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与实践的探析

2015-04-18林丹丹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潘先生博士生培养目标

林丹丹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潘懋元先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活跃在学术一线。潘先生治学观念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将高等教育学看作一门服务于实践的学科。他一直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思想,潘先生的高等教育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术研究[1]。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之后,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更是成为了国家领导人以及大众关心的话题。潘先生十分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不仅撰写了大量的相关学术文章,还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去探索人才培养的规律。

一、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的主要内容

潘懋元先生认为,“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仅是一种现象,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问题来进行思考。而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核心在于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的进一步沉思[2]。

1.确定人才培养理念

潘懋元先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呈现出全面而丰富的科学性。作为博士生导师,潘先生已经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博士。潘先生认为,博士生在治学上需要追求“深入浅出”和“由博返约”。“深入浅出”指的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深入浅出”是对学习深度的要求,“由博返约”则是对博士生学习广度提出的期待。博士生需要在充分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对看似杂乱无章的学习材料进行融会贯通的思考,探究其中蕴含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而导师在博士生学习方面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条件以帮助学生成才,而非让学生亦步亦趋跟随导师,以致消磨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

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潘懋元先生对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宏观发展方向上,从单一化到多样化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必然趋势。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出现是大势所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尤应重视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

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潘懋元先生都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潘先生在每年迎接新生时总会提及的一句话。他认为导师对于博士生的指导,重要的是方法上的指引、点拨以及人格上的影响,在具体的专业上应该放手让博士生自行探索。导师应该尊重博士生的学术观点与学术见解,不必要求学生的观点与导师一致,否则会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4]。他的人才培养理念对于当今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2.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潘懋元先生认为,培养目标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需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尽管如此,在宏观要求上,潘先生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符合以下要求:(1)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2)符合高等教育的性质并能实现高等教育的任务;(3)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并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要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衔接并涵盖或基本涵盖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育。以上四点是在宏观上对培养目标提出的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高与专的培养目标要求。而在具体制定培养目标时,由于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各层次、各类型的高等学校以及不同的系科,还需制定更为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而各层次、各科类的培养目标应当由各高等学校、各学科结合实际情况单独或联合制定。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行修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5]。

高等教育具有三个层次,即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之间既有一定的连贯性,也有着明确的相异性。潘懋元先生认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和初步的科研训练,成为某一专业的专门人才;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和有指导的科研活动,使之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某一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自主的科研活动,表明其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并能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某一学科的领军人才。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培养系统。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不但满足了不同的人才需求,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各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进一步分类和定位,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或国家发展的人才需求。潘先生所提出的“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带头人”一系列的培养目标,清楚地阐明了各个层次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需达到的水平,对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选拔培养对象

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潘懋元先生主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且认为“成功与否,端赖选才”[5]。本科的培养对象由统一的高考成绩决定,较少有其他评判方法。潘先生认为,在硕士生的选拔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而非仅以简单的考试成绩论英雄。关于博士生的选拔标准,潘先生认为,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报考动机有一定的了解,选拔的学生必须对本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事业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气[6]。了解考生具备的理论基础、研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是选拔博士生区别于本科生及硕士生统一标准考试的核心要求。科学研究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脑力活动及耐心。它也不是一件能够轻易扬名的事情,时常表现出来的工作形式是一人一桌几本书而已。甘于这种寂寞单调的生活不仅是一时的决心,更加需要的是勇气。

二、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的特点

1.科学性:针对不同层次、类别的思考

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多层次、多类别的特点,并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脱离具体的实际情况谈目标,目标的制定将失去其本应有的指导意义,而变成了大空话。在培养途径方面,不同人才的教学方法、培养措施也各有侧重。潘先生认为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培养高等学校师资还是科研人员或应用型专门人才,都应该掌握比较宽厚的基本理论,但是不需要统一要求学习深度。而学位课程,可以是学科性或工程技术性,以及按照知识“模块”来组织某一专门领域的综合课程也是可取的[9]。总体要求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的对象以及目标来选择各自合适的培养方法。而自学考试者的培养途径主要在于其自学能力,潘先生同样为自学考试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指导,例如制定学习计划、着重理解、多思少背等[7]。

2.实践性: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

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能够紧密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经验来提出一系列的相关理论与观点。潘先生从教长达七十余载,风雨兼程,从未停止过在育人路上的脚步,而他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从中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方法与思想。例如,潘先生结合教学工作,创新出了一套由学生选择专题进行一番研究及准备后为其他同学上课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研究—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也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潘先生提出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编订体系教材的思想,来源于其发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为缺乏合适的教材而产生的苦恼。潘先生的任何看法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最终应用到实践中去。他正如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树,从土壤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3.开放性:向其他国家借鉴经验

开放性是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思想的另一特点。潘先生在思考人才培养问题时,并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积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向其他国家借鉴成熟的经验。例如关于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潘先生看到国外有的学校所采用的“夹心饼干”式的学习计划,即学习与实践交叉进行的培养模式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8]。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潘先生不仅看到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也看到了世界各国化解高层次专门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所产生的矛盾的成功经验。潘先生认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将其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思想。关于高等教育引入竞争机制,他认为引入竞争机制的实质意义是高等教育培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社会中具有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深化的要求[12]。此外,潘先生也强调学习其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向发达国家借鉴先进之处是必要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9]。由此,潘先生曾考察了菲律宾、泰国等近邻国家的高等教育并撰写论文,为学界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开放性让潘先生的人才培养思想历久弥新。

三、潘懋元先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1.动态的课程教学

潘懋元先生自60岁起从事高等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开设了数门课程,如“高等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学专题讲座”等。这些课程分别从历史、现状、专题等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学习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视野,无论是初入高教领域的学子,还是已从业多年的资深学者,都能够在潘先生的课程中汲取到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如今,94岁高龄的潘先生仍活跃于讲台,为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

在教学方法上,潘懋元先生也有所创新。潘先生作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以指导者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及课后点评等。潘先生对博士生提出了课堂教学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因此,每次学生上台讲课,潘先生都会要求全程录像,让学生回去以后反复观看,发现自身讲课的不足,以便今后改正和提高。这种实践经历对于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非常宝贵的。站上讲台,感受教学的滋味,体验从备课到讲课的整个流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潘懋元先生的教学是动态的,具有建构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以“高等教育学专题讲座”这门课程为例,潘先生结合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及前沿问题,为学生提供专题选择范围,并且每年都会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调整。在教学方法方面,潘先生鼓励同学之间对上台讲课的表现进行互评,可以发表任何关于讲课内容或是方式的评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巧,而在课后研究自己的讲课视频,也是一个通过反复观察、不断反思以求得进步的过程。

2.丰富的学术交流

硕士生、博士生与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点在于,研究生的学习更加强调学术活动的开展与参与。因为硕士生是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博士生更是学科的带头人,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高要求。在校内,潘懋元先生为学生提供了两周一次的学术例会,这个平台是为全院师生准备的,不仅是教师,研究院的学生同样可以站上讲台展示个人的学术研究。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报告题目,但要以近期学术研究为主。在报告之后,接受来自师生的提问并进行讨论。师生的意见对于报告人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参考,有助于其研究的深入。特别要提到的是,每周六晚上在潘先生家中举行的学术沙龙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每次沙龙都有一定的主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进行热烈的学术讨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其他教师传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各自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提供了师生交流与讨论的机会。潘先生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通过参与学术会议,与其他学者交流,从而拓宽研究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但是,潘先生要求学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之后才出去交流,他认为这样的交流才有针对性,也更有意义。

3.严谨的实践调研

潘懋元先生十分注重调研工作,他几乎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到各地院校进行调研。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亮点,潘先生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潘先生对院校开展调研工作,无论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只要是在某一方面独具特色,都是他的调研内容。潘先生要求学生先确定调研主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调研。因此调研前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对调研学校进行充分的了解,更需要拟定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以保证在调研过程中能够全面有效地获取资料。尽管实地调研一般仅持续一周左右,但是工作量很大,主要有与学校各类成员进行座谈、实地考察实习基地、体验课堂教学等。因为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使得调研工作的效率以及获取资料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调研结束后,学生需要将所获材料信息进行汇总,撰写报告。除了为院里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以外,还需要为调研院校提供一份反馈材料,以供这些院校的领导参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对于学生而言,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报告的整个过程,都是弥足珍贵的学习经历。一方面,通过现状调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深刻了解,使学习过程更加“接地气”,让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扎根于现实中;另一方面,调研过程运用了诸如文献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学生进一步提高了研究方法的使用技巧。这些都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符合潘懋元先生将学生当作“准研究者”来培养的预期。

[1]熊建辉.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J].世界教育信息,2012(2):4-10.

[2]张应强.像潘懋元那样做高等教育学大学问[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1(23):2.

[3]潘懋元.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生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学报,1986(3):19-22.

[4]潘懋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J].医学教育探索,2006(10):893-901.

[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0-73.

[6]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2.

[7]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三[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引进竞争机制 重视能力培养[N].光明日报,1988-06-08.

[9]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四[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3.

猜你喜欢

潘先生博士生培养目标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白之年
良师益友潘懋元先生
——记我与潘懋元先生交往的点滴小事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知识分子的真伪性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