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说教学的内容定位
2015-04-17王少莹
王少莹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初中小说教学的内容定位
王少莹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小说教学存在着模糊学段差异,淡化文体特征,套路先行,远离文本的内容取向等怪象。因此,在教学内容定位上,拟从把握少年小说的精神内容,关注可能被忽略的“风景”这两方面作重点探讨。
初中小说;教学怪象;内容定位
小说是典雅的词汇书,是生动的故事集,是完善人格修养、升华人生境界的文化载体,是初中学生积累文化底蕴的重要原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初中小说教学主要呈现了学生喜“看”而恶“学”,教师重“析”而轻“品”等教学现状。
一、小说教学怪象
(一)模糊学段差异
比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可看出,初、高中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关注不同对象的独特性,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份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2.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和作用;3.思考小说情节结构,体味小说充满哲理意味的结尾。教学重点: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体味小说充满哲理意味的结尾。
《祝福》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2.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同是鲁迅的作品,《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课文,《祝福》是人教版高一下册的课文。课文不同,学段不同,当然,教学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异。然而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却极为相似,都是紧扣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这样的目标设计现象应该说相当普遍。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航,长此以往,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学习兴趣就很难提起。
(二)淡化文体特征
初中阶段以主题为单元组织线索,小说并未单列,通常与其他体裁的篇目编排在一起,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成长的经历与体验为主题,《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与诗歌、散文、童话混在同一单元里,再加上文章本身的特点,常常被误读为散文。再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西蒙诺夫的《蜡烛》、孙犁的《芦花荡》、鲁迅的《社戏》等篇目,教学上往往不注重小说体裁特点,就以记叙文或散文处理。但“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虽然文体方面的学习不用过多,但也不能丢弃。
(三)文本未读,套路先行
小说有许多细微处能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例如鲁迅的小说大量采用艺术对比的手法,因此我们可以以“寻找变化”为突破口,揣摩作者用意。例如《故乡》中的故乡景色有哪些变化,闰土、杨二嫂有哪些变化;《孔乙己》的孔乙己出场和退场有哪些变化等等。但是,我们习惯采用小说教学“三步骤”(“三部曲”):1.梳理故事情节,包括内容概括,线索安排,结构设置等;2.分析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描写手法,性格分析,典型形象意义等;3.鉴赏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艺术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这样的结果是每每按部就班,导致教学程序化,同时也极易忽略那些能够表现人物内心或者作者写作意图的有意味的细微处。
这种“文本未读,套路先行”的情况已然成了小说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种囿于套路化的解读,使得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一句空话。不走近文本,学生就不可能有独特的体验;不走近文本,就不可能领略小说世界的精彩,就不可能经历另一种“人生”。
(四)远离文本的内容取向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错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传授知识的课。[1]
许多教师误读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将小说当作生活事件的记录来展开讨论。例如,在学习《失街亭》一课时,老师围绕“街亭的失守”主要设计三个问题:①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街亭失守,谁之过?③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实际上课堂的重点就成了战例分析报告。这样的课例在教学实践中不在少数。
二、初中小说教学的内容定位
小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因此我们要更新小说观念,回归文本教学。教学上的总体基调是:以审美为出发点,多一些人文精神的感悟,少一些主题思想的分析。
(一)把握少年小说的精神内容
入选初中教材的小说有不少是少年小说,因此,在内容的定位上首先要把握好少年小说的精神内容。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曹文轩所说的: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
1.对亲情的执着与守护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曾经我们把目光过多的聚焦在这篇小说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却忽略了其中隐含的对人性、人情、人际关系的审视。细细品读小说题目,“我的叔叔”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暖流在心中流淌。它用儿童的视角来观世,而用成人睿智的头脑来思考,表现了作者温暖的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于勒的称呼,由“全家唯一的希望”“好心的于勒”“正直的人”……到“全家的恐怖”“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不管怎样“我”都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它远离钱财、丑恶、贪婪,沉浸在亲情之中,这就是儿童的高贵。所以,当我们在分析小说对于勒的不同称谓时,不能忽略对“我的叔叔”这个温暖称呼的解读。它让我们看到、感受到来自人性的洁白和温暖。
2.精神的动态成长
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说:“儿童心灵的成长不是缓慢、均匀地随着日子的流逝而一天天渐进积累起来的,心灵成长的轨道上有一个个成长的关节,每个关节都是心灵急速飞跃的成长阶段。”[2]
少年的精神成长是一种超越的过程,可能要经历脱胎换骨的艰辛与磨砺,而要促使这种蜕变往往需要一定的契机。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红门里的杜小康正是在经历由当地“首富”到家道一落千丈,背井离乡去芦荡里放鸭却接二连三陷入困顿,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熬过了茫然与孤独,在与暴风雨的搏击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人或环境的影响。因此“少年成长小说”的作者善于设置一个引导其成长的环境,或在主人公身边安插可影响其心灵成长的长者,作为其成长的领路人,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的爸爸。
3.孤独与死亡的体验
在人的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反复复出现的情感,那就是孤独。正确认识与把握孤独是对少年的心智与灵魂的一种历练。《孤独之旅》中,万顷芦苇荡将杜小康屡次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却使他渐趋沉静、淡泊,日趋自信、坚定,最终收获了心灵的成长。
正视死亡是人生成长和精神体验的特殊契机,它将促使少年开始省思生命的意义。《爸爸的花儿落了》用“花儿落了”这个含蓄的题目去触碰“死亡”这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的失去与不可逆的思考。“落花”告诉我们生命原本很脆弱,但它却是人生当中永远无法回避的事情。
(二)关注可能被忽略的“风景”
1.强烈冲突的情感错位
小说中人物情感的错位最常见的是人物现实关系差距越小,情感的心理距离越远,或是人物现实关系较远,情感的心理距离却很近;人物关系的亲密程度和感情距离构成反差,形象就越生动。因此分析人物情感时,可以考虑从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着手。
这种情感的错位在《守财奴》中比比皆是。本来世间最美的感情就是亲情,但是在小说中,葛朗台和女儿、妻子的心理错位相当明显。葛朗台千方百计地抢夺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当欧也妮在声明书签了字,自动地放弃了财产。葛朗台说:“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别人,因为钱才是他的命。这种情感错位的背后则是金钱对人性的扭曲。
2.匠心独运的盲点
在教学《孔乙己》时,用心的老师会琢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但是,有多少老师会探究“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盲点,制造出热点来,以“十九个钱”展开话题,推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们可以先设计第一个话题“孔乙己的十九个钱是怎样欠的?”细读小说,我们推测:①孔乙己应该不会一次欠下十九个钱。②估计不会是两次欠下的。③分三次赊欠下的,分别为九文、五文、五文。④分四次欠下的,分别是五文、五文、五文、四文。
其实我们不是真的要追究孔乙己到底是分几次赊欠的,只是想借“欠十九个钱”这个话题重新品读小说,发现细微处,以此推动第二个话题,即“通过‘欠十九个钱’,我们能有哪些思考?”带领学生行进在更深入的探索中。由此,学生就较容易领会孔乙己的死要面子,迂腐到了极点;唯一记得他的掌柜,也只是因为“欠十九个钱”,他的全部价值还不如“十九个钱”;他善良,但逃脱不了当时麻木冷漠、思想昏沉的一般群众的嘲笑;整个社会世态炎凉;孔乙己的悲剧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也许我们现在难以考证“欠十九个钱”是鲁迅意味深长的设计,还是无意的闲笔,但它如此天衣无缝地暗合了小说的情节,我们就不妨在此处“风景小站”驻足留步,沉静思考。
3.耐人寻味的反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里与“花儿”有关的字句反复出现,夹竹桃、玉簪花、石榴、茉莉、蒲公英等。“花”一方面代表了生命的可能,同时还应好好品味“花”在全文构思中所起的作用。“落花”一语双关,不仅指爸爸种的夹竹桃谢了,也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同时寓示着一个终结,寓示着永远的失去,是所有人都难以避开的命数。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我们语文老师要有如沙里淘金、蚌中取珠般筛选教学内容中的“可教点”。当我们选择好“教什么”时,再考虑“怎么教”,相信这样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只要我们用心,总能发现文章的秘妙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处关于初中小说教学内容定位的探讨,也只是浮光掠影,还需深入更多的课堂,更细密地解读文本,也期待小说教学能让孩子们真正喜欢。
[1]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2014-12-09
王少莹(1970- ),女,福建漳州人,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副教授。
G633.33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031-03
1673-9884(2015)02-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