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困境与反思

2015-04-17蒋德鸿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蒋德鸿

(福建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001)

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困境与反思

蒋德鸿

(福建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001)

从社会转型宏观背景出发,在学校层面上对当前形势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借以探讨中小学道德教育革新之路。

社会转型;道德困境;中小学道德教育

目前,中国正处于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剧烈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转型,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中小学校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主要基地,面对道德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突破重重困境,引领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树立崇高道德理想是中小学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新环境

(一)价值文化多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打破以往的封闭状态,逐步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快速涌入中国,形成以自由、平等、竞争、民主思想为核心的新文化思潮,推动社会价值文化多元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冲突的根源在于价值标准的选择。[2]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价值追求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原则和奉献精神,价值观是一元的。随着社会改革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逐步繁荣,社会开放程度有着显著提升,社会的包容性与存异能力也空前增长,多元价值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接受,社会价值追求逐渐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兼容并包的社会氛围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价值观念冲突普遍存在。

(二)功利本位主义抬头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生活资料与精神文化体验,与此同时,功利本位主义迅速抬头进一步引发了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加重视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同时,人们对主体性的诉求也达到新的高度。许多人的行为选择开始偏重效用和实惠,一味讲究功利性和实效性,强调物质回报。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道德修养的提升,甚至通过违背道德原则的手段来实现个人目的。他们惯常以社会主流的借口来掩饰人性的堕落,以法不责众的思想来逃避道德的谴责。现代社会对主体性的过度强调最终导致了个人本位价值偏转严重,社会行为功利化倾向加剧,社会道德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三)传统伦理道德边缘化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一套为封建制度服务的道德体系,源远流长,流传至今。传统道德文化注重个体灵魂的修炼、操守的修养,提倡仁爱、正直、诚实、奉献等道德品质,倡导非功利思想,重视人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人们对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态的憧憬与向往,这些都是悠久历史长河中先贤前辈留下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但是,传统道德中过分轻个体、重群体的道德思想与当今社会重民权、强调个体权益的社情国情存在冲突,与公民自我主体意识诉求存在对立,其在追求精英式的圣人道德的同时,忽视了道德作为公共领域规范定然存在的结构层次差别,受众群体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与当今社会推广普世道德、庶民道德的形势格格不入。人们在抛弃传统道德落后消极因素的同时也将其中蕴含的合理成分一并抛弃,最终导致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四)科技进步助推思想解放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用以传播信息的媒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论是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态的普及,还是以互联网与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的推广,都将现代社会引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轻松获取各类资讯,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前沿动态,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缩短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开拓了人的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众多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文化的融合与智慧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全社会成员能够更全面、客观、清晰地认识世界,进而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自我意识。

二、中小学道德教育困境反思

(一)道德教育内容空洞化

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能够遵守既定的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道德教育内容不能脱离当前社会实际,核心在于适应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因此,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转型势必要求道德内容产生相应的变化。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源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精神,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典型的崇高特征。这种以圣人品质为模板的道德要求把道德摆在一个神圣的地位,使道德教育成为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目标,尤其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缺乏社会示范与精神氛围,导致道德教育内容显得空洞说教,缺少说服力,不符合道德教育广而告之,普惠大众的教化目的。同时,当前的德育课程渗透了太多的政治色彩,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使教育对象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易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曲解道德教育的实质内涵。如今,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空洞的教育内容缺乏情感代入体验与信念理想的塑造,难以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学生自由、奔放的认知成长,缺乏情感代入体验与信念理想的塑造,导致道德教育结果重形式轻内涵,重灌输轻引导,效果差强人意。

(二)道德教育过程简单化

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依旧重视强制性的知识记忆,基本沿袭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模式,注重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掌握,忽视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道德行为的养成,强调外部约束与管理,忽视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割裂了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的关联,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导致道德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变革相分离,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相脱节。道德教育的教条化、抽象化,导致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无法与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无法切实领会道德教育的意义与需要,道德教育陷入重形式轻内涵,重灌输轻引导的误区,容易青少年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精神厌倦并对道德目标产生排斥,最终造成道德教育对象与目标间的对立,道德教育效果与预期的偏差。

(三)道德教育对象复杂化

随着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逐渐普遍化与细微化,信息的急剧膨胀使人们能轻易地接触海量的社会资讯,迅速开阔视野。同时,大量的不良信息充斥各类媒体、网络,造成信息环境的污染,使信息环境更加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性格成长丰富多样,思想观念自由开放,人格发展表现得更加复杂。中小学注重统一性的道德教育逐渐难以调和教育对象日益显著的个体差异,以简单的教育模式应对复杂的教育对象,道德教育自然难有成效。

(四)道德教育主体功利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心的浮躁与鼓动,形成追逐利益,注重结果速成的行为模式,带来的功利化价值观也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尤其是以知识教育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尤为严重。在中小学教育中,为应对升学压力,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教育过程,只重结果,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人格缺失的“读书人”,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宗旨抛诸脑后。中小学教育的功利化直接造成与升学无紧要关系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与轻视,逐渐被边缘化,同时,功利化的教育也造就了功利化的教师,许多教师在道德教育上应付了事,在自身道德修养上松弛懈怠,难以为学生道德人格的构建产生有益示范与引导。

(五)道德教育联动脱节

现代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应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筹结合。道德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中小学教育更是处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目前中小学德育阵地还主要集中在学校,家庭与学校在青少年德育方面还未建立相关联动机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易出现分离甚至产生偏差,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构建青少年道德教育基础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思想引导。如果家庭与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继续脱节,青少年在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构建上或许可能因为存在的教育分歧而动摇。

三、中小学道德教育路径探索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正处在革故鼎新的历史阶段,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严峻挑战。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也引发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新思想新潮流的蔓延加速了社会道德转型的需要。互联网信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开拓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对学生教育引导的重任。道德教育是一项基础长远的社会使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正处于人格塑造与价值观构建关键阶段的青少年提供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因此,如何基于现有环境探索合理有效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投入

从当前社会形势来看,中小学道德教育仍处于较为放任的状态,缺乏科学规划与系统指导,道德教育仅被作为末位教学任务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主要场所,在道德教育上流于形式,在校园道德文化的构建上疏于重视,在青少年学生道德意识成长上缺乏引领,必然对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社会转型背景下,面对青少年道德问题愈发凸显的现状,学校要肩负起引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就必须开始正视并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主要体现在投入上,这种投入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物质投入,更包含制度投入、文化投入。

物质是基础,也是保障,用充足的物质投入保障德育开展,用丰富的教学设施强化德育手段,奠定教育教学基础,为道德教育提供坚强后盾。通过制定德育预算,设立专项德育经费,对道德教育相关设施设备购置,项目活动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制度是主体,也是核心。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德育模式,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德育形态,确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纠正大环境下轻视道德教育的不良风气。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组织德育工作例会、年会总结阶段成果并提出新计划、新要求;注重完善奖惩机制,激励与惩罚并举;设立德育课题,鼓励科研创新等。文化是灵魂,也是传承。用浓厚的道德氛围营造德育环境,用鲜明的校园文化构建德育特色,将道德理念与学校文化深度糅合,形成具有道德精神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采用含道德符号的各种元素融入校园环境,营造处处可见的道德精神,设置道德文化宣传栏,定期举办道德周、道德月活动集中宣传道德精神开展相关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讲座,使师生常受道德文化熏陶。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真正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重要规划,将道德教育与学识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中小学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丰富德育形式

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面对新时期各种新变化与新特征,急需对传统的以灌输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机制进行革新。[3]既然是学校教育,就必然无法脱离课程教学的范畴,道德教育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问题的关键很大程度取决于德育课程的设置。在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普遍单调枯燥的现实背景下,以丰富的德育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感染力,彻底改变中小学道德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形成以实践、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德育课程的优化应具有层次性,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体验三个层面予以丰富。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与现实性,务必贴近学生生活,将道德理论与生活案例结合起来,使道德教育更接地气,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区离,还原道德教育单纯的教化思想。教学方式的革新应突破传统封闭的教学环境,以更为开放自由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体会道德内涵。教师授课应饱含热情,摆正心态,将道德教育视为高尚使命。注重互动与交流,改变以往严肃沉闷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讨学习,使道德思想内化于心。学习体验的深化应建立在充分的道德实践基础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在一系列道德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要产生实际效果,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形式上,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教学丰富学习体验,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出真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开展道德活动,以实践参与的方式强化道德体验,感受道德行为令人愉悦、满足的精神回馈,帮助青少年理解道德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引导人们自觉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个人修养,使学生自发将道德行为逐渐由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实现道德主体的化知为德,化德为行。

(三)注重学校、家庭的道德教育联动

家是孩子启蒙的摇篮,是最具有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地方。家庭教育潜移默化且深具影响,它与学校教育一体两面,分别主导着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因其受众对象单一,能够充分顾及到教育对象的具体特征与个性化成长,是学校教育强有力的支持与补充。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不能只是片面强调学校的教育职责,同样不可忽视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道德教育要从学校延伸入家庭,首先应扭转家长单纯追求应试效果的功利性心理,可以通过宣讲会等形式阐明道德教育的深层内涵与长远效应,帮助其正确认识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其次学校要向家庭传输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通过发放德育资料,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使家长对道德教育有进一步了解,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身及孩子言行举止,在纠正自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家庭道德环境。最后,学校与家庭应建立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传递反馈信息,鼓励各家庭分享德育成果与感悟,探讨交流相关经验,形成家、校德育联动长效机制,并将这种模式固定化与常态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关爱缺失,学校则应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主动承担部分家庭职责,更多地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纠正他们行为的偏差,帮助他们走好人生中重要的一步。此外,通过建立校际联动机制,开展区域间的研讨交流活动,组织校际间教师、学生交流沟通,鼓励道德教育经验成果的分享,促进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四)将传统道德思想融入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处世之道的根本原则,是华夏子孙铭刻灵魂的精神烙印,我们不能随意抛弃这种文明的传承。发展道德教育,必须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让新一代的青少年了解祖国道德文化精神内蕴,深刻铭记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印记。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应隐含传承中华道德文化这一历史使命。历史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传统道德同样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要将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成分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将传统道德文化中积极向上,符合当前社会价值需要的道德精神继续弘扬。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不断挖掘仁爱、诚实、勇敢、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等道德品质,将其融入新时期社会道德要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同时,启迪和熏陶青少年学生,帮助他们确立道德追求,提升道德修养,树立道德理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道德教育所奉行的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要求,旧有的封闭型、单一型的教育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道德教育的新腾飞、新发展。事实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的挑战,只有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促进道德教育实现新提高与新突破。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菊霞.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观察[J].人民论坛,2013(11).

[3]杨亚凡,王杰康.社会转型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3(9).

2014-12-20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一般项目B类课题(2014YBB-33)

蒋德鸿(1988-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实习研究员。

G416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004-04

1673-9884(2015)02-0004-04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