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区燕红桃整形修剪技术
2015-04-17黄波
黄波
(辽宁省宽甸县林业局,辽宁 丹东 118200)
辽东地区燕红桃整形修剪技术
黄波
(辽宁省宽甸县林业局,辽宁 丹东 118200)
辽东地区燕红桃主要丰产树形为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和二主枝开心形。修剪时期可分为休眠期和生长期修剪。文章介绍了不同树龄整形修剪要点。
燕红桃;修枝整形;促进结果
1 主要丰产树形
1.1 三主枝自然开心形
干高40~50 cm(定干高度60~75 cm),主枝3个,邻近着生,三主枝间距25~30 cm。3个主枝角度不同:第1主枝伸向东南,山地伸向左下坡,基角60~70°,梢角30°;第2主枝伸向西南,山地伸向右下坡,基角50°,梢角20°;第3主枝向北伸展,山地伸向上坡或梯田壁,基角30°,梢角10°。每个主枝配置2~3个侧枝,第1主枝上的第1侧枝远留(80 cm以外),第3主枝上的第1侧枝近留(40~50 cm),第2主枝的第1侧枝居中(60 cm),侧枝角度60~80°,下部侧枝角小,上部侧枝角大。
1.2 二主枝开心形
干高40~60 cm,2个主枝配置在相反方向,伸向行间,主枝角度40~45°,每主枝上配置3个侧枝,第1侧枝距地面1 m处,第2侧枝距第1侧枝40~60 cm,方向与第1侧枝相反。各主枝上的同级侧枝要向同一旋转方向伸展。山地梯田上的桃园,主枝应伸向梯田壁和梯田下侧,侧枝与梯田平行。侧枝的开张角度50°,侧枝与主枝的夹角保持60°。
2 修剪时期
2.1 休眠期修剪
在冬季寒冷,春季干旱的地区,一般弱树、老树应该在这个时期进行。幼旺树适当晚剪。经常发生花芽冻害的地方应延迟到萌芽前,能看准花芽是否受冻的时候再进行修剪。个别常遭晚霜冻害的地方需要等到开花期进行修剪。另外,重茬栽植的桃园推迟到3月修剪。
2.2 生长期修剪
经验证明,桃树在动态生长的状况下修剪,使其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效果比休眠期明显,见效快。
3 不同树龄整形修剪要点
3.1 幼年期和初果期修剪
3.1.1 树形的培养 株行距按3 m×4 m或4 m×5 m栽植,应培养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亦可培养二主枝自然开心形,只是侧枝应该大些。(2~2.5) m×(4~5) m的,培养二主枝自然开心形。定植当年,要及时抹除主干40 cm以下发出的芽,上部发出的新梢及芽苗定植定干摘心后发出的二次梢,长到30 cm长时,按培养树形的要求,在主干40 cm以上(平地应高些,山地第一主枝可稍低),选出2个或3个方位适当,长势好的邻近新梢作为主枝培养,其余的新梢疏去过密的,留下的采用扭梢或重摘心处理,中心枝直立过旺不能作主枝时,可以去掉。对于栽植苗过小,栽后剪留不足40 cm,该部位不可以选留主枝,需在新梢长出后在距地面70 cm处二次摘心定干,在发出的二次梢上选留主枝。芽苗栽植,当年生长弱的,不要摘心定干,等第2年冬剪定干。主枝选出后,当年冬剪时,一般长势中庸,可留40~50 cm剪截,生长较旺,有副梢发出的可以适当延长。第2年以后,外围新梢生长势特强,应采用夏剪控制竞争枝,徒长枝。要充分利用副梢整形,采用摘心,扭梢的方法,选用适当的二次枝作延长枝,以调整方位角度。每年冬剪时要重新选择主枝头的延长枝,原第一芽发出的延长枝合适时,继续留用,如方位、角度不当,可另选适当的枝条换头。如出现上强下弱,可在其下部选一中庸枝或弱枝换头,并减少枝头附近的枝量。利用副梢转头时,其上多留一节打橛,以免削弱新头生长。对所确定的延长枝,每年冬剪时一般剪留40~50 cm,角度、方位合适,生长较旺、下部有副梢的适当长留。如果主枝之间不均衡,对生长旺的主枝强剪短留,对生长弱的主枝轻剪长留。栽植后的第2年和第3年,按树形要求,在主枝上的分枝中选择侧枝,侧枝确定后,要对其周围上下比它大的及与它大小相近的枝进行控制或疏除,以促进侧枝的生长。侧枝及其以后的延长枝,每年冬剪时要短截,剪留的长度应比主枝延长枝短,不能顺着主枝走。生长过旺或角度不当时,也可以像主枝头的处理一样,进行换头或夏剪(扭梢、摘心)控制。每年5、6月间要对角度过小的主、侧枝进行拉枝调整开张角度。一般侧枝角度要大于主枝,侧枝不能与主枝角度相同,同在一平面,结果部位少。第2主枝角度应大于第3主枝。基角要大,梢角要小。
3.1.2 采用促花措施 一是休眠期要适当轻剪,不要枝枝短截,适当缓放一部分长枝;二是加强夏季修剪,除主、侧枝延长枝以外,其余的枝都采取摘心、剪梢、扭梢等措施,增加中短枝的数量,加快果枝的转化。条件成熟的,可以试用长枝修剪法,此法对燕红桃特别适用。
3.1.3 提早进行结果枝组的培养 初果期间在主、侧枝上,有目的使一些枝伸长,长大,并在其上培养出多级次的结果枝,可采用先放后缩或先截后放的方法培养。枝组的修剪应注意主从关系,保持枝组带头枝的优势,以保证枝组达到定向发展的要求。同时枝组与主、侧枝之间应保持从属关系,过高、过大时应缩剪,压低缩小其枝展范围,枝组间的间隔以互相不干扰为原则。果枝适当长留或缓放,以缓和其长势。徒长性果枝、长果枝空间小时短截30~40 cm,下年去长留短;空间大时缓放不剪,待缓出短果枝后再行回缩。中、短果枝不截,结果后下年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更新或继续结果。
3.1.4 辅养枝的利用与控制 初结果期应多留枝,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树冠下层、外围枝以及内膛枝通过摘心,扭梢等生长期修剪,使其形成中、短果枝,对辅养枝上的果枝一般不短截,结果后及时回缩或疏除。辅养枝一定要小于同级骨干枝,主干上的辅养枝不能大于主枝,其保留年限不能超过第4年,主枝上的辅养枝不能大于侧枝,结l、2年果后,尽快改造为结果枝组或疏掉。
3.2 盛果期修剪
3.2.1 维持合理冠形 一般3~4 m的株行距,此时大多已经封行,相互遮阴的情况不多。但生产园中常见到7~8年生树主枝头相互交接,外围枝多而旺,密闭遮光。主枝背上直立旺枝丛生,内膛光照恶化,中、小枝大批枯死,产量下降。防止办法是适当提高主枝梢角,减少主枝头的枝量,前头不培养大型结果枝组,使邻株、邻行树之间主枝头保持1 m左右距离,每年生长后及时回缩,维持其间距,以改善树冠下部光照。主枝梢头抬高,可使后部背上徒长性枝减少。主枝头角度变小也易出现上强下弱,头大遮光的问题,这种情况只要通过控制树高,冬剪减少枝量,夏剪控制旺梢,适当增加果量,就可以得到解决。在行距4 m的条件下,树高不宜超过3 m,可采用弱枝带头,放缩的办法使树冠维持在一定高度。侧枝梢角也要相应提高,但角度应大于主枝,行间侧枝梢头也不宜交接,侧枝上底层结果枝组的梢头,夏季可以交接,冬剪回缩。当盛果后期,树势逐渐缓和变弱时,各级骨干枝头,还需要进行短截。但要采取放缩结合的方法,使其维持在一定空间。在即将转弱或将要超高之前,回缩到2~3年部位,选一枝带头,每年剪留20 cm,连续延伸2~3年再回缩。
3.2.2 结果枝组的修剪 盛果初期,按照大型枝组60~80 cm,中型枝组40~50 cm的间距,继续培养一批大、中型枝组,在大中型之间插空保留小枝组。内膛枝组高度以不超过60 cm为好,呈八字形伸展。主侧枝外围及两旁的中、大型枝组不能超过侧枝生长势。枝组修剪宜曲折延伸,弯曲角不超过45°为宜。枝组配置密度以不遮阴为宜。枝组的修剪主要以缩剪为主,疏缩相结合。其修剪的原则为:过高过长要缩,弱的密的要缩,方向不合适的要缩,过强过弱要疏。长、高、弱的枝组回缩可重,衰弱枝组,应先恢复长势后再回缩,对小枝多打头,促分枝,少留花,待长势恢复后再缩。回缩部位在2年生枝上,直立、高大,长势强的枝组,可在3年生部位回缩,缩剪后的带头枝要长留,以防冒条。对长而弱的枝组要适当回缩,用强壮枝条带头。对枝组后部的枝条应短截,促生分枝,以备枝组更新。对过强的枝组回缩与疏剪配合,疏除强枝组。枝组四周有空间,枝组内枝条生长中庸的,可不回缩。如枝组无空间发展,应以生长中庸的果枝当头,去强留弱,去直留斜,控制扩大。盛果后期,对中下部抽生的徒长枝应适当保留,培养成新枝组,替换老枝组。结果枝组的修剪,主要是防弱防枯保持结果部位,控长防跑,维持结果空间。
3.2.3 结果枝的修剪 盛果期树,一般长果枝占总枝量的比率,7~10年生为30%~40%,10年生以上20%~30%时,短果枝,花束状果枝不超过65%时,表明树势正常,宜轻剪。如果短果枝,花束状果枝占总量的70%~80%时,表明树势已经衰弱,修剪宜重。燕红桃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对于长果枝修剪一是长放或轻短截,长出中短果枝后,回缩;二是进行重短截,结果枝更新时用。中果枝一般留3~4节花,剪留10~20 cm。短果枝不宜短截。当短果枝结一年果后,应在后部有叶丛枝的部位回缩,发出新枝后再利用结果。花束状果枝亦不能短截。一般下垂的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予以疏去。
燕红桃的结果枝更新,采用三枝更新法修剪:即一中果枝短截结果,一长果枝长放萌发短枝;另一长枝留2、3芽重短截,作预备母枝,促使生长发育枝。冬剪时,把已结过果的枝疏掉,长放枝回缩,选留几个短果枝结果,预备母枝上长出的发育枝留2个,一个长放,一个重短截,如此轮流结果。对于盛果期仍然较旺的树,可按生长期修剪的办法。
3.3 衰老期的修剪
桃树一般15年后就开始衰老,此期的修剪主要是更新复壮。对骨干枝要回缩到3~5年生有较好分枝的部位,并抬高角度。最好在盛果期的后期就有目的地培养下部徒长枝代替原骨干枝。同时应加重枝组的回缩和果枝的短截,疏除细弱枝,多培养预备枝。利用发育枝和徒长枝,用其填补秃裸和空缺部位。用重剪刺激萌发徒长枝和发育枝,以更新树冠,更新的树不能连年重剪。桃树进入衰老期后,维持结果的年限较短,应及早考虑果园的更新问题。
1005-5215(2015)01-0115-02
2014-10-11
黄波(1970-),男,辽宁丹东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经营、植树造林、林政管理工作.
S662.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1.045