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格案”平反报道策划心路

2015-04-18姜锦铭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呼格每日电讯重审

在“呼格案”的重审改判无罪的漫漫路途上,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老师可以说居功至伟,《新华每日电讯》(简称每日电讯)独家约请汤计老师完整自述了9年撰写5篇内参持续跟踪推动此案重审的曲折历程。2014年11月28日,每日电讯“草地周刊”和评论部联动,同天推出深度报道《为呼格案奔走9年,我一直相信正义等得到》和评论《心怀法制信仰,正义终将抵达》。稿件在纸媒、“草地周刊”和“新华视点”以及新华社《我报道》的微信公号上反响热烈,超出我们的预料。大家纷纷点赞,为新华社记者对良知的坚守叫好。业界也认为“新闻界需要汤计这样的记者提振士气”。

回顾这组报道的策划始末,让人记忆犹新。2014年10月30日,“呼格案”将重审的消息引发全国关注。随后有社外媒体开始追溯案件的来龙去脉并将目光投向汤计老师。“草地周刊”有一个栏目“闻所未文”,宗旨是让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和采写体会,字数1500左右。本来是想邀请汤计老师写个简短的文字介绍跟踪“呼格案”的历程,每日电讯总编辑方立新大胆决策,说让汤计老师放开写,一个版甚至更多都可以,每日电讯就应该为这种事呼吁,为这样有良知有新闻理想的记者提供舞台。方总还和内蒙古分社领导就汤计老师写稿事宜进一步沟通。

现在看,推动“呼格案”平反的人都是功臣,都是英雄,可是倒退一年,这可是冒风险的事,虽然很多人确信平反只是时间问题,但前路依旧茫茫。即使到了即将重审的阶段,也有一阵子是不可随便报道的。我们在等待,没多长时间,终于传来案件重审的消息,这显然是机会。

2014年12月22日,汤计老师做客每日电讯,方总在微信上留言:我们相谈颇为投机,印象最深有四:一、他非常感谢每日电讯反复动员,让他打消顾虑,最终他自己通过每日电讯讲述为“呼格案”奔走9年的经历,没想到报道刊发后影响那么大,他以后要更多地用好每日电讯这个平台;二、他强烈认为,记者的笔不能围着考核指挥棒转,不是用来挣工分的,应该是为了新闻理想奋笔疾书;三、面对不公不义,一定要坚信正义等得到,但必须讲策略,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四、一些舆论对政法委有误解,至少就“呼格案”平反来看,政法委的作用是积极的。

汤计老师在微信上回应:感谢方总,感谢你的坚持。没想到会成为微信圈的热帖。这篇文章能在每日电讯刊发并配发评论,反映每日电讯总编的大胆创新、敢于发声,无疑,也激荡着社领导的心灵,呼唤着在人们心灵深处酣睡已久的良知醒来。

新华社北京分社视频栏目“真相”还就“呼格案”昭雪制作了专题节目,肖春飞老师在微信上的一段话道出了新华社同仁的心声:没错,我们遭遇着职业的困惑,常常有无力与沮丧感。但今天,我们能够从一位即将退休的新华社老记者身上,看到很多很多,比如恐惧以及对抗恐惧的努力与成果。这远不是一个温暖的年代,但我们总要向着温暖努力,让冤案昭雪,让老人甘心,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尽量避免人为的荼毒。新华社从来不刻意宣传自己的记者,在过去的时光中,有很多像汤计这样的新华社记者,即使他们的脊背被时间之鞭抽打得血肉模糊,却依然不肯弯一下腰,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职业污水淋漓的年代,国社的传统,前辈的坚守,给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12月24日,每日电讯“草地周刊”联合社团委邀请汤计老师作报告,新闻大厦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大家的情绪随着一名坚守一线报道30年的新华社老兵的讲述悲欢起伏,现场不时爆发由衷的掌声,晚辈们从汤计老师的良知坚守、斗智斗勇的职业经历受益良多。

12月26日,“草地周刊”封面刊出副总编辑谢锐佳撰写并拍摄的图文现场侧记《老汤的哽咽》,周刊微信公号刊出后(链接了汤计老师泪洒讲坛最感人一幕的视频),同样反响强烈。

每日电讯以刊发新华社通稿为基本职责,但原创稿件的缺乏也影响到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草地周刊”致力于补上这块短板,无论是报道和专栏,均追求独家首发。

我们相信,除了通稿、内参等的表达形式外,新华社记者还需要另一种表达:可以不那么考虑字数的约束;可以更多地描述细节,更多地讲故事,更多地专注人性;可以创造文体,追求个性的语言风格;可以把目光投射到好像不是“新闻”的事件上,这些事也许不是那么热点,但其蕴含的历史、人性、复杂性却是让人不能释怀的。“草地周刊”愿意不惜版面刊发此类作品。

无独有偶,河北省有一起与“呼格案”非常相似的“聂树斌案”:两个年轻人在同一个年代皆因为奸杀案被判死刑并迅速执行;同在2005年,“真凶”浮现;均有新华社记者的执着追问,前者有汤计老师,后者有原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商报》总编马云龙和记者范友峰。2014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异地复查。

随后,“草地周刊”记者专程赴石家庄采访聂树斌的母亲和姐姐、“聂树斌案”代理律师、马云龙和范友峰老师。12月19日,“草地周刊”刊发特约文章《聂树斌案从“铁案”到疑案的始末》。同期同版,“草地周刊”栏目“新闻考古”发表周刊记者吉玲撰写的评论《不止生命的代价》,为“聂案”纠错鼓与呼。

之前2014年8月29日,“草地周刊”栏目“新闻考古”还发表了记者李坤晟撰写的针对福建“念斌冤案”的述评《滚钉板的亲人》。我们一直在关注这类涉及公平正义以及人物命运的案例,我们有一点小心愿:希望我们的关注能使这社会更美好。

(作者系《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主编)

猜你喜欢

呼格每日电讯重审
重审新诗写作的难度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公平正义该有的样子
嫦娥五号将“打包”带回两公斤月壤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儿子因“杀人放火”入狱 母亲申诉23年后重审
我国司法鉴定证据规则的缺失及完善建议——基于呼格吉勒图案的反思
测谎仪协助平反“呼格冤案”
论“生活力”的教育思辨——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追溯和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