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大变身”
2015-04-18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游晓宏
◎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游晓宏
E时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大变身”
◎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游晓宏
本文结合校园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考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革新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创新;共享;培训;应用;提升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工作及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中蕴含着庞大的知识库,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学习方式日趋多样化。建设信息化校园,要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拓宽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高效性。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是校园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校园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改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一、以信息技术环境优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学校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工程,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全体老师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并大力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推进班班通条件下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做好三个环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1)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多数教师缺少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忽视了课前准备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很少照顾到学生的预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利用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空间、微信群或网络学习空间,将预习要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绝不仅仅是文字教材的复制品),方便学生预习,让学生在课前知道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2)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具前瞻性,尤其是理念更要适度超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这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好得多,三维目标的达成也会很轻松。(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可以实时交流沟通。通过家长QQ群、学生微信群和网络通信工具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知识拓展与延伸,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新型教学模式往往具有较强操作性。其中有些是教师现在已经在做的,而有些内容是经过教师理念的转变很快就能够实现的。只要积累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丰富经验,不断实践和摸索,就能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新模式。
二、以校本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为核心,共享教学资源
随着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完善,我校软件建设的重点逐渐从外购转入自主开发。目前我们学校已建成校本教学资源平台,教师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探索中,积极参与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的校本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并在校际间相互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一方面,学校引入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数学中国网”等教学网站,让教师们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将在线教育的优质资源充实到学校资源平台,全体教师资源共享,交流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优质资源生成的良性机制。学校安装录播教室,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录制,教师可以通过看自己教学的视频,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教研组还可以通过观看进行教研交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课、优质课和公开课等晒课活动,使学校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教师在开发、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交流共享,提高了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水平。教师通过集体电子备课,把设计好的电子教案上传到学校资源平台共享,以后老师需要用的时可直接下载,稍做调整就可以使用了,大大节省了重新设计的时间,释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资料的收集与整合,交流心得,探讨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的互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以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为驱动,提升教师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关系到信息化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一方面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鼓励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技术示范,骨干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体验到使用信息化教学的好处。学校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另一方面,学校把教师信息化教学纳入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师的资源优势,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校本培训,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1.集中培训:在多功能教室或计算机专用教室集中授课;2.自主学习:把课程的教学过程录成视频放在校园资源平台上,教师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自学;3.个别辅导:教师在办公电脑上操作有疑问的,请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到场随时随地用“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4.运用驱动:通过加强培训,教师会使用教学工具及常用教学软件,会制作微视频补充和拓展教学资源,养成使用“班班通”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习惯,这样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驱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变革,学校开展的导学式课堂逐步显示它的魅力。具体做法是:首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现代信息技术是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主要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而知识的建构、教学效率的提高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其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数字化”资源。每位教师要收集整合信息资源,把导学教案“数字化”,按照“直观、形象、启迪、省时”等原则,将信息资源、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授课前制作的导学案,包含预习重点、问题引领、方法提示等,学生预习有了方向和方法,课堂教学就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再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它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拓展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学校将老师的导学教案发布在校园资源平台上,或者放在家长群中,通过网络让学生“带回家”,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导学内容,还可以在线与老师交流,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
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应以信息技术环境优化为基础,以校本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为驱动,创新教学模式,共享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素养,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的变革,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E时代,教育工作者搭乘信息技术这辆快车,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前行。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