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谈
2015-04-17涂永华
涂永华
(永安市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永安 366000)
为有源头活水来
——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谈
涂永华
(永安市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永安 366000)
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立足生活、提炼生活、实践生活,引导学生悟新得、出真知、显智慧,把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推理、演算过程转化为形象、具体、应用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引导;推理;灵感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高度的抽象性。生活是形象、具体、应用的表现,它具有直观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二者有效地结合,即把数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这样的数学教学有生活的土壤为依托,才有可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才能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合理有效引入数学、理解数学、分析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立足生活——引导悟新得
在《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如下教学情景和问题:“老师有个亲戚要买套房子,发现“奥体国际”小区和“金色蓝庭”小区打折方法不同。“奥体国际”小区标新房九折大酬宾,而“金色蓝庭”小区标着购新房存1万送5万优惠,老师要带亲戚去哪个小区买新房更合算?”学生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想做老师的生活助手,积极思考、分析老师的问题,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去打九折大酬宾的“奥体国际”小区买更合算;
生2:要到存1万送5万的“金色蓝庭”去买,存1万送5万的实惠多一些;
生3:那要先看看两个小区新房同楼层的平方米单价是多少,还要充分考虑存1万送5万当中1平方米可以优惠多少钱,九折优惠后每平方米是多少钱。
……
以上学生的见解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即认知基础。教师要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来解决这一数学问题:奥体国际小区中的九折酬宾就是现在一平方米的单价是原来的90%,学生很容易就算出现在的单价;而金色蓝庭小区中的存1万送5万,就是在总价中减少5万元,只要把原价减5万的差再除以原价就可以算出降价百分之几。教师将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自然引入新知的学习,既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也训练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再认识。教师巧妙地把生活实际问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即把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成功地引入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辨析答案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学生学习应用题也就不感到枯燥,参与度明显提高,自然这样的课堂效果也添色不少。学生从生活中悟出事理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温故悟新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提炼生活——探究出真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果教师让学生抽象地讲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虽然能够有效地加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学生不能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融入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的形成,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提升能力。
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张师傅和李师傅分别是某城市公交车1路车和5路车驾驶员,一天有一位朋友让张师傅当面交一份重要材料给李师傅,这天两位师傅在车站共同出发的时间是8点正,可是张师傅8点却把这事给忘了,张师傅开1号车要40分钟一个来回,李师傅开5路车要1个小时(即60分钟)一个来回,上午几点钟张师傅才能把重要材料当面交给李师傅?面对着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有个学生说:“先在一张纸上分别依次列出张师傅和李师傅一天内到公交车站的时间,就能清楚地得出多久之后两车又同时在车站发车,张师傅就可以把重要材料当面交给李师傅了。”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分别写出:
张师傅在车站的时间:8∶00 8∶40 9∶20 10∶00 10∶40 11∶20 12∶00
李师傅在车站的时间:8∶00 9∶00 10∶00 11∶00 12∶00
他们同时在车站的时间是:8∶00 10∶00 12∶00。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两位师傅都在车站的时间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发现:张师傅在车站的时间是40的倍数;李师傅在车站的时间是60的倍数。这样教学虽然花的时间会多一点,但学生在推算两位师傅同时在车站的时间时,有效地经历了公倍数推理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的学科魅力,学生就能自主地理解“公倍数”的概念与生活运用意识,将数学问题融入于生活中。
三、实践生活——灵感显智慧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使学习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欲望的满足。在新知学完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让“数学之车”行驶在“生活之轨”上,学生可迸发出创造的灵感,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认识和掌握圆的特征和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圆的知识有效结合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师:建筑工人要在十字路口的街道中间修筑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大转盘,施工前事先怎样确定圆的位置?
生:做一个能够画直径20米的大圆规。(全班同学大笑)
师:这是很现实的想法,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探究后汇报)
生:找一根长度10的绳子和一根可以插在地上的木棒,先确定好圆心,末端用一支可画线的笔绕着圆心画一圈,就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大圆了。(全班同学鼓掌)
师:方法很好,能够把圆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和推广。这样的教学,让人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表现出学生的聪明和智慧。学生生活的元素是数学教学的不竭源泉。教学中教师应予以关注、挖掘和利用。通过关注生活、提炼生活、实践生活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从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1]徐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2]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2013(2).
[3]林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2(1).
2014-11-25
涂永华(1970- ),男,福建永安人,永安市第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G623.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087-02
1673-9884(2015)02-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