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2015-04-18谢雨池
谢雨池
(吉林化工学院 团委,吉林 吉林 13202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谢雨池
(吉林化工学院 团委,吉林 吉林 13202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目前在很多高校和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是目前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又对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个人素质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迫在眉睫。而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模式,就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长远发展的新任务。通过对省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吉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对策,完善相应的服务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为高校培育德育人才提供更好更重要的平台。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它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基本特征。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但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仁爱理念一脉相承。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是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无偿是志愿服务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理想意愿;高尚、崇高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面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1]。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现状,笔者对省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吉林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自编调查问卷与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各高校13级、14级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共获得9 053个有效调查结果。结果组成为:有效纸质问卷3 798份;有效网络问卷4 793份;有效走访结果462个。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方面,63.8%的学生表示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余36.2%的学生表示未参与过;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的方面,有66.3%的同学表示期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荣得荣誉称号或奖励,有12.5%的同学是本着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观念参加志愿服务,还有21.2%的同学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涉及志愿服务内容方面,有64.5%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依旧以最传统的劳动方式为主,学生志愿者更希望志愿服务活动能与自己所学专业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含量;在涉及参与志愿服务方式方面,有59.6%的同学表示是学校团委组织,18.7%是由班级通知,11.7%学生自发组织,有少数是由老师组织;在问及到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有87.7%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对于志愿者的管理比较松散,处于“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无长效状态。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性较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了解志愿服务的本质与内涵,盲目的跟从参与志愿服务,从而导致能正确对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很少。相应奖励措施虽然大大的提高了参与人数,但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单纯,有的是为了评奖评优,有的是为了入党推优,利已主义明显、功利性较强,从本质上违背了志愿服务活动最初的目的。
(二) 大学生服务活动内容僵化,形式过于单一。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理应融合并灵活运用大学生较高的知识和技术。但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模板化,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等现象。有时甚至把志愿服务活动就变成了走形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缺乏可持续性,创新性不够。如此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就愈发明显,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也让志愿者无法得到相关技能锻炼与精神洗礼[2]。
(三) 团委组织,学生被动参与,缺少主动性。在现在的高校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活动组织流程都由团委包办。这样的形式虽然管理起来比较方便,造势比较大,参与的同学较多,但是普通学生只是响应号召被动参与,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流程办事,缺乏自主权和发言权。同时,被动的完成安排好的任务也严重的削弱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团委规定了具体的服务活动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权,也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惰性增强。另外虽然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较多,但人均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却较少,甚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未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3]。有的同学虽然参与了,但能自始至终坚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学却是少之又少。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在浪费时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对自己益处不大,因此不愿参与志愿服务。
(四) 志愿者缺少自主权,需求与建议无从表达。志愿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奉献自己的力量而服务大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组织者和参与者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的。每个人的愿望诉求都应得到回应。许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仅是因为志愿服务可以奉献社会、帮助他人,也因为在志愿活动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4]。很多学生满怀激情地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但是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得不到学习、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各种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打消了他们参与志愿的积极性,导致一部分学生在短期内很快退出志愿服务活动,甚至不再参与任何志愿服务活动现象的出现。
(五)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在部分高校由于领导对于志愿服务认识不够深入,因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未能进行长远统筹规划,没有科学的培养活动方案和系统的管理方式。一般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才召集志愿者进行培训。这样一来无论是在志愿服务的教育、志愿者的管理、志愿服务项目规划等方面都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与制度,从而不能将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三、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所谓的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制度的保障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宝贵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一) 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态度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宣传。通过大量的科学的宣传,将志愿服务的益处、意义、重要性宣传出去。让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愿、公益、无偿等特性有所掌握,使以“奉献、友爱”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就是要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志愿者心中,要让每一位志愿者读懂志愿服务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使广大学生这一志愿服务活动的源头活水更为清澈有力[5]。
(二) 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
高校志愿者组织要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制定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标准,不断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从管理方面来看,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前一定要进行严格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的岗前培训,同时用制度和奖励,激励青年志愿者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在志愿服务中要不断进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对志愿者培训后,要进行服务项目化运作机制,以突破以往的服务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的弊端。首先,项目制定,要根据志愿者服务内容的特点,建立活动项目组,以团委引导为主,小组制定方案的方式完成活动项目的选择以及活动方案的制定,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其次,项目管理,为确保活动质量,在活动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活动跟踪档案,档案里要清楚的反映出活动项目进展的影像资料和文字材料的全过程,并为今后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第三,项目考评,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考评体系,针对所进行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进行整体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
(三) 完善监督和奖励制度,规划志愿者服务发展方向
从管理志愿者角度来看,志愿服务监督和奖励制度的建立,能够确保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顺利开展。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实施激励或优惠政策,与志愿者不求回报的初衷并不想违背。相反奖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的一种褒奖,表达了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志愿服务监督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了更好的督促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从事的是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不认真完成,不严格监督,志愿服务水平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多数都能保证认真去完成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遵守纪律,用心去完成服务内容,但会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在服务中态度不够端正。所以,学校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对服务对象抽查反馈的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的监管,从而建立起大学生志愿者对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6]。
高校建立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是为了鼓励青年大学生踊跃的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当中去,更好的去发扬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实现自身价值。高校通过建立志愿者册登记制度,能够更详细的了解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同时也能更准确的记录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这样就确保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经历有准确的凭证,在评价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之时也有了准确的凭证,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组织发展、助学金申请、励志奖学金申请以及评奖、评优等工作中重视学生志愿服务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进而营造一种志愿服务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并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使志愿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成就感会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心甘情愿的让自己投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中来。因此,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建立奖励机制来进行辅助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和壮大志愿者队伍的基本保障。
(四) 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建自主管理新框架
志愿服务顾名思义是立志自愿的一种服务,是本着自主的精神原则来进行的一种服务,强制的要求就会使志愿活动变得不能自主管理,更是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宗旨。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主性。为此,可以建立完备的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以校团委为中枢,各学生组织、学生团体为枢纽,以广大师生间的联系为纽带,共同进行志愿服务建设[7]。同时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站,大学生广泛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由校团委统一规范与指导。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志愿者活动交流平台,让志愿者畅所欲言,分享每次志愿服务的心得,在深刻的心得当中使大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志愿服务产生长久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
四、结 语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力载体。本文通过对省内部分重点高校及吉林地区普通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系统的调研,从中汲取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体现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志愿服务事业良好、有序、长远的发展。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大学生实践的重要平台。志愿服务不仅为大学生 志愿者提供了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也使大学生在服务中得以实现自我自我成长、自我塑造。
[1] 刘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 .
[2] 周晓红.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与思考[J].学术交流,2012(9).
[3] 李焱,刘静,刘立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成才与就业,2010(4).
[4] 彭华民,陈学峰.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5] 鲁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6] 高洁.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5).
[7] 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ng-acting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XIE Yu-chi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has been supported by many colleges,universit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It is a representation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society.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is of great social value,which not on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but also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quality.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acting mechanism is urgent.And how to build the long-act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has become a new task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is made in colleges in Jilin province.And the paper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formulates countermeasures,establishes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ersonnel.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long-acting mechanism
2015-09-10
谢雨池(1985-),吉林白城人,吉林化工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1007-2853(2015)10-0070-04
G 641
A
10.16039/j.cnki.cn22-1249.2015.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