,而这种知识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②熊学亮:《认知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因此,语境提供了推理所省略的前提或者结论。
二、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特征
(一)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动态性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丹麦语言学家梅伊(J.L.May)在其著作《语用学引论》中立足于交际的事实提出了语境的动态性特征:“语境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言语交际时不断变动着的环境。交际者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言语交际,并且从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对交际言语的理解。”①王福祥、吴汉樱:《欧美·俄罗斯·中国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209页。在他看来,由于语境以使用主体为指向,语境会随着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群体、不同的语言而不同。
语境产生于自然语言的某一特定言语交际活动之中。也就是说,语境产生于交际之中、话语之中和言语行为之中,是人们表达和理解的具体条件。而交际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然产生于其中的语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考察语境必须立足于语言使用的事实,着眼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而不能抛开具体的语言使用,割断具体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去抽象地讨论语言应用环境等等,而只能具体地说“某一语言表达式的语境”。语境是一个随言语交际的需要不断被选择的变动体,是一个随交际的展开不断被发展与创造的动态系统。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断被言语交际主体或者语言使用者激活和创造,它不再是一个被适应的对象,而是时时处于交际主体的不断选择中,甚至完全可以被建构。言语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根据已有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得到已知信息的过程。
(二)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主体性特征
语境的使用者和构建者都是言语交际中的认知主体:说者和听者,因此,语境具有主体性特征。侦查言语交际中的说者和听者称为语用者,它在语境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语用者,语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语境是语用者从当前的客观环境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中经过选择而建构起来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建构。这种建构既没有淹没主体性,也没有消解客观性,而是主、客体的融合和统一。语境的认知本质使得人们将目光聚集在话语的使用者身上,关注人的主体性,关注语言表达式的使用者,这无疑凸显了语境的主体性特征,将人在语境的地位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侦查言语交际中,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具有认知的潜能,语境最终帮助认知主体将自身的潜能现实化,而实现了潜能现实化的认知主体又是一个拥有内化客体的主体,而这个内化了的客体则又成为主体再次内化的经验和依据。认知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即不存在独立于主体的认知,也不存在独立于客体的认知。当然,认知主体在言语交际的认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经验源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因而,语境体现了主体性特征。
(三)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整体性特征
语境是各个要素相互交融的集合体和整体,是认知主体的所有概念、知识、经验、理性、情感全部内化后的开放性整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集。认知主体可以不断地对语境进行选择、建构和发展。在言语交际中,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某一语境要素,诸如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在参与人们的交际,实际上,这些语境因素已经内化在认知主体之中,认知主体已经具备了某一时间、地点或者人物的知识与经验,这些知识与经验作为语境这一整体形象贯穿并参与到侦查言语交际双方的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之中。也有学者将语境的整体性特征称为“完形性特征”。“完形”一词来自德文Gestail,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汉语译为“格式塔”,是指“一种特殊的、具体的、存在的、组织起来的实体,具有一种固定的形状或者形式”。②[美]弗农·J·诺贝尔、卡尔文·S·霍著,李廷揆译:《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页。在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中,完形一词被赋予“通过整合使之完形”的含义。完形心理学认为,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经过人的知觉活动进行积极的组织或建构,而成为经验中的整体,这就是形。
从语境的特征来看,语境应该是语用的,而不仅仅是语义的。所以,一般所谓的语境应该是指语用语境。
三、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类型和建构
(一)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类型
“语境”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把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又称情景语境,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一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又称文化语境,是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语言表达式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这一划分大致相当于把语境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
言内语境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自然语言符号表达某种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言辞上下文,这是语境的狭义理解。其作用表现为一种言辞方面的前后制约关系,主要是针对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分析,以期揭示语言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言内语境是理解会话意义的基础,要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话语,通常要考虑上下文的制约。例如,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问犯罪嫌疑人:“你当时在作案现场吗?”“不,我当时在住院。”犯罪嫌疑人回答。犯罪嫌疑人的答语是针对侦查人员的问语而言的,如果仅就言内语境而言,它仅仅是对侦查人员问语的一种否定回答,旨在告诉侦查人员他当时正在住院不在现场而已。
言外语境,也称外部语境,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自然语言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的统一体,亦即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特定背景知识的交际双方总是处于特定的具体环境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式都依赖于特定的具体环境。因此,以下因素作为一种知识或经验被交际双方识别或提取以形成超出言内语境之外的言外语境:(1)自然语言表达和理解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种时间、地点、场合、话题;(2)交际双方自身的身份、地位、角色、心理素质;(3)交际双方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4)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说话人的目的意图、方式方法乃至听话人的感受;(5)各种与语言表达式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因素。例如,前例犯罪嫌疑人的答语“不,我当时在住院”并非仅仅告诉侦查人员他当时在住院不在现场,而是告诉侦查人员他没有参与作案,是无辜被冤枉的。由此可见,言外语境主要是针对自然语言的逻辑语用分析,进一步揭示语言的使用者、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的三维逻辑关系。当考虑到语用者等言外语境因素的影响时,对话语的意义分析就突破了单纯语义的限制,进入语用分析的层面了。
(二)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建构
最早涉及到语境建构问题的是比利时语言学家维尔索伦(J.Verscheren)。20世纪90年代,维尔索伦在其著作《理解语用学》(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说:“实际上,语境是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生成的,因而也在不同方面受到限制。„„在几乎无限的种种可能性中,语境是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是发生在表达者和解释者之间的,与‘客观外在’(或被认为是客观外在)的现实相联系的动态交际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是要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找到相关的语境界限,而不是根据某一预先设定的语境理论模型来框定语境的范围”。①[比]维尔索伦:《理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在他看来,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生成的,甚至是被积极的建构起来的。不仅如此,维尔索伦还建构了一个新的语境框架,在该框架中,语言的使用者、表达者和解释者被置于中心地位。
侦查言语交际中语境的建构是指侦查言语交际中的认知主体(主要是侦查人员)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根据对当前物理环境(主要是临场警务活动)的模式识别,运用已有图式结构中的认知形成语境的过程,它包括模式识别、图式激活、知识选择和预设形成四个阶段。经过当前物理环境的模式识别之后,激活了多个不同的图式;由于暂时无法在这多个图式中进行选择,这多个图式中的每个图式各自激活了为数不同的多个图式„„直到认知主体认为可以进行选择为止;各层图式最后激活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知识信息,认知主体在这些知识信息之间进行选择即为知识选择;最后在知识选择的基础上,形成语境。从这个过程看,似乎侦查言语交际中的每一次话语交流都要涉及上述的每个阶段,但是在事实上,交际双方对这些复杂的程序并无直接的感知,而是内在地、自发地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