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裕尔河双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种类状况及保护措施

2015-04-17赵君

防护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

赵君

(黑龙江乌裕尔河双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乌裕尔河双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种类状况及保护措施

赵君

(黑龙江乌裕尔河双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黑龙江依安乌裕尔河-双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处在松嫩平原依安县境内乌裕尔河、双阳河流域,许多芦苇、泡沼、草原、林地分布在保护区内,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东北区松辽平原亚区松嫩平原省。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脊椎动物6纲29目67科366种。圆口纲仅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的0.54%;鱼纲50种,占13.66%;两栖纲6种,占1.64%;爬行纲6种,占1.64%;鸟纲种类较多共265种,占71.1%;哺乳纲37种,占10.11%。

关键词脊椎动物;种类状况;保护措施;乌双河保护区

1脊椎动物概述

黑龙江依安乌裕尔河双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乌、双河自然保护区)处在松嫩平原依安县境内乌裕尔河、双阳河流域,许多芦苇、泡沼、草原、林地分布在保护区内,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东北区松辽平原亚区松嫩平原省。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脊椎动物6纲29目67科366种。圆口纲仅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的0.54%;鱼纲50种,占13.66%;两栖纲6种,占1.64%;爬行纲6种,占1.64%;鸟纲种类较多共265种,占71.1%;哺乳纲37种,占10.11%。保护区共366种脊椎动物,占黑龙江省脊椎动物及全国脊椎动物的61.6%和6.9%;其中鱼类占49.1%和1.85%;两栖纲占50.0%和2.4%;爬行纲占40.0%和1.6%;鸟纲占71.1%和22.3%;哺乳纲占42.1%和5.8%。

2脊椎动物种类状况

2.1 鸟类资源

自然保护区地势平坦,泡沼众多,有大面积的湿地植物群落和灌丛、农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隐蔽场所。鸟类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水鸟种类数量均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有鸟类17目48科265种,占全省鸟类的71.1%。在鸟类组成上季节性变化大,春秋季节鸟类组成十分丰富。而夏季相对较少,冬季则显得简单。在265种鸟类中,夏候鸟占多数,为151种,占保护区鸟类的56.98%[1];旅鸟90种占33.96%;冬候鸟11种占4.15%和留鸟13种占4.91%。非雀形目鸟类111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1.88%[2]。

2.2 兽类资源

综合历史文献和调查分析确认,黑龙江乌、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兽类5目12科37种,占黑龙江省兽类总种数的43.19%,其中啮齿目种类较多,占该区兽类总数的37.1%,食虫目、食肉目和翼手目所占比例亦较高。

兽类区系组成中除狼(Canislupus)、黄鼬(Mustelasibirica)等一些广布种分布到本区外,某些属于温带草原或半荒漠的动物,如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等侵入到本区。麝鼠(Ondatrazibenthica)和东方田鼠在依安乌、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某些水域、沼泽成为常见种,是重要的毛皮兽之一。食虫目中的小鼩鼱 (Sorexminutushyojironis)和食肉目中的狗獾(Melesmelesamurensis)分布向北延伸,在黑龙江依安乌、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境内较为常见。

温旱型动物和温湿型动物共同特点是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农田生境,其中草兔(Lepuscapensis)、东北鼢鼠(Myospalaxpsilurus)主要栖息在丘陵、草地以及农田中,是该区的优势种类。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伴入种类,分布广。

主要珍稀兽类有艾鼬、香鼬、黄鼬、赤狐、貉。

2.3 鱼类资源

黑龙江依安乌、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域中,共有鱼类52种,分别隶属于9科。本区大多为定居鱼类,如鲶、鲤鱼、鲫鱼、麦穗鱼、葛氏鲈塘鳢等。优势种类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有38种,占鱼类总数的73.07%,为最多;鳅科(Cobitidae)有3种,鲿科(Bagridae)、鲑科(Salmonidae)、鲶科(Siluridae)和七鳃鳗科(Petromyzonidae)各2种;狗鱼科(Esocidae)、鳢科(Channidae)、塘鳢科(Eleotridae)、鮨科(Serranidae)各1种。

黑龙江依安乌、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以鲤科鱼类数量最多,比例大,鳅科鱼类次之,这与我国内陆水域鱼类分布特点是一致的。

2.4 两栖、爬行类

两栖爬行类动物较少,全区仅有两栖类动物2目4科6种,包括小鲵科的北极鲵、蟾蜍科的花背蟾蜍和中华蟾蜍、雨蛙科的无斑雨蛙、蛙科的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爬行类动物有3目4科6种,包括鳖科的鳖、蜥蜴科的丽斑麻蜥、游蛇科的黄脊游蛇和白条锦蛇及虎斑游蛇、蝰科的日本腹。

3保护区脊椎动物保护措施

补充种源,增加种群数量。大力开展对野生珍稀、经济动物的保护、繁殖、招引等工作。

弥补动物生境条件不足。在实验区中采用营林措施和营林用火措施,为野生动物增加食物来源。也可以有意识地种植饲料作物和建立池塘。

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及加强对病、伤野生动物有效救护。在保护区内保护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保护好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环境,减少干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环境。规划建立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

加强保护区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收缴保护区内和周边居民持有的猎枪、猎具等,打击偷猎、下套投饵、设陷阱等伤害野生动物行为,保护野生动物安全;对伤害、偷猎野生动物行为做出及时处理。

对居民生产区域、道路建设区域的建设与生产进行监控。减少对保护区湿地的占用,禁止破坏植被的行为。

定期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建立档案,补充已编制的动植物名录,掌握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变化情况,为制定保护计划、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定期观测鸟类迁徙。观测候鸟的迁徙动态、繁殖候鸟的迁入、迁出的时间以及种群数量,过境旅鸟的种类、数量和过境停歇时间,掌握候鸟迁徙规律。并在科研中心建鸟类环志站。

整顿野生动植物市场。在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配合下,整顿经营市场,禁止出售、收购、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禁止乱砍滥伐,坚持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如板报、宣传画、电视、录像、标语等形式,结合每年的“爱鸟周”和“爱护动物月”活动,广泛地开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认识,调动保护区周边社区共同保护的积极性。形成“保护野生动植物人人有责”“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4-415

[2]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7-169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5.041

作者简介:赵君(1968-),男,黑龙江依安人,大学,助理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7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5-0101-01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初探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现代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浅谈智能化电能表的数据安全及保护措施
十四师一牧场天然草原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浅谈10kV配电室高低压开关选择及保护措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