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美学思想与茶艺之美

2015-04-17齐学东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茶艺道家美学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道家美学思想与茶艺之美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道家美学思想由自然之美这一核心审美理想引发的虚实相生尧虚静等美学思想袁是中国人审美价值和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茶艺受此影响袁在长期的实践中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欣赏趣味。人尧茶尧水尧具尧境尧艺等茶艺各要素袁都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味。

道家美学曰自然之美曰虚实相生曰虚静曰茶艺之美

先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萌芽期。在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中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出现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美学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美学。其中,道家美学思想,在朴素的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在对自然、艺术的关照中,逐步形成了“道”、“气”、“象”、“味”、“虚”、“实”、“妙”、“自然”、“心斋”、“坐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涤除玄览”、“天地有大美”等美学范畴和命题。

道家美学思想是从“道”这个哲学概念出发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但“道”是一种混沌的原始状态,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本体。这种不可名状的事物是最美的,因为它不是人为的和做作的,而是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自然是一切事物的美的最高理想,是道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家认为天地自然的美是真正的美,人只要顺其自然,就能得到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2]道家的自然之美,带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他们认为,“有”和“无”,“虚”和“实”是相对而言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声、有形的事物虽然具有声音美、形状美,但无声、无形的才有可能是更美的。因为无声、无形的部分就如同“道”一样,是不可名状的、毫无人为做作的、自然的,是可以促使人去想象的最美的声音和形状。从自然这一美学思想出发,道家形成了两种重要的美学观念。一种是从“阴”和“阳”,“有”和“无”,“虚”和“实”,“动”和“静”这些对立的概念出发,提出了“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这一种美学观念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艺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中国绘画和书法中的布白。纸是白的,墨是黑的,纸白构成无,墨黑构成有,纸白为虚,墨黑为实,中国的字画就是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统一体。艺术家在创作时,非常注意布白,因为空白是艺术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书画艺术美的重要内容。另一种是要真正进入“道”的境界,就需要忘却自我,完全按照自然规律甚至与自然同化。从审美主体出发,老子提出“涤除玄览”的美学原则。也就是说审美主体要排除任何主观的干扰,进入纯真自然的状态,才能对事物进行审美关照,欣赏到真正的美。“涤除玄览”的美学原则,被庄子阐发为“心斋”、“坐忘”“虚静”等美学概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对“虚静”这一美学范畴进一步加以阐释,认为要进行审美欣赏,审美主体必须摆脱世俗功利的因素,集中精神进入虚静的状态,才能进行审美活动。

道家由自然之美这一核心审美理想引发的虚实相生、虚静等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书画等艺术影响巨大,也对茶艺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人、茶、水、具、境、艺等茶艺各要素,都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味。

一、自然朴拙对茶艺审美的影响

老子说,“大巧若拙”。自然之美是道家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极大。统观中国艺术史,受自然之美的审美理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在艺术创作中,以自然为师;在艺术表现中,追求情感的真挚;在艺术手法上讲究朴拙,反对人工雕琢;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浑然天成等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这些艺术上的美学原则,也影响到茶艺审美。

受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的影响,古人以隐逸山林、逍。自在来对抗污浊乱世。这些隐逸的文人雅士,多喜欢煎茶、品茗这样的雅趣。“煎茶虽凝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3]徐渭认为,那些在高山流水、云霞泉石之间隐逸的文人雅士,他们以鱼虾麋鹿为友,他们的人品和茶品是一样的,这些人才会学习煎茶这种清新小雅的技法。不仅如此,古人还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品饮,多选择林间、泉边、竹下等清静、幽雅的环境。名泉怪石、茂林修竹、松月倒影这些自然之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其线条、色彩等构造而成的形体美,符合道家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倾向。同时,这些自然的品茗环境又具有飘逸闲适、清幽淡雅的意境美。以自然界的声响来说,鸟儿清啼、泉石幽鸣,都是自然环境的天籁之音。陆游诗云:“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雪落无声,为何要“听”呢?这便是道家“大音希声”美学思想的体现。于无声处才是最自然的、最美的天籁之音。将自然界的声音作为品茗的背景,在古人看来是对自然美的最佳诠释。鸟啼、泉鸣乃至无声的落雪,无不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和品茗配合的天衣无缝。在情感上,道家自然之美体现为品茶需清心寡欲、淡泊闲适。品茶常常和琴棋书画这些修身养性的活动一起进行,成为文人骚客们休闲生活的主要内容,闲适的生活、淡泊的心情,是茶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感诉求。因此,置身于自然清新的环境之中,以清心寡欲、恬淡闲适的心情来品茗,人与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茶艺各要素中,茶具是审美的重要内容。道家自然之美体现在茶具的审美要求就是朴拙。在茶具色彩的选择上更倾向淡雅的青花瓷和“古朴”的紫纱壶。青花瓷是单色彩绘,单色调在装饰中局限很大,在表现自然界各种事物时,将万紫千红的色彩概括为一种蓝色。青花瓷在色彩表现中很像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水墨画就是用墨色画出大千世界。青花瓷的花纹蓝白相映成趣犹如水墨画的黑白相间,中国文人从墨色中通过浓淡、枯湿、疏密等分出“六彩”,青花瓷从浓淡、疏密、深浅、粗细、大小的变化中显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因此,青花瓷和水墨画都表现出了简素的审美风格,显得纯净淡雅、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2]简素之美正是道家以自然为美的审美思想的反映。紫纱壶中的筋纹壶,是利用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状创作出来的壶的造型样式。它是人们对自然美的自觉追求和升华,寓自然之形与壶之造型中,是自然之美在茶具艺术中的杰出体现。现代茶艺中的根雕造型的泡茶台,利用树根的色泽、纹理、态势、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自然形态,因材施艺,巧妙构思,集实用性、独特性、艺术性、唯一性于一身。其设计的原则就是将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结合起来。因此,对茶具的审美来说,朴拙更贴近自然,也更超凡脱俗。

水之美是茶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古人很讲究泡茶用水,择水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之美的审美原则和辩证的哲学思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洌,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3]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古人择水泡茶的佳话,传说乾隆皇帝通过称水的重量来判断泡茶之水的好坏,而《红楼梦》中妙玉更是用积攒的梅花瓣上的雪水来泡茶。这说明,在清代择水泡茶已经发展到极致,成为茶人自觉的审美意识。

二、虚实相生对茶艺审美的影响

道家认为世界是二分的世界,天和地、阴和阳、男和女、刚和柔、主和从等统一在事物中。在茶艺中,这种二分的因素比比皆是。人和茶是主体客体之分;主人和客人是主宾之分;茶是实,水是虚,构成虚实之分;茶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构成动静之分;紫砂壶造型讲究“圆不一相,方不一式”这是方圆之分。此外,茶色和茶具的搭配,是对比映衬的关系。茶壶和茶杯的搭配,是主从的关系。二分的世界在哲学上构成二元对立,但在艺术中,在道家“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美学思想影响下,却成为对比、对称等形式美因素。对比、对称使事物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但又能调和统一,形成以实显虚,以虚带实,虚实相生的艺术美。

水是无形、无色透明之物,但在茶艺审美中,以道家虚实相生的审美思想来关照茶和水的关系,二者的融合形成茶汤,转化成视觉上的形体美和色彩美。水之形主要体现在沸腾过程的形体和煎茶、斗茶时茶沫构成的形体美。陆羽在《茶经》中用形象的比喻来写水沸腾时的形体,一沸时如“鱼目”,二沸时如“连珠”,三沸时“腾波鼓浪”。而描写茶沫之形,更是浮想联翩,充满诗情画意:“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苔藓)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3]这里的茶沫像枣花、像青萍、像鳞云、像苔藓、像菊花,多么美妙的形状。水之无形化为有形,这不正是道家虚实相生审美观念的体现么。不同种类的茶,茶汤的色彩是不同的。绿茶未经发酵,形成“清汤绿叶”的色彩美,红茶、乌龙茶也有各自的色彩美。这些色彩之美,正是茶与水调和统一、虚实相生的效果。茶的色、香、味、形通过茶汤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无色、无味、无形的水呈现出茶的形象,这是化无为有的变化。道家的哲学是辨证思维,他们认为,“无”是“有”的根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虚实相生”并不是“虚”和“实”,“有”和“无”一样重要,而是强调充分利用“无”的审美价值。因此,中国艺术形成了“重神轻形”、“得意忘言”、“计白当黑”等贵“无”的审美思想。在茶和水的关系上就是强调水的重要性,所以才有“水为茶之母”之说。

茶和水还体现在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在绿茶、白茶等一般用透明玻璃杯冲泡的茶艺表演中得到形象地展示。如君山银针冲泡时,芽尖朝上,蒂头下垂,悬浮于水中,由于茶芽吸水后重量、体积增加不同步,形成缓缓下落而又慢慢升起,这样最多可达“三起三落”,妙趣横生。茶叶本静止于杯底,在水的作用下,却动态十足。“茶叶是静的,水是动的,静动微妙的结合,化合成纯美的茶汤。”[4]

在茶具造型中,道家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紫砂壶方器造型中主要的轮廓线条以横、直为主,在壶柄、壶钮、壶嘴处,往往辅之以曲线,形成方中寓圆、刚柔相济的效果。而筋纹壶的纹理,阴阳交错、虚实掩映、忽隐忽现,更是线条塑形的杰出创意。

道家的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艺术辩证法,它使对立的双方得以调和,在统一体内又能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不即不离、若有若无、虚实互藏的审美观念,在茶艺审美领域被广泛运用,成为茶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

三、虚静思想对茶艺审美的影响。

虚静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专心致志、排除干扰、不为物累,不为功利意识和情感偏见掩盖,去认识事物或‘道’的精神状态”[5]“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2]在美学中,虚静指“审美主体通过保持虚空明净的精神心理状态而获取审美对象的方式”。[5]虚静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虚静可以排除各种杂念进入自然无为的状态,这样才能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历代文人在艺术创作、欣赏中,都把虚静作为重要的一种审美态度,如苏轼:“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6]茶是大自然的精华,唐代裴汶概括茶的性质和功用是“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3]可见,在中国文人眼中,茶具有清静的本质和涤烦的功能,饮茶可以使人进入虚空明净的精神状态。清静涤烦必然益思,品茶成为艺术创作和发现的重要途径和氛围。“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7]在落日的余晖下迎着春风,啜着清香的春茗,怎能不搅动诗人的诗兴呢。明代朱权在《茶谱》开篇更是直接指出:“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3]茶的本质和虚静审美理论是如此契合,以致古代文人在书斋和琴室边设置专门的茶寮,用以和佳客品茗、吟诗、抚琴。虚静审美思想对茶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茶人追求品茗环境的自然幽静,以符合茶的本性。花语鸟鸣、寒宵月下、竹里飘烟等自然清新的环境,又具有飘逸闲适、清幽淡雅的意境之美。另一方面,茶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超越俗我,进入到审美的境界。

总之,在茶艺审美中,人、茶、水、具、境、艺等茶艺各要素之美,都和道家自然之美这一核心审美思想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其要旨在于,要取之于自然,又要顺应自然。而由自然之美引发的虚实相生和虚静之美,对茶艺审美影响巨大,是茶艺各要素艺术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院中华书局袁1984院232袁163袁223.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院中华书局袁1983院563袁337袁618.

[3]朱自振袁沈冬梅.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院上海文化出版社袁2010院231袁247袁9袁75袁182.

[4]范增平.茶艺美学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袁2002袁(2).

[5]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院上海辞书出版社袁2010院191袁191.

[6](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M].黄任轲袁朱怀春袁校点.上海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袁2001院863.

[7]高仁.杜甫全集[M].上海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袁1996院128.

[责任编辑:陈晓蔚]

TS971

A

1008-7346(2015)04-0019-04

2015-07-15

齐学东袁男袁福建福州人袁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与中文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茶艺道家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茶艺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漫画道家思想
纯白美学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