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的体会
2015-04-17李允辉
李允辉
(漳州市妇幼保健院,福建漳州363000)
“治未病”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的体会
李允辉
(漳州市妇幼保健院,福建漳州363000)
治未病;未病先防;调护;小儿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儿科而言,治未病思想中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应用更为广泛,现就以上三方面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进行阐述。
1 中医“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中指出“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些中医思想均说明了抓住时机早治病的重要意义[1]。治未病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①未病先防,未病主要指机体无任何病理变化的健康人,健康人要做到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②已病早治,已病主要指由健康演变为疾病出现的中间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早确诊、早治疗。③既病防变,此阶段主要指已病而未传,要防止疾病发展。
2 “治未病”在小儿临床和保健中的应用体会
在小儿临床和保健工作中,从北齐徐志才所倡导的“逐月养胎法”到现代医学的及时清除初生婴儿口中秽物、“以黄连汁”清解胎毒等,直接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又如既往认为小儿脑性瘫痪属于不治之症,而临床实践证实:若早期及时干预,可取得满意疗效,这也是“治未病”思想的有效应用。还有现代医学中强调的药物毒副作用、中药“十九畏”“十八反”及药源性疾病等理论也是由治未病思想延伸而来[2]。
2.1 未病先防在小儿临床与保健的实际工作中,未病先防特别有意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2.1.1 胎儿调护胎儿保健对小儿后天智力、体质及机体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孕妇在受孕怀胚阶段就应注重胎儿保健。首先,择偶婚配要科学,优生优育:在择偶婚配时,要避免近亲婚配;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对胎儿天资禀赋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父母当适龄优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其次,注重调养,调适情志:孕妇要确保孕期营养充足,严禁进食油腻辛辣过冷过热食物,注重机体保养,以防外邪伤胎;不可过度劳累,防止跌倒跌伤,以保胎气稳固;注重情志调养,稳定情绪,以免情志过激伤胎,影响小儿情志发育。最后,孕妇用药要谨慎:无病不可随意用药,有病当谨慎服药,尽量避免使用攻逐类、毒性类等药物。
2.1.2 小儿调护小儿初生脏腑娇嫩,机体柔弱,如不悉心养护,易患疾病,甚至夭折,因此当重视新生儿调护。首先,要了解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例如:女婴生后1周内阴道少量流血称之为“假月经”;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性的。对于上述特殊生理状态当加以了解,不可妄意处理,以防他变。此外,还要注意做好对新生儿眼部、口腔、肚脐调护,祛除胎毒,适宜增减新生儿衣着,做好开乳喂养护理与洗浴护理、健康宣教等。
2.1.3 婴幼儿调护婴幼期是小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当合理喂养,适当给予易消化的辅食,以确保婴幼儿营养充分;合理安排好婴幼儿的饮食作息时间,改变孩子偏食挑食与作息时间不合理的行为;经常带孩子到空气新鲜、有阳光的室外散步,以促进小儿筋骨强壮,耐受风寒;要遵循“头凉、背暖、腹暖、足暖”的穿衣原则,适当为小儿增减衣服;要加强对小儿的看护,以防发生意外事故;积极接受预防接种知识教育,按时接种疫苗,以降低小儿患病率。
2.1.4 学龄前调护虽然学龄前儿童智力与机体免疫力增强,患病率降低,但是仍然应该结合此阶段儿童身心特点,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鼓励孩子多运动,加强体能锻炼,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和哮喘、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在学龄前阶段较为多发,应当加强防范,使孩子避开污染环境与传染源、过敏源。另外,还应当注意加强对此阶段儿童的早期教育,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提升孩子的求知欲。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学龄前调护的重点任务,因此,家庭、学校及社会需要做好配合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教育的良好开展,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为法。方中柴胡、白芍、夜交藤、合欢皮疏肝解郁;栀子清泄三焦之火,淡豆豉宣发郁热;栀子配淡豆豉,清泄胸膈郁热以消除懊恼烦闷诸症,鼓动肾水上济心阳,水火相济,阴阳调和,邪热自灭,君主自安;清半夏、夏枯草为治失眠常用药对,清半夏能降逆胃气,则全身气机的敛降亦“得从其道”,即阳气得沉降于阴;夏枯草能清肝泻火,散结气,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对失眠有显著效果;百合养阴清肺,能平肃肺气,且能养心安神。服药时间选在下午4时,此时天地阳气正在收敛潜降,可令药物能够更好地引阳入阴。晚上9时为亥时,又称人定,为十二经脉之气血流注手少阳三焦经,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调整人体阴阳气机的好时机。
R249.8
B
1000-338X(2015)06-0065-01
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