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实录
2015-04-17李金文
李金文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
师:写一个人很有学问都用哪些词呢?
生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饱读诗书,学贯中西……
师:你说的这些词,都是你烂熟于心的,也是人们常会在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时想到的一些套语滥调,这种现象在课文中说近代文艺心理学家称它为……
生(齐):套版反应。
师:作者对这种“反应”所持的态度是……
生(齐):反对。
师:那么作者赞成什么呢?
生(部分):咬文嚼字。
师:有些同学好像有疑惑。你来说说你的困惑之处。
生2:我查了工具书,咬文嚼字是一个贬义词,作者怎么会赞成呢?
师:做学问得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我们为他鼓掌。哪位同学能解除他的困惑?
生3:从文章最后一段看,作者认为咬文嚼字是有道理的,并且说是运用文字应有的一种谨严精神,所以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咬文嚼字”不是一个贬义词,作者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师:你的分析很有见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贬词褒用,“贬词褒用”虽不常见,但却更具表现力。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是如何咬文嚼字的。(PPT展示)
阅读课文前五段,看看美学大师朱光潜是如何咬文嚼字的?具体要求:①找出文中所举的例子;②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或说明了什么道理);③时间8分钟(独立思考4分钟,小组合作交流4分钟)。
师:时间到。第一、第二小组展示一下你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略)
师:两个小组都概括得不错,可若是我们“咬文嚼字”一番,比一比高低呢?
生4:我认为第二小组更胜出一筹。从实例的概括来看,第二小组更为简洁精炼,从说明的道理来看,“简繁”“字眼”与“字数”“用字”相比,更有语言的韵味。
师:看来同学们也开始学着咬文嚼字了!(生笑)那好,学以致用嘛,现在就让我们也试着“咬一咬”“嚼一嚼”!
二、选中教学延练点,提升能力
师PPT展示:
1轻风(摇/舞/扶)细柳,淡月(映/隐/失)梅花。
你更喜欢用哪一个字?说说喜欢的理由。
2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齐己《早梅》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一、数)
3(林冲)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施耐庵《水浒传》第10回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最好?(紧、大、急)
具体要求:①每小组任选两例探究;②用时8分钟。
师:时间到。各小组展示一下你们“合作探究”的成果。(略)
师:同学们“咬”得很到位,“嚼”得也很精准。实际上,正如作者所言:“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作为苦吟派诗人的代表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这般咬文嚼字,美学大师尚且如此,对于正处于求知阶段的我们,更应该具备这种精神品质,因为只有这般咬文嚼字,才能让文字更加精准地传递出我们内心的情感。
三、选中教学拓展点,增加厚度
生看《咬文嚼字》课后习题二。
师:请同学们思考: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你是怎样看的?
生5:做学问我觉得还是“咬文嚼字”“固执”一些好,只有这样,才能把学问做深做透。
生6:我不赞同读书死抠字眼,因小失大,我觉得还是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才能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广。
生7:我觉得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不能说哪种方法好。譬如说:对于文科班的同学,读书还是“观其大略”一些好,只有这样才能有宽广的知识面;而对于理科班的同学,思考问题还是务求精准,要有谨言的治学态度,要培养一种属于理科生的思维品质,不求多,但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节课我们所说的“咬文嚼字”指的就是一种治学的谨严精神,要让自己的语言与思想情感高度吻合在一起;我们所说的“不求甚解”也不是不去深入思考,而是更注重“观其大略”后的博览群书。所以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在阅读时应区别对待。“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二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只是读书的两个不同阶段,两种不同方法而已,不应有优劣之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塔县中学(735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