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孤灯照我行
2015-04-17李方超
■李方超
长夜孤灯照我行
■李方超
时光荏苒,从我2008年初调入 《中国日报》(ChinaDaily)的夜班编辑室工作已经七个年头了,在报社里也算是个年轻的老夜班了。
回想起来,似乎一天天过得很快,也没有什么成就感。七年,两千多个夜晚,只有一份份报纸拿在手里才有点真实的存在感,一份份精美的版样,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没有上过夜班的人是不会知道他们是如何诞生的。
2008年初工作调整,我从白班记者转成夜班版面编辑,开始的时候是负责地方新闻版,当时美编不多,版面编辑要自己设计版样。从改稿子,到拼版,一读,签发版面,都是版面编辑要一肩挑。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真是战战兢兢,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拿到稿单就开始琢磨配什么照片,半个版怎么设计,整版又是怎么设计,和记者、外籍编辑沟通,在版上改错怎么改,每个环节都害怕出错,最后到发版时间了还没结束真是急得满头大汗。但是回想起来,正是那段时间为我上夜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在后来无论承担哪个版面的编辑工作都不害怕了。
《中国日报》作为国内知名的英文报纸,选取的文章都是在国内外受到关注的新闻事件。这对版面编辑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的新闻见报要有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对晚上临时突发的事件很多时候编辑要自己上阵,如何又好又快地翻译过来,对夜班编辑是个考验。即使是来自外媒的英文写成的报道,也不能直接拿来就用,必须仔细审核,并且对比各个不同媒体的报道,最后形成综合稿件,才能上版。
另外,由于 《中国日报》面对的目标读者更多的是国外读者,很多选题必须要考虑国外受众是否感兴趣,很多在国内来说是新鲜事的新闻也许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反过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西方人看来是了不得的大事。这就要求编辑还要更多地了解不同的国情,跨文化差异等等。
每天拿到稿子都很紧张,生怕出错,每次等版面发了才发现手心里都是汗。由于国内外时差的原因,很多稿子还要在发版之前不断刷新订阅的外电报道,换上事件最新的进展。
发版之前还要最后查拼写,看日期,版序,导读。在每天的版面做完之后,我会把发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记录下来,省得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每次半夜回家还要拿着一份最后的报样的小样,害怕一旦发现了错误,还能及时返回去更改。总有人开玩笑对我说:“回家还要看,晚上不会失眠么?”
回想几年的工作,很多重要的事件的报道,我都有幸参与其中,比如每年3月的全国两会、国家领导人的出访等等。
印象较深的是去年3月习主席出访欧洲四国的时候,《中国日报》因为配合出访要在欧洲当地印发报纸。由于时差的原因,有些在欧洲傍晚举行的活动已经是北京的第二天了。为了能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照片和稿件,出访的那几天都是要做两份头版。在国内的截稿时间前先发走一个版本,然后还要继续更新内容,在欧洲截版前尽量等待更好的照片和最新的报道。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与前方记者进行高强度沟通,换稿子,换照片,像打仗一样。
那几天回到家已经是后半夜了,真正体会到了全球化时代的多重截稿时间,这对我们夜班编辑也是个很好的历练。
夜班编辑也是个 “堵枪眼”的活儿,作为报纸版面最后一关,很多字里行间的错误如果不小心就会溜过去。记得有一次有个稿件是关于清华女生朱令 “铊”中毒事件,因为时隔多年,很多人已经记不得具体的情形了。结果在发版之后才发现标题里面写的意思是朱令已经去世,但事实上本人还活着,只是饱受病痛折磨。版面已经发到印刷厂,出了样片,准备开印了。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如果见报了会对报纸的声誉有严重的影响。于是在请示领导之后及时叫停了印刷,更正后才重新印。
这次的事件,让我深深体会到夜班编辑的重要性,在心底为自己从事的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增添了一份使命感。夜班编辑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卡,为自己的媒体产品质量负责。
夜班编辑就像是一颗颗螺丝钉,保证了媒体的正常运转,一旦螺丝松懈,最后的作品可能就会出问题。一篇文章可以通过精彩的编辑而大为增色,同样也可能因为编辑的一个疏忽而留下遗憾。一旦错误见诸报端了,遗憾就无法弥补,记者和编辑也会因此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人无完人,谁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但是如果编辑在编辑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有一种对事实,对自己所在的媒体,对自身负责任的态度的话,最后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如果夜班编辑也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对待每一个稿件、版面或者照片,我们每个人的些许努力就可以让媒体大为不同,也会为我们自己带来工作的成就感。
长夜孤灯,搜肠刮肚,字斟句酌,如履薄冰,正是我们这些夜班编辑的真实写照。每当我在工作中感到有些松懈,想敷衍了事的时候,我会想到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担负着维护这份报纸的质量的重担。我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份责任。
(作者系中国日报国内部版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