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媒体融合时代夜班制度的思考
2015-04-17■吕艺
■吕 艺
对媒体融合时代夜班制度的思考
■吕艺
新闻夜班制度是全球新闻界业在新闻作品编辑阶段普遍采用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
新技术手段所导致的多种传播介质间的互通与互换,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媒体融合,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即原有功能或业务范围的扩大与拓展。例如全球著名的大报,如美国的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的 《卫报》,我国的《人民日报》等,除了照常出版纸质版外,都有上线的电子版或者网站,并在各自网站上,提供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链接;许多广播或电视媒体,利用各自的网站或者其他新媒体手段,也都开展了文字、图片等新闻传播业务,如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和国际广播电台;与此同时,原先只负责向用户供稿的新闻通讯社,除了原有业务外,又直接面对社会大众提供文字、电子、图像、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组合式新闻成品。例如我国的新华社,就在原先的各条新闻专线外,又下设 《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音视频部等。
这种功能或业务范围的扩大与拓展,为不同媒体层面的新闻夜班编辑带来的改变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夜班编辑不能再只负责成品制作,在光电介质中广泛传播的最新信息,必须同时关注并在自己的相应渠道中迅速发布;而新闻通讯社的夜班编辑则不再只是负责接收和上线各种最新信息,同时也必须承担组合式新闻产品的制作。
当然,在当下的实际操作中,在大多媒体内部,不同介质或渠道的夜班编辑,许多还执行着原先囿于各自特点而形成的夜班制度,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就是同一新闻信息有时无法在多种传播介质和渠道中得到完美的统筹和协调,从而造成某种意义上的人力浪费和效率低下。未来可能的改进之法,就是不同媒体基于融合时代所共有的跨界特征,打通原有内部夜班制度在介质或渠道方面的界限,在一个统一平台上进行新闻信息的接收、选择、分配、处理和制作,以期形成最佳新闻传播合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夜班制度的工作内容自当依据变化了的新闻生产和传播特点而有所改进,这是逻辑或理论上的推定。具体应当如何改进,还须有赖于对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及不同媒体的功能与特点进行分析。
当下媒体融合的深刻背景,实则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导致又一次重大和全面的社会发展与变革。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当年提出的人的 “异化”趋势借助新技术的曾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的得以遏制,则是其中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内因,既决定着当下媒体融合的必然性,也在技术层面上对于新闻夜班工作内容应当如何改进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青年马克思在很长时间内都在研究人的 “异化”问题。他认为人类进步是一个不断物质进化的过程,例如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多种物质产品的创造与丰富。但是人类在不断创造物质进化的同时,这些物质和经济模式也完成了对人的奴役,使得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时常受到这些物质力量的吸引和左右,从而失去了某些人类自然属性或精神和价值等方面的追求,这就是人的 “异化”。如果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角度看,这实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由于个性化信息很难实现大规模和大范围的传播,也很难获得社会影响力。于是,由于信息 (包括本质上属于信息的知识、文化和技术等)垄断而获得的权力,就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对人的自然属性的驾驭和专制。也就是说,人的 “异化”不仅仅在于有形的物质领域,其实还会延伸至其他许多领域,例如政治、传媒等等。但是新技术的高度发达解构了传统媒体的独尊和信息垄断,“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如同一种商品可以通吃整个社会的时代已经终结一样,一种信息的声音、一种理念可以压制其他所有声音和理念的时代已不再可能。因此,原本被高度 “异化”了的人的自然属性及其需求,可以得到极大满足。人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所在地区、阶层、年龄、性别、喜好、宗教、生活品味等等 “兴趣”,结成一个一个团体,索取 “定制式”新闻,甚至相互之间经常分享 “观念相似”的新闻。于是,以平等、互动、简约、清新、贴心、服务、创新等特质形成的所谓互联网思维,以故事化叙述和多样化、形象化呈现为代表的新闻写作和传播形式,以直面社会现实为特征的即时性交流和互动等,才会因为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和获取特点,成为媒体融合的核心要素。
但是,所谓的 “融合”,即便从字面的意义角度,也不等同于 “替代”,何况从现实层面考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都显而易见。因此,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应当而且也只能是优势互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基于上述理论和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夜班工作内容,就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时刻关注、获取并迅速发布最具时效性的新闻信息。
2.新兴媒体中常见的碎片化信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全部需求,尤其无法满足人们在信息海量时代对于专业化信息处理的需求,因此,媒体应当鼓励并强化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两类新闻作品的写作与生产,而夜班编辑在选择新闻稿件时,也应当更为关注和选用这两类新闻稿件。
3.在任何时候,新闻质量都是满足新闻需求的前提条件和首要元素,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经过数百年历练和积累的保证新闻质量的原则及其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夜班工作中,同样必须一丝不苟地坚守。例如新闻真实性原则,准确、公正、客观的报道方式、文句的订正与打磨等等。
4.在新闻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夜班编辑们,必须同时在新闻信息的多媒体形式综合运用与发布,以及如何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方面狠下功夫,并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在新闻夜班编辑室内,不再只是媒体负责领导和传统的文字、图片编辑聚集处,还应当广泛地吸纳多个部门擅长多种技术的专门人才,共同组成一个信息集纳和多媒体运作组织平台,以完成上述任务。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