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梦》中的哥特式主义

2015-04-17吕晓丹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蝴蝶梦哥特式弗斯

吕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蝴蝶梦》中的哥特式主义

吕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蝴蝶梦》是达夫妮·杜穆里埃于1938年发表的典型的哥特式小说。小说风格阴森恐怖,曲折离奇。《蝴蝶梦》讲述的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作者采用哥特式的写作手法成功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的氛围,使作品一步步揭示庄园的诡异之美。

蝴蝶梦;哥特式写作手法;阴森恐怖

达夫妮·杜穆里埃,著名的英国女作家,《蝴蝶梦》正是她的成名作。她一生共写了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大部分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刻画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感伤主义。《蝴蝶梦》讲述了普通的我与庄园主麦克西姆·德温特的艰难爱情。吕蓓卡一个早已死去的女人却又似乎依然存在,掌控着整个庄园,并阻挠“我”的爱情。最后所有的秘密都被揭开,一场大火将一切都吞噬!“我”和麦克西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哥特式这个词在英语里有多种含义。它既可以是一个文学词汇,也可以是一个历史术语,还可以被用作建筑和艺术方面的用语。当哥特式作为一个文学词汇时,它具有很多种含义。它既指一类文学作品,又指一种文学现象,还可以表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这些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方法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按照通常的做法,用它来表示一类通俗小说。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哥特式写作手法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很流行。其特点是:(1)故事一般发生在荒僻地带,背景建筑往往是古老的城堡、庄园等;(2)故事情节可能会充满悬念,有时涉及衰败和死亡;(3)故事内容可能会有家族秘密,非常态的人或事,有时甚至会有暴力或性,总而言之这类题材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常会给人阴暗和恐惧的感觉。故事真相往往都隐藏在那些看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里或神秘而恐怖的气氛中(曹静,2007:44)。

1.恐怖的主题内容和情节设置

《蝴蝶梦》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即小说中的“我”,在旅途中与曼德里的庄园主一见钟情,并闪婚住进曼德里庄园所发生的故事。因为吕蓓卡放荡,总是与男人厮混,她的丈夫麦克西姆多次警告,她却依然照旧,最后她的丈夫忍无可忍,在一个雨夜枪杀了吕蓓卡,并把尸体丢弃到船上,制造了是意外的假象!而沉船的出现,事实逐渐被揭穿,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吕蓓卡因为患了癌症,而她自杀是无法忍受疼痛。曲折离奇,神秘恐怖的结局!

“我”似乎一直活在前任庄园的女主人吕蓓卡的阴影中,进而一步步解开她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曲折离奇的死因。

《蝴蝶梦》的文章开头“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德里庄园……一朵乌云已经遮没了月亮。乌云有好一阵子徘徊不去,就像一只黑手遮住了脸庞。顿时,幻觉消失了,窗户的灯光也一齐熄灭。我面前的屋子终于又成了荒凉的空壳,没有灵魂,也无人进出。在那虎视眈眈的大墙边,再也听不到往事的细声碎语……”小说以“我”作为主人公来回忆整个故事,而在最开始,小说就以这样的恐怖阴森的回忆开头,哥特式写作手法就是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古老的城堡,庄园——曼德里庄园。而“我”因为自卑,内心充满着各种不安,而哥特式手法正是将“我”的不安设置在对自己的梦境的描述和对自己的一些独白。故事的结尾是这样描写的:“通往曼陀丽的大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今夜没有月光。我们头顶上的夜空漆黑一片。可是贴近地平线那儿的天幕却全然不是这样。那儿一片猩红,就像鲜血在四下飞溅,火炭随着咸涩的海风朝我们这儿漂来”(杜穆里埃,1994:487)。

《蝴蝶梦》小说的情节安排,第一就是塑造了吕蓓卡和“我”。吕蓓卡这个已经死去的庄园的女主人,除了在小说开始时提到过,只有在间接的倒叙的段落中出现过,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我”以主人公第一人称出现,虽是喜怒哀乐的人,却是处处衬托吕蓓卡,“实有”衬“虚无”。第二就是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双重气氛互相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而与此同时“我”从开始就处于各种不安,被阴影所包围又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个庄园、这个庄园主和前女主人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2.恐怖故事氛围的营造

哥特式小说给人阴暗和恐惧的感觉。故事真相往往都隐藏在那些看似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里或神秘而恐怖的气氛中。而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写《蝴蝶梦》的开始,一定会构思如何将小说的发展情节与小说的恐怖氛围联系起来。

《蝴蝶梦》的开始以“我”的自述开头,“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回到了曼德里,我仿佛站在通向车道的大铁门前,好一会儿都进不去,因为路给挡住了。我呼唤,可是无人应答,于是我就凑近瞧看,这座庄园渺无人烟”(高长荣、谢素,1980:1)。阴森恐怖的山庄犹如噩梦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然后随着小说的发展,我又见到了石南花,当时的情节是“道旁是远远高出人头的一堵血红色的墙,原来我们已经来到石南花中,石南花出现得那么突然,不但把人弄得不知置身于何处,甚至叫你大吃一惊。石南花红得像鲜血,着实吓了一跳,成团成簇的石南花,茂盛得难以置信,看不见叶子,也看不见枝丫,只有一片象征着杀戮的血红色,因为过分的浓艳,显得非常怪异(杜穆里埃,1994:87)。鲜血般红艳的花朵,让人直接感觉毛骨悚然,当人突然看到这样的场景,会让人产生一种真实的恶心与惊恐。

还有就是阴森恐怖的大海。吕蓓卡的房间朝着大海,从窗口可以俯瞰海面。而这个海,却总是笼罩在阴森恐怖的乌云中,波涛汹涌,海面黑色。阳光明媚的日子,这片海也不会温柔和煦,它只会重重地拍打岩石,发出声声嘶吼。这就像无形的吕蓓卡,她拥有强大的力量,只要她想,她就可以掌控整个曼德里庄园。但最后她永久地与这片海融为一体。说吕蓓卡被大海吞噬,倒不如说她被自己给吞噬了。这片咆哮而又神秘的大海最终归于平静。

这一幕幕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成功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小说中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小说的氛围中。《蝴蝶梦》中多处出现这样的描写:乌云像“黑色的手”在我们面前;“……阴影在他的眼中”……;“……麦克西姆的眼睛睁得很大,却流露出很多的阴影。”逐渐显现出那种哥特式手法中惯有的被黑暗、阴影包围的氛围。《蝴蝶梦》中的哥特式手法却贯穿了整部作品(杜穆里埃,1994:66)。

3.人物心理扭曲的塑造

第一个扭曲的人物就是吕蓓卡,曼德里庄园的前女主人。在他人眼中,吕蓓卡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她慷慨大方,心地善良。主教夫人:“她真是个尤物,充满奕奕活力”。这和“我”在去曼德里庄园之前听到的关于吕蓓卡的种种传闻大同小异。吕蓓卡的心腹丹弗斯太太:“谁也别想制服她。她即使死了,也还是这儿的女主人。”她可以准确地迎合各种人的各种需求,使她自己成为他人眼中完美的人。在她丈夫的眼中,吕蓓卡则是一个心肠狠毒的恶毒女人。庄园的女管家丹弗斯太太曾讲述关于吕蓓卡驯马的故事,“吕蓓卡16岁时骑她父亲的一匹性子很烈的马,这匹马很难驾驭,吕蓓卡在驯马的过程中,把马抽得遍体鳞伤,满嘴吐白沫。而吕蓓卡自己却觉得自命不凡”(许绮,2004:26)。从这可以看出她本身带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毁灭性、恐怖性的东西。另外她还有另外一种扭曲的心理,她引诱各种职业的男人,不管是工匠还是上等人,在引诱的同时她又耻笑他们。引诱男人是她的价值的体现。她要用这个来证明她的魅力和价值。而在吕蓓卡死后,她好像依旧在掌控着曼德里山庄的一切,曼德里庄园家具的各种摆设,各种食物的选择,佣人的工作方式都按照吕蓓卡活着的状态。对“我”来说,吕蓓卡就像一个可怕的阴影,可以随时吞噬掉“我”。她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灵魂,她用她可怕的力量控制“我”,控制丹弗斯太太,随时随地掌控着一切!这都明显地表现出她的霸道和淫荡,令人作呕和恐怖!“我”总是觉得有人在盯着“我”,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另一个扭曲的人物就是女管家丹弗斯太太。在她心中,吕蓓卡是一个神,她只按照吕蓓卡的喜好来做事情。小说中描述女管家“丹弗斯太太脸就像一具白色的骷髅,总穿一身黑衣服,手无力地垂着,和死人的手一样冰冷”。《蝴蝶梦》中的哥特式因素,丹弗斯太太就像神经病一样,总是在“我”面前问“我”奇怪的问题,像你相信死人会回来看那些活着的人吗?这些类似的问题差点逼迫得我想“自杀”。这些问题使得“我”感觉自己永远被吕蓓卡的鬼魂包围着,这个状况几乎令“我”疯掉。丹弗斯太太想让“我”知道,“我”永远无法取代吕蓓卡的位置,德温特夫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吕蓓卡,而不是“我”,并且永远都不是。

综上所述,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受到18和19世纪流行于英国的哥特小说影响,但又与哥特式小说有很大的区别。哥特式小说为了情节忽略生活的内容,忽略社会,而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则以社会生活内容为最坚实的基础,她刻画人物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社会关系中,她展示和考验人性则在金钱、名利、情感所织成的画面中。充满幻想的阴沉英俊的男主人公、年轻女孩、鬼祟的仆从、阴森的大宅、不为人知的过往等哥特元素不一而足。小说将清晰明确的主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扭曲的变态人物的塑造与哥特式写作手法相融合在一起。《蝴蝶梦》的发生地点,荒僻的庄园,扭曲的吕蓓卡和丹弗斯的人物性格,阴森恐怖的小说氛围与哥特式密切联系。达夫妮·杜穆里埃喜爱自然热爱生活,远离城市。《蝴蝶梦》1994年中译本前言:“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享乐至上,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利伪善等现象作了生动揭露”。达芙妮·杜穆里埃用她自己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哥特式的结合写出了《蝴蝶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曹静.《蝴蝶梦》和《简·爱》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比较[J].镇江高专学报,2007(3).

达芙妮·杜穆里埃著.高长荣、谢素台译.蝴蝶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达芙妮·杜穆里埃著.林智玲、程德译.蝴蝶梦[M].南京:译林出版,1994.

许绮.试析<蝴蝶梦>中的石南花的意象[J].韶关学院学报,2004(11).

I06

A

1006-2831(2015)11-0230-3

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65

2015-7-20;修改稿:2015-10-9

猜你喜欢

蝴蝶梦哥特式弗斯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哥特式浪漫
爱心树(上)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西西弗斯的神话
阁楼上的光
Analysis on Two Female Figures in Rebecca
论关汉卿《蝴蝶梦》中的审美想象
摄影作品
西方哥特式研究的新趋势——评《卢特利奇哥特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