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芬教授从肝肾论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经验
2015-04-17冯志明于海源
冯志明,张 玥,刘 政,于海源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侯玉芬传承工作室,山东 济南250014)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发凉,麻木,怕冷,疼痛,溃疡及坏疽等。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侯玉芬教授是第四、五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ASO另辟蹊径,从肝肾论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侯教授出诊,现将个人的一点收获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
1 从肝肾论治ASO的理论基础
1.1 理论渊源 ASO属于中医“脉痹”、“脱疽”范畴,早在2000年前中医就有记载。《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涩曰痹。”《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灵枢·痈疽篇》首次记载了肢体缺血性坏疽,如“发于足旁,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外科正宗》有专篇论述“脱疽”,对其病因论述尤详。如“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多服种子热药”、“凡人劳疲筋力伤于肝”、“久怀忧郁”等,以上诸种病因可使机体肾精与肝气受损,肝肾不足,影响机体气机,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久而化瘀,瘀久而致脉道阻塞,气血不能达于肢末,肢体失于濡养而发为脱疽。
1.2 从肝论治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脏受损致精血亏虚,脉络阻塞,精血不能达于四肢,不荣则痛,也会导致ASO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肝主筋,肝脏亏虚会导致肢体的屈伸不利,疼痛不适。此外,肝主疏泄,具有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血液和津液输布代谢的功能。气为血之帅,肝气亏虚,则气血推动无力,血流滞缓而致瘀血产生。瘀血阻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出现肢体疼痛、麻木不适症状。肝气郁结,气机受阻,气行不畅,不能行血,气血瘀滞于脉络,不能到达肢末,肢体失于濡养,故见ASO患者肢体的疼痛、麻木、间跛等不适。
1.3 从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血,肾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调控脏腑的生理机能。肾精不充,精血化生不足,不能输布于四肢,故ASO患者肢体失于濡养,不荣而痛。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与肺共同掌控着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肾气亏虚,纳气不足,导致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阻塞脉道。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具有温煦肢体,鼓动气血运行之功。肾阳衰惫不能温煦肢体,会出现肢体的发凉、怕冷等症状。此外,肾为肝之母,肾精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肾俱虚,气血亏虚。
2 侯玉芬教授从肝肾论治ASO的理论
侯教授认为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ASO患者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身体亏虚,或因患病日久而脏腑受损,导致肝肾亏虚,机体气血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久瘀而发病。在治疗时从肝肾论治,调补肝肾,使机体气血得以充盈,运行得以通畅,才能保证气血的输布,肢体的濡养,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侯玉芬教授从肝肾论治ASO的临床应用
侯教授在ASO的治疗上,以调补肝肾为根本大法,应用大量调补肝肾的药物,如杜仲、山药、牛膝、山茱萸、肉苁蓉、桑寄生、菟丝子、旱莲草等。自拟方:熟地黄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补骨脂15 g,鸡血藤15g,桑寄生30g,续断15g,狗脊15g,淫羊藿10g,陈皮6g,当归15g,丹参30g,红花12g,牛膝15g,威灵仙12g,地龙12g,党参20g。根据症状灵活调节、加减应用。《珍珠囊》中提到熟地:“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2]《本草纲目》载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3]老年人肝肾俱虚,气血推动无力。故用大量熟地黄为君药。补骨脂、桑寄生、续断、狗脊、淫羊藿大补肾中元阳,助阳化气,推动气血运行,推陈致新,用以为臣。气为血之帅,用党参、白术、陈皮、茯苓以健脾益气,推动血液运行,还可防补药滋腻,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方用鸡血藤、当归、丹参、红花补血、活血、凉血、祛瘀,攻补兼施,寒热同调,升降兼顾,使瘀去新生。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弗郁,诸病生焉。是故百病皆生于气。”以上诸药,气血同调,破郁散结,同为佐药。ASO病变部位多在下肢,且病程较长,应用牛膝引药和气血下行,久病入络,地龙其性走窜,二药同用,使药到病所,作为使药。
病例介绍
[例1]赵某某,女,64岁,2013年7月8日初诊。主诉:右下肢发凉、怕冷、间跛5年,加重2个月。5年前劳累后右下肢出现发凉、怕冷、疼痛、间跛,跛行距离约400m,未行治疗,近2个月来右下肢发凉、怕冷症状加重,久行久立后右足底及跟部疼痛不适,休息后减轻,跛行距离约200m,伴腰膝酸软,纳食可,夜尿频,大便调。查体见右足皮色略苍白,皮温低,营养障碍征(+),右足泛红试验(-),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脉痹(肾虚血瘀)。治以补肾温阳,活血化瘀。处方:熟地黄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补骨脂15g,鸡血藤15g,桑寄生30g,续断15g,狗脊15 g,淫羊藿10g,陈皮6g,当归15g,丹参30g,红花12g,川牛膝15g,威灵仙12g,地龙12g,羌活12 g,党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口服藤黄健骨丸、四虫片。复诊:服上药14剂,患者右下肢发凉、怕冷、间跛较前好转,跛行距离约600 m,腰膝酸软症状明显减轻,纳食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肾虚血瘀症状有所好转,治疗仍以温补肾阳,活血化瘀。上方加肉苁蓉15g,菟丝子20g。三诊:服药28剂,间跛明显延长,约750m,仍有轻度怕冷,无腰膝酸软,活动可,纳食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肾阳亏虚症状缓解,目前以血瘀之证为主,治疗应加大活血化瘀之力。上方去淫羊藿、肉苁蓉,加僵蚕12g,水蛭6g。随诊半年,患者右下肢发凉、怕冷、间跛症状明显减轻。
[例2]王某某,女,56岁,2013年3月3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发凉、怕冷、麻木4年余,左足破溃1年。4年前双下肢出现发凉、怕冷、麻木等不适,1年前左足不慎外伤,左足第1、2趾间破溃,经久不愈,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疮面较前略减小。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就诊时双下肢发凉、怕冷、麻木,左足第1、2趾间糜烂,疼痛较重,影响睡眠,善太息,胸胁部偶有针刺样疼痛,偶感头晕目眩,纳食可,眠差,二便调。查体见:双下肢皮色略苍白,皮温低,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左足第1、2趾间有一0.4c m×0.3c m糜烂面,疮面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疮底肉芽颜色略暗。双足泛红试验(+),恢复时间6s。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脱疽(肝郁血瘀型),眩晕。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黄芪45g,赤芍20g,地龙12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续断15g,郁金12g,香附12g,蜈蚣2条,僵蚕12g,羌活10g,牛膝15 g,生地黄15g,天麻15g,钩藤12g,蔓荆子12g,甘草6g。配合口服花栀通脉片、脉血康胶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疏血通6m L,以扩张血管。左足疮面清洁换药,每日1次。二诊:服上药14剂,双下肢发凉、怕冷、疼痛较前明显减轻,双足仍感麻木不适,左足第1、2趾间疮面0.3c m×0.2c m,仍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疼痛较前明显减轻,胸胁部刺痛已缓解,无头晕目眩等不适,偶有腰膝酸软,纳食可,睡眠较前好转,二便调。查体见:双下肢皮色略苍白,皮温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左足第1、2趾间有0.3c m×0.2c m溃疡,疮面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双足泛红试验(+),恢复时间5s。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肝郁气滞之象已缓解,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治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照上方加桑寄生30g,鸡血藤15g,菟丝子15g,制首乌15g,柏子仁18g。三诊:服药30剂,诸症好转,左足第1、2趾间破溃已结痂,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略厚,可见少量齿痕,脉滑。患者目前主要表现为血瘀湿重,治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上方去郁金、香附、僵蚕、天麻、钩藤、蔓荆子,加白术15g,茯苓30g,木瓜20g。随诊4个月,病情稳定,双下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症状缓解,左足第1、2趾间疮面已愈合,无疼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