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与常态实施探索

2015-04-18林美玉邹开煌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基地活动课程

林美玉 邹开煌

(1. 武平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福建 武平 364300;2.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独特的认知功能和育人价值,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成为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未成人校外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以下简称“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给中小学教育刮来阵阵课程改革的春风。

一、正确认识基地性质与价值

自2011 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启动“国家级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一些地方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综合实践基地的性质、职能、定位认识不全,对实践基地支持和重视不够,实质是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到目前为止,各地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尚未专门为实践基地建设出台较规范的指导性文件,致使其在建设和发展中缺少理论及政策上的指导,还谈不上常态实施、长效运行,难以满足中小学生校外实践需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理性认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事业单位编制,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一个教育机构,为普通中小学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公益性服务,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是通过有计划、成建制地让区域内中小学生分期分批集中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极大拓宽了教育面,这是任何一所中小学校无法实现的,其教育的特质是实践育人。它不是通过告诉、讲授来“知识育人”,不是以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来育人。所以,它的实践性、体验性、过程性是基地的教育活动的第一法则。基地教育应该是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主要是解决认知的问题,基地教育主要是解决实践育人的问题。知识育人和实践育人,应该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基地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并重的,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对基地教育功能的认识要重新定位,基地本身就是一所学校,在功能定位上,与中小学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基地教育虽处课堂之外、学校之外,但仍居课程之内、教育之内,在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基地将与普通中小学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一起承担起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各自发挥着应有的教育职能,探索建立“基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模式,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常态开展。

二、科学完善实践活动保障机制

基地无法独自承担起区域内普通中小学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只能为部分班级的学生集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服务,其对象通常是小学五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二年级,训期为一周。因此,对于基地来说,每周都是接纳新的生源,基地教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表现、家庭状况等方面极其不了解,面对学生年龄跨度大,生源杂等特点,对学员的管理无疑成了基地的头等大事。

建立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基地永恒的主题。基地是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基地存在一些偏见,他们认为把学生送到基地后,完全是基地的事,甚至有些人还抱怨到基地是增加他们的工作量,要求基地发放工作补贴,当孩子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时无法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导致基地工作的被动。因此几年来,基地和参训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责任界定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就是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质量,严重制约了基地的发展。以武平县为例,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参训学校与实践基地各自责任的意见》,切实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计划、人员、组织、时间、内容、方法、安全教育、保障措施等方面切实予以保证,使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有序开展,启动了“参训学校管学生,实践基地抓教学”的管理体制,参训学校与基地共同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基地学校特别制定了《带队领导老师工作职责》,相应的参训学校对带队领导教师也出台了相应的考核机制,这样,双方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效能大大提高,带队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管理,跟班力度大大增强,经常深入宿舍关心学员生活,鼓励那些独立能力差的学员,学会自理自立自强,整个活动紧张而有序;而基地也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程开发和如何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上,从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满意率明显高于往年。实践证明,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基地、学校和学生三位一体,才能取得实践活动的最佳效果。

除此以外,基地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学员一日生活须知》《宿舍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制度》《优秀班级评比制度》《宿舍内务评比制度》《会操评比制度》《优秀学员评比制度》等,加强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保护人员。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往返基地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着力加强实践基地内涵建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的规范问题一直是基地内涵发展的软肋。一方面由于理论研究上不全面,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基地课程领域模糊、模块不清,课程目标不明确,项目内容简单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基地创办前就没有在课程领域上做全面的规划,没有考虑到本地的特点,盲目地模仿其他地区的基地项目,照搬过来。还有些基地或许由于自身条件限制,项目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基地运行的几年里,武平县基地本着“富”规划、“穷”建设的思想,在课程结构的设计方面,遵循面向生活、引领实践、注重特色、发展个性的原则,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三条线索”,结合基地的发展规划,按照“领域——模块——项目”的序列设置基地课程为“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等四大领域,每个领域下设若干模块,模块下设若干项目或主题。基地还成立了专门的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全程管理。

1.项目论证一丝不苟。在基地,新项目上马要完成“五审”,一审时间、目标、对象,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要素是否齐全;二审半年试行情况;三审师生反馈意见;四审潜力挖掘、发展前景。通过前四审对审议内容要作好每一次详细记载,经过课程领导小组讨论、分析、归纳的第五审后,确立所开课程。

2.实施过程不断完善。一是指导教师每学期都要竞争上岗,让最合适的人指导相应的活动项目;二是每学期指导教师要完善三次自己的活动指导详细方案;三是指导教师每期必须完成1000 字以上的“随笔”;四是组织全体教师“为基地课程把脉”“多人指导同一活动项目”“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教研活动;五是调研师生反馈,满足合理建议,不断提高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目前,武平基地“科普技艺”模块开发的“手工制作”活动主题项目有:陶艺制作、丝网化制作、航模拼装、中国结之平结等;“生存体验”模块开发的活动主题有“安全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安全、食品安全、狂犬病的预防等;“生活(家政)技能训练”活动主题项目有:包酿豆腐、手擀面、豆浆制作、做寿司等;“素质拓展”活动主题项目有:信任背摔、紧急逃生、盲人方阵、领袖风采、生命动力圈、坎坷人生路等。一系列拓展项目已经成为基地的精品课程,受到了参训师生的广泛好评。经过四年多的实践与摸索,武平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功能多元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满足了中小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总之,基地课程开发实质是一种立足学生全面需求,不断对课程实施特色打磨、动态丰富的完善过程。

四、确保基地活动常态开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基地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说必需的设施和场所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条件,那么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才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条件。

实践基地需要的是一些既有教师资格,又兼有其他专业技术资质的复合型教师。但一方面受编制、待遇、职称等问题的制约,使得基地在教师配备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基地教师在心理、思想上都表现出无法在基地“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大部分基地教师都是来自初中、小学各个学科,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甚少,有些教师仍没有摆脱学科课程思维,在活动过程中偏重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很多往往包办代替;不少教师没有重点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或深层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而在刻意追求表面的所谓收获感言……这些都令基地活动开展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影响到基地生存和发展。因此基地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我们要立足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养。一是充分发挥省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对教师的转岗培训、综合实践活动理论通识培训,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求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之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等,让其尽快进入角色。二是注重教师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中共同提高。实践课程遵循从“个人撰写—集体交流—修改完善—课堂试行”的流程反复论证,通过岗位练兵“轮换主讲,角色互换,相互点评”的形式,使教师在活动中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要求教师坚持活动反思,重点反思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否与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相违背等,使活动的指导更有效。四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要有计划选派年轻教师参加学习,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要肩负起培训本校老师的重任。五是重视基地外师资网络的构建。尤其要形成大学生志愿者、兼职指导教师、有专长民间艺人的师资网络。如:为搞好军事类的实践活动,基地精选思想素质好、军事素质优、奉献精神强的退伍军人担任军事教官,提高军事课程的质量。

当前,基地建设者们并没有因资源的较为集中、硬件的较大投入而沾沾自喜,而是立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注于自身的课程建设及活动的高水平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发展,既要有教育行政的强力推动,还要有骨干教研团队的示范引领,更要有一线教师的探索努力。

[1]邹开煌.求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之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查立舫.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定位思考[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3(6).

[3]郭元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3(6).

[4]冯京广.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基地”模式探索[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4(7).

[5]张宇敏,吴晓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4(7).

[6]李小平.创建全国示范实践基地,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4(1).

[7]黄大龙.科学规划 智慧引领 实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基地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